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乙脑病毒组装奥秘获揭示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重要人畜共患病与烈性外来病专家团队在乙型脑炎病毒复制周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揭示了宿主因子SPCS1参与乙型脑炎病毒组装的奥秘。相关学术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专业期刊《病毒学杂志》上。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与登革热病毒、西尼罗病毒、寨卡病毒等同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猪为宿主,由蚊媒传播,主要发生于亚洲及西太平洋地区,对动物和人类健康构成持续威胁,不断引发新的疫情和公共卫生危机。深入探究此类病毒的致病机制,解释病毒复制生命周期中各环节的调控机理,有助于为研制新型抗病毒药物与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科研团队华荣虹、步志高、马乐等人以乙型脑炎病毒为模型,利用RNA干扰技术与基因敲除细胞系技术,验证并证实宿主因子SPCS1参与了病毒的复制调控;发现SPCS1分子除干扰病毒多聚蛋白的剪切加工外,还影响病毒粒子的组装。进一步研究表明,SPCS1与乙脑病毒NS......阅读全文

乙脑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介绍(一)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首先(1953年)在日本从患者脑组织中分离获得,因此称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所致疾病在日本称日本乙型脑炎(JBE)。1950年以来,我国对该病进行了大量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为了与甲型脑炎相区别,定名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病理(二)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4、抵抗力   乙脑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不大。56℃加热30分钟或100℃加热2分 钟,均可使 其灭活。但其存活时间又与稀释剂的种类和稀释程度有很大关系。例如在以脱脂乳为稀 释剂时,于30℃放置120小时后还有活存病毒,但如以生理盐水稀释,则迅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根据乙型脑炎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及其临床特征,例如高热和狂暴或 沉郁等神 经症状,流行期中不难作出诊断。但是必须与其它的病毒性、细菌性和中毒性脑炎相鉴别。 由于母猪可能发生流产,公猪可能发生睾丸炎,还需注意与布氏杆菌病、细小病毒病以及生 殖和呼吸道综合症等鉴别。为了确诊,必须进行病毒分离

肠道病毒EV71 TaqMan荧光定量RT PCR法快速检测

  肠道病毒(EV)属于小RNA病毒科,根据血清学可以分为脊灰病毒、柯萨奇、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68~71型,共67个血清型。肠道病毒可引发众多疾病,并可暴发流行,导致死亡,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浙江省近几年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无菌性脑炎〔1,2〕、手足口病〔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新生儿急性心肌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血清学诊断

(2) 血清学诊断:包括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以及中和试验。血凝抑制抗体和 中和抗体存在于IgM和IgG两种免疫球蛋白中,而补体结合抗体只存在于IgG部分内。 ① 补体结合试验:特异性较高,是流行病学上确认乙脑的一种常用方法。 但因补体 结合抗体的出现较晚,动物大多于发病后2周左右才呈阳性反应

乙脑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介绍(二)

  三、微生物学诊断  乙脑早期快速诊断通常采集性期患者血清或脑脊液特异性lgm ,也可做RT—PCR检测标本中的病毒核酸片段,一般6个小时内可初步报告结果。常规血清学试验,(H1、CF、NT)需取双份血清,同时做对比试验,当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比急性期≥4倍时,有辅助诊断意义,可用于临

生物医学主要研究课题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一、免疫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在免疫学研究中,常选用以下的几种实验动物:    (一)大鼠:大鼠对绵羊红细胞和牛r球蛋白的免疫反应有品系差异。大鼠有抗体IgE,蠕虫感染常能诱发大量的IgE抗体,它们存在于血液循环中,常规的免疫法只能使大鼠产生少

深圳罗湖检验检疫局截获大量艾滋病病毒血浆样本

  4月14日,深圳罗湖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截获一名旅客携带入境的艾滋病等多种病毒感染者血浆样本制品,共计179支。经检查,该批物品为血清转换面板,系艾滋病病毒1型、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弓形虫、乙脑病毒等感染者的血浆样本制品,可用于实验研究,产地为美国SeraCare Life Scien

森林脑炎病毒介绍

  森林脑炎病毒(简称森脑病毒)由蜱传播,在春夏季节流行于俄罗斯及我国东北森林地带,故称苏联春夏脑炎病毒(Russian spring-summer encephalitis virus)。本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临床上以发热,神经症状为特征,有时出现瘫痪后遗症。  森脑病毒形态结构

我国首次从自然界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寨卡病毒

  虫媒病毒(Arbovirus)是指在敏感的节肢动物蚊、蜱、白蛉、蠓等吸血昆虫体内繁殖,而通过叮咬和吸血将病毒传播给人和动物引起后者感染的一组病毒,1992年国际虫媒病毒中心注册的虫媒病毒已经达到535种,其中300余种病毒属于以蚊虫为传播媒介的蚊传病毒(Mosquito-borne virus)

北大,NIBS学者发现乙肝病毒受体

  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研究人员以树为研究对象,首次绘制了一幅高质量的树肝细胞基因表达图谱,并从中回答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乙肝病毒研究谜题――HBV细胞表面受体是什么,这对于乙肝诊治具有重大意义。   这一相关成果公布在11月13日出版的eLife杂志上,eLife杂志是由PN

在希腊流行的西尼罗病毒是个什么鬼 ?

  希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18日,希腊感染西尼罗病毒的患者增加到306人,死亡人数达41人。  有报道称,西尼罗病毒借助蚊子叮咬感染人体,近年意大利西尼罗热疫情恶化缘于气候变暖。那么,西尼罗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有无传染到国内的风险?  10月23日,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

乙脑病死率致残率双高 蚊子是主要传播媒介

  驱蚊!疫苗!  近期须严防乙脑传播  夏季是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发季节,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乙脑是怎样传播的?有哪些症状?怎样才能预防?记者为此采访了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  治疗尚无有效药物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夏秋两季流行,

微生物所发表寨卡病毒结构生物学综述文章

  近日,《细胞》(Cell)子刊、生物化学研究学术期刊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与高福的题为Structural Biology of the Zika Virus(《寨卡病毒结构生物学》)综述文章,系统地总结了2015年

固相补体结合反应(以固相反向补反检测脑炎病毒为例)

1、材料与试剂 (1)pH7.2巴比妥缓冲液 氯化钠 85.00g 巴比妥 5.75g 巴比妥钠 3.75g

蓝柯获上海“创先争优,世博先锋行动”共产党员称号

上海巴斯德所蓝柯研究员获上海市“创先争优,世博先锋行动”“五带头”共产党员称号   日前,在由上海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的“创先争优,世博先锋行动”“五好”基层党组织和“五带头”共产党员评比表彰活动中,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蓝柯研究员光荣当选“五带头”共产党员。

科学家发现疫苗设计新策略

  日前,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秦成峰团队与新加坡诺华热带病研究所SHI Pei-Yong团队合作,首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疫苗设计策略,为传染病疫苗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病毒学权威期刊《病毒学期刊》 (Journal of Virology)。   人类基因组mRN

高福等发现寨卡病毒对男性生殖系统或有影响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在瑞士日内瓦总部宣布,寨卡病毒和由其引发的神经系统病变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今后,世卫组织将转为依靠长期机制,应对这一显着持续的公共卫生挑战。  虽然世卫组织已将寨卡病毒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名单中移除,但关于这种病毒的影响及背后的众多科学谜题,还在驱动着全球科学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免疫

7.免疫乙脑病毒产生坚强的持久免疫力,迄今没有见到临床病例在痊愈后第二 次感染发病 的报道。且如上述,乙脑病毒的抗原变异不显著,尚未发现在免疫保护力方面明显不同 的型或亚型,这就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特异性预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应用的乙脑 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两种。灭活疫苗的制造方

生物工程中的无血清细胞培养

无血清培养基的出现是培养基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其一般是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引入成分完全明确的或部分明确的血清替代成分,使培养基能满足动物细胞培养的要求,又可有效的克服因使用血清所引发的问题。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新的无血清培养基不断问世,人们经过研究发现,只要在培养基中增加某些适于细胞生长的

马传贫病毒(EIAV)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材料与方法 1.抗原动物及免疫方法抗原为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保存的马传贫病毒株培养物制备的可溶性抗原。免疫动物为6~8周龄的Balb/c鼠。初次免疫用含完全佐剂抗原0.2ml(病毒含量为1.0×108/ml制备的可溶性抗原)腹腔接种,经2周再次免疫接种,应用不完全佐剂抗原0.2ml腹腔接种,再

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研究组Nature子刊报道蚊媒黄病毒进展

   2016年6月20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研究组在《自然 微生物学》 (Nature Microbiology)以长文 (Article) 形式发表题为“Flavivirus NS1 protein in infected host sera enhances viral acquisition

寨卡病毒可能导致男性不育

  中国科学家在寨卡病毒的研究上又往前迈出了一步。11月22日,中国农业大学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由该校李向东教授课题组与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团队合作的最新研究发现——寨卡病毒在小鼠模型中,可以引起睾丸损伤,并最终导致雄性不育,这一发现从新的角度揭示寨卡病毒影响人类健康的可能性。  北京时间11月2

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与水痘减毒活疫苗联合接种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在儿童中暴发流行。近年来,国内有研究[1-3]显示,接种2剂次的水痘疫苗与1剂次相比,具有更好的免疫持久性和更强的保护性。世界卫生组织文件[4]中指出,单价水痘减毒活疫苗与其他儿童疫苗同时接种是安全的,免疫原性不劣于单独接种,如破伤风

病好了,还有必要接种相应的疫苗吗?

  众所周知,疫苗就像是一种小精灵,注入体内后,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产生针对某种特定疾病的「抗体」,从而抵御细菌或病毒的侵害。  而事实上,人体获得「抗体」的途径有很多种。自然感染某种疾病,也是可以获得一定抗体的。  那么,如果一个人生病了,治疗了,痊愈后,是否还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呢?  今天让我们来分

武汉病毒所筛选得到阻断乙脑病毒感染的小分子药物

  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JEV引起的乙型脑炎致死致残率高,我国是乙脑的高发区,曾一度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80%。目前JEV疫苗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乙脑的发病率,但对于已发病的患者,仍然没有针对

武汉病毒所筛选得到阻断乙脑病毒感染的小分子药物

  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JEV引起的乙型脑炎致死致残率高,我国是乙脑的高发区,曾一度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80%。目前JEV疫苗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乙脑的发病率,但对于已发病的患者,仍然没有针对

武汉病毒所利用多肽抑制剂成功阻断乙脑和寨卡病毒感染

  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和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JEV引起的乙型脑炎致死致残率高,我国是乙脑的高发区,发病人数曾一度占世界总数的80%。目前JEV疫苗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

武汉病毒所利用多肽抑制剂成功阻断乙脑和寨卡病毒感染

  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和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JEV引起的乙型脑炎致死致残率高,我国是乙脑的高发区,发病人数曾一度占世界总数的80%。目前JEV疫苗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

超速离心法纯化病毒实验——密度梯度离心

实验方法原理病毒的密度与细胞碎片不同,用梯度制备仪制成适宜的介质梯度如蔗糖梯度或 CsCl 密度梯度,将病毒悬液加到密度梯度的上层,进行超速离心,离心管内病毒悬液中的病毒和细胞碎片随其自身密度的大小而下沉或上浮到相等密度梯层中,吸出含有病毒的沉淀带,即可得到相当纯净的病毒。实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