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专家建模解释第三条范艾伦辐射带

当我们试图将手探到更深远的宇宙空间时,地球周边这点事我们是否已能很好的驾驭?显然仍需努力。据9月22日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空间研究专家报告称,已成功建模并解释了地球周边第三条范艾伦辐射带的行为,其被前所未有极端高能的粒子所充斥,和常规范艾伦辐射带相比,这条辐射带正被非同寻常的物理原理“驱动”着。 范艾伦辐射带由被地球磁场捕获的带电粒子构成,是环绕地球的高能辐射带,经常因太阳风暴和其他空间天气事件而剧烈膨胀,给卫星通讯、GPS定位系统和宇航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相信我们地球附近只存在两个范艾伦辐射带,但在今年2月,一项新发现推翻了该认知——第三个迄今才观测到的范艾伦辐射带出现在人们面前,其中还含有致命的高能粒子。 在此次最新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得出结论,第三条范艾伦辐射带中的颗粒为“超相对论性电子”(ultra-relativi......阅读全文

地球周围发现第三个辐射带含致命电子

         北京时间3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的太空探测器在地球周围发现第三个此前未知的范艾伦辐射带,这一发现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太阳如何以及何时对地球带来危害。范艾伦辐射带是一个甜甜圈形

揭开环绕地球粒子飓风之谜:加速度惊人!

艺术概念图,展示了1958年首次发现的范艾伦辐射带。自发现以来,天文学家便一直在研究高速粒子如何进入辐射带。美国的两颗探测器发现辐射带内的电场剥离原子的电子并对其进行加速   2012年,美国宇航局发生了两颗范艾伦辐射带,从不同角度同时对范艾伦辐射带进行研究。在一次太阳风暴吹走辐射带内的绝大多数电

地球附近发现第三个范艾伦带

  一直以来,科学家认为我们地球附近只存在两个范艾伦辐射带,但一项新发现推翻了该认知——第三个迄今才观测到的范艾伦辐射带,其中还含有致命的高能粒子。   这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探测器在地球周围发现的结果,第三个范艾伦辐射带的发现,对于研究地球空间气象、太阳变化对地球影响,以及航天事业

科学家发现范艾伦带能够加速粒子而非捕获粒子

NASA的范艾伦辐射探测器证实,范艾伦辐射带在太阳风暴过后不久就可以自行加速电子。图片来源: ARTIST’S IMPRESSION JHU/APL   高速粒子以两个同心圆的方式环绕地球运行的秘密终于被揭开——这距离其被发现已有55年。这两个同心圆被称为范艾伦辐射带。美国宇航局(NASA)的

范艾伦探测器进入最后阶段,最终将在大气层毁灭

人们甚至认为,范艾伦辐射会对未来宇航员星际旅行构成威胁。当它们根据太阳活动改变形状、大小和强度时,将很难预测。  北京时间2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美国宇航局勘测范艾伦带的两颗探测器在最终返回地球之前,正在重新定位使其更接近地球。  在它们重返地球大气层,并在大气层毁灭之前,其中一颗探测

人类竟一直在改造宇宙空间环境

  发表在最新一期《空间科学评论》上的研究报告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范艾伦探测器发现了一个人造的“太空屏障”正在向外推动范艾伦辐射带。这一惊人事实意味着,我们人类不仅在改造地表,也在改造近太空环境。  范艾伦辐射带由被地球磁场捕获的带电粒子构成,是环绕地球的高能辐射带,经常因太阳风暴和

美探测器发现地球上空曾现新辐射带

  美国航天局2月28日发布消息说,范艾伦探测器观测到地球上空去年9月曾短暂出现一个新辐射带,相关研究报告当天发表在《科学》杂志网站上。   科学家早已发现地球上空存在名为范艾伦带的辐射带,其内带距地面650至6300公里,外带位于地球上空1万至6.5万公里。   美国航天局说,科罗拉多大学、约

美国发射卫星研究范艾伦辐射带

  美国航天局30日晨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两颗卫星,用于研究地球上空的辐射带——范艾伦带。   美国东部时间当天清晨4时05分(北京时间16时05分),两颗卫星在一枚宇宙神V-401火箭的运送下升空。1小时18分后,首颗卫星与火箭分离,又过了约13分后,第二颗卫星也与火箭分离。   这一任

美国网站列出首颗人造卫星升空十大影响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进入太空,标志着人类迈入太空时代。美国最大的航天新闻网站“太空网”近日列举了“斯普特尼克”1号升空带来的十大影响,归纳如下: 一、从太空完整拍摄地球。随着太空时代的到来,人类首次能够完整打量自己的星球。 二、洲际弹道

地球磁层辐射带动力学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汪毓明领导的日地物理研究组,在地球磁层范艾伦辐射带高能电子加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组教授苏振鹏与其合作者利用美国宇航局的范艾伦探测器高分辨率数据,首次证实了全球范围内超低频波对辐射带高能电子的径向扩散加速过程。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3月1日《科学》杂志精选

野生授粉动物对粮食作物至关重要  虽然由人类管理的蜜蜂蜂巢的健康已备受关注,但野生授粉动物的减少则可能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对食品生产构成更加令人担忧的威胁。在一项对6个大陆上的41种主要农作物所作的大规模的国际性研究中,Lucas Garibaldi及其同事发现,野生昆虫对这些农作物的授

国自然发布2020与德国研究合作研究项目初审名单

814201101074城市基因:基于遥感的典型城市空间布局智能分析及应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孙显824201101078史前时期黄河流域对东北亚地区的影响:遗传、考古和语言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吉林大学崔银秋834201101082面向SDGs的稻作地区土地利用转型评估与优化:基于中-欧典型三角洲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