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网购自制食品吃着放心吗?

专家称通过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购买有助维权 网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方式。在各大电子商务销售平台,与服装、鞋帽等商品的火爆热销一样,“舌尖”上的网购也毫不逊色。一些自制食品店主打“纯绿色”“无添加”“全手工”“独家秘制”的概念,不禁令各路“吃货”们食欲大开。 线上是店家的销售盛宴,线下则是消费者的大快朵颐。网络自制食品卫生有保障吗?自制食品如何监管?出了问题怎么维权? 网购自制食品悄然走红 新西兰奶油、韩国糖粉、美国加州蔓越莓干……看到这些介绍不要误以为走进了某家进口食品陈列区。事实上,这仅是淘宝上某家自制食品店在介绍店内一款曲奇所用的原料。 “本品取自荒山野岭地下一米深处的野生蕨菜根,无色素、无污染,是抗衰老、防癌、减肥、降脂的正宗绿色健康食品,采用真空保鲜,使味道更纯正,软糯滑爽,绝对好吃!”这条宣传语出自淘宝上一家土特产自制店。 在淘宝网上搜索关键词“自制食品”,结果搜索到5847件宝贝,这些自制食品包......阅读全文

超市自制食品遭遇质量尴尬

        超市自制食品遭遇质量尴尬  强化食品加工生产规范势在必行  □ 本报记者刘伊婷  一份最新出炉的市场抽检报告将四川成都的多家知名商场超市打入质量黑榜。近日,四川省执法部门在对成都市几家大型商场超市销售的散装及现场自制加工食品质量进行专项监测时发现,自制食品质量不尽人意,一些

网购自制食品吃着放心吗?

  专家称通过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购买有助维权  网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方式。在各大电子商务销售平台,与服装、鞋帽等商品的火爆热销一样,“舌尖”上的网购也毫不逊色。一些自制食品店主打“纯绿色”“无添加”“全手工”“独家秘制”的概念,不禁令各路“吃货”们食欲大开。  线上是店家的销售盛宴,线下则

专家解读超市自制食品抽检指标

       省工商局此次抽检的糕点、豆制品、熟肉、酱腌菜、腌腊肉等五类共72种食品中,主要不合格项目为酸价、苯甲酸、亚硝酸盐、山梨酸、菌落总数、柠檬黄、诱惑红、大肠菌群超标。那么这些指标有什么含义,会对人体会造成什么伤害?记者特别采访了成都疾病控制中心食品环境学校卫生科相关专家马晓军。下面是马晓军

新食品安全法对自制食品有啥要求

   一提起“创业”,真正能满足民众“说创就创”憧憬的,其实大多数是在第三方互联网交易平台进行的自设“店铺”,销售一些转卖或者自制物件的情形。对于这些“小微创业者”来说,自制食品又是个成本低廉、切入便捷的角度,尤其是近年来美食节目流行之后,全民的“吃货”精神仿佛被一夜点燃,创造了巨大的消费市场。  

网络食品纳入食品安全险试点

  记者2日从中国保监会获悉,《关于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于近日下发,这也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初步建立,相关试点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  根据这份指导意见,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情况纳入地方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企业投保情况也将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和分级分类管理指标体系,已

网售“自制食品”亟须监管上线

  春节前夕,一些风格独特的伴手礼逐渐在网上走热。其间,一些自制食品披上“手做”“家庭作坊”“私房”“妈妈味道”的“外衣”,通过网上购物平台,渗入普通人的生活中。  (据《北京青年报》)  其实,近年来,每逢传统节日前夕,以“纯手工”“无添加”等为噱头的家庭自制私房食品逐渐走俏,人气相当旺,频频刷屏

自制食品网上热销 监管存漏洞食品安全难保证

       如今,网上销售的食品种类日渐增多,花样不断翻新。虽然价格便宜,但食品的安全状况可能存在漏洞。  从自制芝麻酱、蜂蜜到自制蛋糕、巧克力、腊肉等,网络上自制食品交易颇为红火。可这些自制食品多无生产者名称、也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如自称“张家界特产自制土家腊肉、烟熏腊肉”、“特色米糠

转基因食品应显著标示 网络食品卖家实名登记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备受社会关注,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昨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对新版食品安全法进行了解读,并表示我省将积极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推动建立相关配套规章制度,推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落实,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1 转基因食品:   应当显著标示

代表支招加强网络食品销售监管

  网络购物已成为当前我国重要的消费方式。在诸多网售商品中,食品的安全状况因直接关系到消费者身体健康而备受关注。虽然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要求,网络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对入网经营者实名登记、明确管理责任、依法可审查其许可证,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作出了规定,但从实际情况看,

东莞拟建网络食品监管机构

  网购食品如果出现了产品质量问题应该找谁呢?记者昨日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获悉,只要商家拿的是东莞市发放的网络食品经营许可证,消费者都可以像在普通的实体店购物一样,向“12331”、“12345”举报电话投诉。此外,东莞还将和网络电商平台合作,成立一支专门监管网络食品经销商的管理队伍。   市民张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