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N95等口罩能有效阻挡PM2.5呼吸疾病者须慎戴

2011年12月24日央视《真相调查》播出《口罩对付“PM2.5”——真的有用吗?》,以下是节目实录: 【摘要】 近日,我国多地持续的大雾天气使得“PM2.5”这一陌生的专业术语,成了2011年岁末中国民众口中的热词。为此,不少城市的市民开始对口罩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外出时都戴上了口罩作为防护,各种类型的口罩也开始在市场热销,那么PM2.5究竟对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有没有必要戴口罩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正文】 登录各大购物网站,记者输入“口罩”,搜索到了十几万条内容,在这些网站上,口罩的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类型也让人眼花缭乱,一些卖家的累积销量甚至已经成千上万,很多还都是被北京的买家买走的。这些往日只被当作赠品的口罩,顿时成为网友眼中的“香饽饽”。在一些雾霾天气里,走在北京的大街上,一些带着口罩的市民随处可见。 【同期】 记者:今天为什么戴口罩啊? 北京市民:空气污染太厉害......阅读全文

专家:PM2.5浓度逐年在上升

昨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中心机房,工作人员在整理数据。每天公布的空气质量数据从这里发布,大屏幕为本市27个空气质量监测子站分布图和气象云图。   专家称每年升3%-4%,PM10浓度每年降2%-3%   北京雾霾天引起的空气质量监测之争引发了各界关注。在市环保局上周五与美国加州

专家称北京PM2.5浓度逐年上升 PM10正逐年下降

昨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中心机房,工作人员在整理数据。每天公布的空气质量数据从这里发布,大屏幕为本市27个空气质量监测子站分布图和气象云图。  北京雾霾天引起的空气质量监测之争引发了各界关注。在市环保局上周五与美国加州环保部门人员的研讨会上,中科院大气物

专家称北京PM2.5夏季污染与臭氧超标有关

  在经过了连续两周美好的天气后,6月18日开始,京城又开始被霾天困扰,19日达到高峰。昨日(6月21日),依然是污染天,PM2.5的24小时均值浓度超标近一倍。中科院专家表示,此次污染过程是典型的北京夏季污染天,和臭氧浓度、高温、高湿等密切相关。PM2.5夏季浓度六七月达高峰 

N95等口罩能有效阻挡PM2.5 呼吸疾病者须慎戴

  2011年12月24日央视《真相调查》播出《口罩对付“PM2.5”——真的有用吗?》,以下是节目实录:   【摘要】   近日,我国多地持续的大雾天气使得“PM2.5”这一陌生的专业术语,成了2011年岁末中国民众口中的热词。为此,不少城市的市民开始对口罩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外出时都戴上了口

2017年,我们还在污染的环境下生活

  今年初,中国陷入了罕见的“十面霾伏”天气,整个华北地区陷入雾霾天。北京一月份有25个雾霾天,重度污染天超过15天,空气中一度查出危险有机化合物,混合了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混合体,以及沙尘气溶胶。在北京生活,空气成了一项重大的挑战。  网上甚至热议,“中国空气污染,将缩短北方居民平均寿

京津冀雾霾检出大量危险含氮有机颗粒物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科学院近日公布了该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最新研究结果,研究认为,最近的强雾霾事件,是异常天气形势造成中东部大气稳定、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次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事件。   污染物遇水汽发生灰霾事件   研究认为,人类污染物排放

专家建议重点控制工业与燃煤应对雾霾含危险物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科学院近日公布了该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最新研究结果,研究认为,最近的强雾霾事件,是异常天气形势造成中东部大气稳定、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次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事件。   污染物遇水汽发生灰霾事件   研究认

大气所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31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分中心主任王跃思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邓瑛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上,王跃思和邓瑛分别介绍了大气物理所和北京市疾控中心概况,并希望利用双方优势,在空气污染和人体健康影响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共同发展、协同创新。  签约

北京PM2.5烹饪油烟贡献1/5 治理大气需区域联防

今年年初采集于北京的PM2.5单颗粒微观组图。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供图  北京PM2.5五分之一来自烹饪油烟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认为,治理大气污染应各区域联防联控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

尾气排放成北京雾霾主因 需关注汽柴油油品质量

  几乎整个2013年的1月,京津冀都是在雾霾中度过的。关于此次雾霾的成因,有人说是汽车油品的质量问题,有人归咎于今年特殊的气象条件。那么,关于雾霾的形成,有没有定量的科学的分析?今后,这样的强污染事件会不会重演?启动于2012年9月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