李家洋院士:分子育种具有定向高效优势

4月12日,首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发表题为《水稻品种设计的分子基础与实践》的演讲。他说,水稻育种创新是水稻科技创新的核心,对提升我国水稻产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子育种利用现代信息和生物技术,对生物体从基因到整体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实现从传统“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精确育种”的跃升。 “我国农业面临着食品安全挑战,粮食生产追求更有效率地利用生产资源。”李家洋表示,在粮食危机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培育“高产优质”型超级水稻新品种是育种学家长期奋斗的目标,但是传统育种进展缓慢。李家洋表示,围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向更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方向转变,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设计育种有助于打造理想水稻株型。“目前我国水稻平均亩产400-500公斤,如果能达到800-900公斤,就能很好地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据悉,李家洋研究组致力于水稻高产、优质的分子调控机理的研究。通......阅读全文

分子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的区别

区别如下:1、分子设计育种。通过多种技术的集成与整合, 对育种程序中的诸多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提出最佳的符合育种目标的基因型以及实现目标基因型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 以提高作物育种中的预见性和育种效率,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确育种”的转化。2、分子育种,就是将基因工程

现代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从过去到现在,世界各国的顶尖育种工程师们一直都在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产品而努力。祖辈们和上一代的园丁们精心挑选出最适合当地条件的作物种子并加以妥善保存,以期在来年或今后更长的时间内能获得好的收成。以番茄为例,在经过几十年的选择性育种后,各种地方品种的种子表现出了明显的特定区域特征。这些品种随着时间

“分子设计育种”带来的盛宴

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定向改良的“合农71”大豆新品种亩产447.47公斤,再次刷新全国大豆单产纪录。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紧跟国际科技前沿,前瞻谋划、科学布局,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项目,服务国家和地方的能力不断增强,作为东北区域农业研究中心的地位日益凸显。即日起,《中国科学报

植物分子育种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名词概述分子育种,就是将基因工程应用于育种工作中,通过基因导入,从而培育出一定要求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动物分子育种方法主要是以分子标记为基础进行标记辅助选择,然后以转基因技术为基础进行转基因育种。是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密的设计,通过体外 DNA重组技术 和 DNA转移技术,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种性,使

番茄基因组作图与分子育种

摘要:       The cultivated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is the second most consumed vegetable worldwide and a well-studied crop speciesin terms of g

分子生态学词汇杂交育种

中文名称:杂交育种外文名称:hybridization/hybrid breeding定       义:杂交育种是将父母本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性       质: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

深圳华大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技术平台开启农业育种新时代

  华大基因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技术平台以全球领先的高通量基因组测序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为基础,通过高密度遗传图谱快速构建和性状相关基因定位,利用常规育种的杂交和回交手段,借助全基因组高密度分子标记进行优良单株精准选择育种。该技术突破了传统育种周期长、可预见性差、选择效率低等瓶颈,使快速、高效、可控的精准

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有了“导航仪”

  9月8日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刊发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韩斌研究组、黄学辉研究组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杨仕华研究组取得的一项成果,题为“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全基因组解析”,揭示了杂交稻杂种优势的基因组结构特征。这是我国在水稻基础理论和应用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

草类分子育种学术盛会首次在华召开

  第九届国际牧草与草坪草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16日在兰州大学召开,这是草类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世界性的学术与技术盛会首次在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举办。  会议由中国工程院、中国草学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草学会草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李家洋院士:分子育种具有定向高效优势

  4月12日,首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发表题为《水稻品种设计的分子基础与实践》的演讲。他说,水稻育种创新是水稻科技创新的核心,对提升我国水稻产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子育种利用现代信息和生物技术,对生物体从基因到整体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实现从传统“经验育种”到定向

分子育种的流程及需要配备的仪器

分子育种并不是说利用分子手段就可以直接育出一个新的品种了。现代分子技术一般是辅助大田育种,例如发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现在常用的较为普遍的方式。分子标记实验室需要的一般仪器,PCR仪,电泳仪,成像系统等等。

我国启动鱼类分子遗传育种重大专项研究

  为服务于水产养殖转型升级战略需求,我国启动“鱼类分子遗传育种”重大专项研究,相关科研项目已在武汉启动。这是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得的消息。   据该所“鱼类分子遗传育种”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针对鱼类分子遗传育种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充分发挥群体成员在鱼类基因

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新绿色革命”的起点

在传统育种过程中,由于株型和籽粒发育等控制产量性状的关键基因克隆有限、调控网络不明晰,使得育种方式以田间选择为主,仅能针对个别位点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调控网络解析”支持下,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等责任专家指导下,研究人员对理想株型和籽粒发育调

首个棉花泛基因组图谱助力分子育种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棉花遗传改良团队发表了题为“Cotton pan-genome retrieves the lost sequences and genes during domestication and selection”的研究论文,公布了目前为止变异类型最丰富的棉花遗传变异数据集。文章

肉羊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揭示绵羊多羔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肉羊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采用转录组和蛋白组学方法对无FecB突变且产羔数存在显著差异的小尾寒羊子宫进行联合分析,发现并鉴定了多个与绵羊多羔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   据团队首席储明星研究员介绍,产羔数是绵羊最重要的繁殖性状之一,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寻找影

我国科学家分子育种技术获重大突破

  记者11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院遗传发育所李家洋研究组与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院李金军研究组合作,运用“分子模块设计”技术育成的水稻“嘉优中科系列新品种”近日获得突破,两块“嘉优中科1号”水稻田实收测产表明,平均亩产分别为913公斤和909.5公斤,比当地主栽品种亩产增产200公斤以上。  这

欧盟采用分子生物学发展育种技术

  对欧盟农户而言,最大的担忧之一来自日益严重的干旱极端环境,有时甚至直接威胁到一整年的农作物收成。2003年的欧洲干旱,造成欧盟农作物产量下降30%的,损失巨大。为此,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提供900万欧元的资助,总研发投入1170万欧元,由欧盟8个成员国英国(总协调)、法国、德国、意大利

中美烟草分子育种联合实验室在昆明揭牌

  近日,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浙江大学、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的“中美烟草分子育种联合实验室”在昆明揭牌。  联合实验室将通过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式,全方位、深层次开展烟草分子育种、生物技术减害、优质特色品种选育等研究。据介绍,我省将以联合实验室为平台,利用国际

倍性育种的育种意义

1.产生同源多倍体,获得植物某些器官的巨大型.2.创造异源多倍体,克服远缘杂交的困难,综合远缘种,属植物的优良性状.3.诱导异源多倍体,作为种属间的遗传桥梁,进行基因转移或渐渗.

版纳园“能源植物小桐子的分子育种”项目通过验收

  1月15日,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组织专家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行了“能源植物小桐子的分子育种”项目验收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有关材料、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经质询和充分讨论,认为该项目已按项目任务书要求完成了相关的工作,获取了较好的研究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意通过验收。

青岛农科院“作物分子育种联合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10月17日,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青岛农科院“作物分子育种联合中心”揭牌仪式在遗传发育所举行,遗传发育所所长薛勇彪、书记宋秋生、副书记胥伟华,青岛农科院院长万述伟等参加揭牌仪式,仪式由胥伟华主持。  宋秋生首先代表研究所对青岛农科院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

种猪育种

种猪是繁殖的基础,种猪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猪群的生产水平,所以,种猪的选择必须符合生产目标,只有将种猪选好才能生产出优良的后代,因此种猪的选择又是繁殖技术中关键的第一步。它包括外形选择、繁殖性能、生长发育和胴体瘦肉率的选择。 (1)毛色、皮色 毛色、皮色虽然没有直接经济价

高效玉米抗病分子育种促高产-农民增收2.8亿多元

  据不完全统计,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中玉米抗病分子育种项目实施期间育成的新品种累计推广300多万亩,增产玉米1.5亿多公斤,农民增收2.8亿多元。  我国玉米病害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达10%以上,在中国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所等联合攻关,采用图位克隆策略相继

大米新品种来了!水稻分子设计育种获新进展

   9月17日至18日,国审稻新品种“中科804” 现场会在黑龙江五常市举行,在3000亩示范片中“中科804”在产量、抗稻瘟病、抗倒伏等农艺性状中表现突出,现场品尝食味与外观品质优异,丰收在即。 水稻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粮。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粮仓,而稻花

863计划“动物分子与细胞工程育种技术”课题完成验收

  我国作为养殖大国,长期重视动物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在科技部门长期支持的基础上,“十二五”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门设置了动物分子与细胞工程育种技术主题。截止2015年底,2011年和2012年分批启动的“海水养殖种子工程”重大项目下属14个课题,“动物分子与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研究”主题项目下属7

遗传发育所开发水稻分子育种整合组学知识库

  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梁承志研究组开发的分子育种整合组学知识库水稻子库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文章题目为MBKbase for rice: an integrated omics knowl

袁隆平将分子生物技术引入超级杂交稻育种

  为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攻关,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新引入分子生物技术。记者5月9日从“十二五”国家科技部“863”课题“超高产水稻分子育种与品种创制”启动式上获悉,课题组拟运用分子生物技术,精细定位出一批重要性状基因,创制一批优异新种质及新材料和选育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优质高

单倍体育种

  利用各种有效方法产生单倍体后,进行染色体人工或自然加倍,使植株恢复正常育性,迅速获得稳定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单倍体是只具有配子体染色体组分的个体、组织或细胞。由这种细胞分化、生长出来的植株叫单倍体植物,此种植物不能生殖,必须使其染色体组分加倍,才能继续繁殖,获得稳定一致的后代。  通过单倍体形成

第330次香山会议研讨“植物染色体工程和作物分子育种”

以“植物染色体工程和作物分子育种”为主题的330次香山科学会议10月14~1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李振声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董玉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王道文研究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植物染色体工程的用途广泛,其中最重要的是基因定位和基因在亲缘关系较近物种间的转移。通过染色体工程

植生生态所“甘薯分子育种与新品种示范基地”落户泰安

  8月24日上午,“甘薯分子育种与新品种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举行。泰安市副市长徐恩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副所长李来庚等出席揭牌仪式并参观了基地。   “甘薯分子育种与新品种示范基地”是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