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发现两种广谱抗体可强效中和艾滋病毒

据9月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最新筛查出了两种新的可中和HIV的广谱性抗体:PG9和PG16,这是最近10多年来科学家首次发现强效HIV广谱性抗体,另外,科学家也首次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细胞的蛋白质基序,这些抗体可以攻击这个蛋白质基序。这一发现有助于科学家研发和设计出新的艾滋病疫苗。 美国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免疫学和微生物学教授丹尼斯·伯顿领导了该研究,科学家使用新技术对1800名来自非洲、英国、美国、泰国和澳大利亚的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进行了分析,找到了这两种抗体。 科学家现在还没有找到治愈艾滋病的方法,鸡尾酒疗法可以控制病毒,制造疫苗的种种努力目前以失败告终。因为艾滋病病毒发生了多次变异,而且每个人感染病毒的情况都不相同,每一种病毒对免疫系统的反应也不一样。 之前,科学家也找到了一些广谱性中和抗体,这些抗体都来自于欧洲和美国的艾滋病病人,因此不太具有典型性。 而新发现的这两种抗体似乎......阅读全文

揭示艾滋病毒菌株抗体作用机理

艾滋病令人望而生畏,据《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显示,我国艾滋病历年报告病例数逐年上升,截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预计在78万人,当年新发病毒感染者4.8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者达2.8万人。来自清华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著名旅美中国学者、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艾伦·戴蒙

发现两种对抗艾滋病毒抗体

为艾滋病疫苗的研制指明新方向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发现了两种强力抗体——2F5和4E10阻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机制。该发现为研制新的、更有效的艾滋病疫苗指出了一个新方向。相关研究刊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人类疫苗研究所的S·穆尼尔·

简述艾滋病毒的抗体检测的内容

  抗体检测  血清中HIV抗体是判断HIV感染的间接指标。根据其主要的适用范围,可将现有HIV抗体检测方法分为筛检试验和确证试验。  确证试剂  筛检实验阳性血清的确证最常用的是Western blot(WB),由于该法相对窗口期较长,灵敏度稍差,而且成本高昂,因此只适合作为确证实验。随着第三代和

Nature:抗体防御艾滋病毒长达6个月

  目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已经能够成功抗衡艾滋病毒,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清除,但是已经将艾滋病摆脱了绝症的无望。但是,人类与艾滋病毒的战役不会因此而止步,如何真正治愈艾滋病患者?如何研发出疫苗真正防御HIV感染?这些都是科学家们力求攻破的课题。  3月份,来自于俄勒冈州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科学团队在

艾滋病毒的抗体阴性和病毒变异的研究

  抗体阴性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感染内科、病理科专家联合在2017年11月的《临床呼吸杂志》上发表关于世界首例HIV抗体阴性艾滋病合并肺卡波西肉瘤的论文。本例肺卡波西肉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都很典型,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内首先通过病理确诊肺卡波西肉瘤,具有开创性意义,有助于提高国内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单克隆抗体或可预防艾滋病毒感染

  医药研发  单克隆抗体或可预防艾滋病毒感染  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报道,在近日在线召开的艾滋病预防研究会议(HIV Research for Prevention Conference)上,公布了一项为期 4 年、耗资 1.19 亿美元的艾滋病单克隆抗体有效性研究结果。研

南非科学家称找到艾滋病毒抗体-有望研发疫苗

  据外媒报道,南非国立传染病研究所(NICD)表示,科学家找出能杀死不同艾滋病毒(HIV)株的抗体,有望研发出艾滋病疫苗。   NICD病毒学部主任莫里斯说,科学家从一名妇女的血液样本,研究她对HIV感染的反应,并且分离出她所产生的抗体。   报道说,人体对HIV的反应是产生抗体对抗病毒,在多

南非科学家称找到艾滋病毒抗体-有望研发疫苗

  据外媒报道,南非国立传染病研究所(NICD)表示,科学家找出能杀死不同艾滋病毒(HIV)株的抗体,有望研发出艾滋病疫苗。   NICD病毒学部主任莫里斯说,科学家从一名妇女的血液样本,研究她对艾滋病毒HIV感染的反应,并且分离出她所产生的抗体。   报道说,人体对艾滋病毒HIV的反

《科学》:新发现两种广谱抗体可强效中和艾滋病毒

  据9月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最新筛查出了两种新的可中和HIV的广谱性抗体:PG9和PG16,这是最近10多年来科学家首次发现强效HIV广谱性抗体,另外,科学家也首次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细胞的蛋白质基序,这些抗体可以攻击这个蛋白质基序。这一发现有助于科学家研发和设计出新的艾滋病疫苗

艾滋病毒的来源

  2015年3月4日,多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艾滋病毒已知的4种病株,均来自喀麦隆的黑猩猩及大猩猩,是人类首次完全确定艾滋病毒毒株的所有源。  已知艾滋病毒毒株共有4种,分别是M、N、O、P,每种各有不同源头,其中传播最广的M和N早已证实来自黑猩猩,但较罕见的O和P则是到后来才被证实O和P均是来自喀麦

艾滋病毒的来源

  2015年3月4日,多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艾滋病毒已知的4种病株,均来自喀麦隆的黑猩猩及大猩猩,是人类首次完全确定艾滋病毒毒株的所有源。  已知艾滋病毒毒株共有4种,分别是M、N、O、P,每种各有不同源头,其中传播最广的M和N早已证实来自黑猩猩,但较罕见的O和P则是到后来才被证实O和P均是来自喀麦

艾滋病毒的结构

艾滋病毒的结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呈20面体,立体对称,表面有糖蛋白刺突状结构的球形颗粒,直径约为100-120nm。典型的HIV-1颗粒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病毒外膜是脂蛋白的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嵌有病毒的糖蛋白gp120和gp41,gp120是病毒表面抗原,为外膜糖蛋白。gp41是跨膜糖

艾滋病毒的病毒特点

  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T淋巴细胞系统,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将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  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有神经症状的脑组织液中,其中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浓度最高;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方法对艾滋病病毒消毒也有效;  感

艾滋病毒的形态结构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直径约120纳米,大致呈球形。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与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于表面,并与gp41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向内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质(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锥形衣壳(Capsid),衣壳在电

艾滋病毒的现状介绍

  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近1200万人的死亡,超过3000万人受到感染。  1986年7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公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会议决定,将艾滋病病毒改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  在2004年,全球估计有3590

艾滋病毒的形态特征

  形态结构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直径约120纳米,大致呈球形。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与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于表面,并与gp41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向内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质(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锥形衣壳(Capsid

艾滋病毒的培养方法

  常用方法为共培养法,即用正常人外周血液分离单个核细胞,加PHA刺激并培养后,加入病人单个核细胞诊断及艾滋病的研究中。  将病人自身外周或骨髓中淋巴细胞经PHA刺激48~72小时作体外培养(培养液中加IL2)1~2周后,病毒增殖可释放至细胞外,并使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最后细胞破溃死亡。亦可用传代

艾滋病毒的检测方法

  检测HIV感染者体液中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普及应用,其中抗体检测尤普通。但HIv P24抗原和病毒基因的测定,在HIV感染检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  血清中HIV抗体是判断HIV感染的间接指标。根据其主要的适用范围,可将现有HIV抗体检测方法分为筛检试验和确证试验。 

艾滋病毒的病毒发展

  首次发现  艾滋病最早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美国被识别,并受到当时里根保守政府的忽视。但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以及有识的医生与科学家的持续工作下,累积了信服性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艾滋病有一定的传染性致因(etiology),同时,因药瘾者共用针具以及输血而感染的病例逐渐增多,许多科学家开始

Science:激活潜伏的艾滋病毒

  来自Gladstone研究所的一个科学家小组找到了一种让潜伏的HIV暴露自身的新方法,这或可帮助克服寻求治愈HIV感染所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障碍。他们发现,无需提高HIV基因表达的平均水平,只要提高与HIV基因表达相关的随机活性(噪音),就可以重新激活潜伏HIV。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6月6日的《科学

PNAS:引蛇出洞智胜艾滋病毒

  如果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点像一个密封的罐头,那目前还没有人能够破开它,最近,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CHUM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方法,使用一种“开罐器”分子迫使病毒开放,暴露出其脆弱的部分,从而使免疫系统细胞杀死被感染的细胞。延伸阅读:PNAS:诱使HIV突变而亡的变形分子。  这一研

Science:激活潜伏的艾滋病毒

  来自Gladstone研究所的一个科学家小组找到了一种让潜伏的HIV暴露自身的新方法,这或可帮助克服寻求治愈HIV感染所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障碍。他们发现,无需提高HIV基因表达的平均水平,只要提高与HIV基因表达相关的随机活性(噪音),就可以重新激活潜伏HIV。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6月6日的《科学

艾滋病毒是怎么致病的?

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它是一种逆转录病毒。这种病毒通过逆转录酶,将其RNA转录为DNA。HIV属RNA病毒,多呈圆或椭圆形,直径100~120nm的病毒颗粒,对热敏感,在56℃时30分钟可被杀死。对各种消毒剂敏感,如乙醇、漂白粉、0.2%~0.5%次氯酸钠、甲醛溶液等,均对

艾滋病毒的形态结构介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直径约120纳米,大致呈球形。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与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于表面,并与gp41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向内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质(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锥形衣壳(Capsid),衣壳在电

艾滋病毒的致病机制介绍

  HIV选择性的侵犯带有CD4分子的,主要有T4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细胞表面CD4分子是HIV受体,通过HIV囊膜蛋白gp120与细胞膜上CD4结合后,gp120构像改变使gp41暴露,同时gp120-CD4与靶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CXCR4或CXCR5结合形成CD4-gp120-

新型抗体可抑制HIV病毒水平4个月

  根据一份近日在线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最新研究,对于正在经历短期暂停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方案的病人而言,定期注入一种可以阻断艾滋病毒在人类免疫细胞的结合位点的抗体可以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抑制艾滋病毒水平的。2期开放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名

何为输血窗口期?

窗口期,指的是人体感染艾滋病毒从而使人体产生艾滋病毒抗体一直到抗体浓度能够被检测出来之间的这段时间。 目前最先进的核酸定量检测法(病毒载量),窗口期可以缩短到9-11天。 考虑到成本、普及性、应用需求等综合因素,中国绝大多数的疾控中心和医院采用的都是酶联检测法和快速试纸检测法,而用这两种方法做艾滋抗

艾滋病疫苗研究重燃希望-华人科学家居功至伟

  据美国《侨报》报道,最新一期美国权威的《科学》杂志发表两份报告:美国科学家从艾滋病毒感染者血中分离出两个自然产生的能够中和约9成已知艾滋病毒(HIV)毒株的强力抗体。这项新发现对改良艾滋病疫苗设计和其它病毒性传染疾病的抗体治疗是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在国际艾滋病大会举行之际,这项发现振奋人心,因

Immunity:科学家在抗艾滋病病毒抗体中发现惊人特质

  近日,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们发现了对抗HIV的新武器。  他们的新研究发表在2015年11月17日的《Immunity》杂志上,文章针对病毒的一个特定的弱点描述了四个原型抗体。在这些抗体的引导下,研究人员在设计艾滋病候选疫苗时仿造了一个HIV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这项研究可以帮

-JAMA:预防艾滋病毒新方案

  跨学科组织的专家们首次为临床医生实现“无艾滋病时代”的目标设计了最新的改进方案,方案融合了尖端的生物医学技术以及基础的行为干预方法。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   这项方案是由国际抗病毒组织IAS-USA召集的专家志愿者小组提出的,为临床医生实施新型HIV预防方法提供了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