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免疫学实验康氏反应介绍

康氏反应介绍: 康氏反应(KT)是使用酒精浸泡牛心粉,提取磷脂部分做为抗原,加入胆固醇以增加灵敏度,与待测血清中抗体(反应素),在电解质作用下,抗原抗体形成可见的沉淀反应。 康氏反应正常值: 阴性 康氏反应临床意义: 梅毒为阳性反应。另外回归热、麻风病、钩端螺旋体病、结核、非典型性肺炎、发热等也可呈阳性反应 异常结果:阴道瘙痒、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白带异常、有异味等 需要检查的人群: 疑似梅毒的患者 康氏反应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 暂时未发现 检查前禁忌:注意正常的饮食与作息时间,不要进行不洁性交。 检查时要求:积极配合医生 康氏反应检查过程: 检验方法:血清凝集法 康氏血清沉淀试验。康氏试验敏感性较华氏试验大。初期梅毒一般在4 周以后阳性率逐渐升高,6-8 周后90-100% 呈阳性;二期复发梅毒60-80%呈阳性,三期梅毒中一般皮......阅读全文

免疫学实验--康氏反应介绍

  康氏反应介绍:   康氏反应(KT)是使用酒精浸泡牛心粉,提取磷脂部分做为抗原,加入胆固醇以增加灵敏度,与待测血清中抗体(反应素),在电解质作用下,抗原抗体形成可见的沉淀反应。   康氏反应正常值:   阴性   康氏反应临床意义:   梅毒为阳性反应。另外回归热、麻风病、钩端螺旋体病

免疫学实验--肥达氏反应介绍

  肥达氏反应介绍:   肥达氏反应是用已知伤寒菌的H(鞭毛)和O(菌体)以及甲型(A)与乙型(B)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标准液与病人血清做凝集试验,用于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或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免疫凝集实验。   伤寒、副伤寒患者发病12天后血清中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并逐渐上升,至第4周达高峰,以后逐渐

免疫学实验--华氏反应介绍

华氏反应介绍:   华氏反应(WT)是诊断第三期梅毒和神经性梅毒的血清学反应。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经过一定时间后,其血清中逐渐产生一种抗体,能与牛心肌中提取的"心类脂体"发生补体结合反应。 华氏反应正常值: 正常人为阴性。 华氏反应临床意义:   一般于下疳发生10天以后,梅毒血清反应逐渐呈

免疫学实验--不加热血清反应素实验介绍

  不加热血清反应素实验介绍:  不加热血清反应素实验是采用改良VDRL抗原,即将VDRL抗原用稀释液稀释后离心沉淀,于沉淀中加入EDTA、氯化胆碱和防腐剂,敏感性及特异性与VDRL相似。EDTA可使抗原在半年内不变性,氯化胆碱可灭活补体等,使用血清可不必加热灭活。抗原不必每天配制,在4—8℃冰箱中

免疫学实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介绍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介绍: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是可进行半定量检测、快速、简便、不需显微镜,适于进行大量筛选实验方法。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正常值:   反应呈阴性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临床意义: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所用的抗原是吸附于炭粒

免疫学实验--迟发性皮肤变态反应介绍

  迟发性皮肤变态反应介绍:  用各种变应原给患者作皮试,可判断受试者对某种变应原是否过敏,以探讨和明确病因。另外,用某种抗原免疫注射后再作皮试,可检查受试者对抗原特异的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这些试验只能定性不能定量。  迟发性皮肤变态反应正常值:  分别在24、48、72h观察结果。  阳性反应  

免疫学实验--C-反应蛋白检验(CRP)介绍

  C-反应蛋白检验(CRP)介绍: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经典的急性时相蛋白,其分子量为104160u(105000)道尔顿),是由5个结构相同的未糖基化多肽亚单位连接而成,其亚单位由187个氨基酸组成,电镜下呈环状对称的五面体,不溶于水,结晶为菱形,可能被硫酸钠沉淀,不耐热(66C3

免疫学实验--并殖吸虫后尾蚴膜反应介绍

  并殖吸虫后尾蚴膜反应介绍:  并殖吸虫病(又称肺吸虫病)是由吸虫纲的并殖吸虫引起。并殖吸虫的种类较多,在我国致病虫种主要有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人分别是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的适宜宿主和非适宜宿主,囊蚴感染人体后,卫氏并殖吸虫经童虫发育为成虫;而斯氏并殖吸虫则发育滞留于童虫阶段,因而前

免疫学实验--速发型变态反应皮肤测试介绍

  速发型变态反应皮肤测试介绍:    速发型变态反应皮肤测试是过敏反应中的一种测试,进行过敏原的筛选的方法。   速发型变态反应也称Ⅰ型反应,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反应发生迅速,临床症状在再次接触致敏物后数秒钟至数小时即可发生,一般在15-20分钟发生。   速发型变态反应皮肤测试

免疫学实验--梅毒血清反应的假阳性介绍

  梅毒血清反应的假阳性介绍:   梅毒血清反应的假阳性是感染梅毒后,人体内会产生两类抗体,一类是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的抗体,另一类则是针对类脂质的抗体。针对类脂质的抗体因不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因此无特异性,除感染梅毒外,患另外一些疾病以及生理状况的改变,体内也可能产生低滴度的抗类脂质抗体。诊断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