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量子点活细胞成像应用的实验方案

量子点(Quantum dot, QD)是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又称半导体纳米晶,呈近似球形,三维尺寸在2-10nm,具有明显的量子效应,其物理、光学、电学特性优于传统有机荧光染料,是新一代荧光标记探针的优质选择。Chan等将量子点与传统有机荧光染料进行了光学特性的比较,发现量子点的荧光亮度是传统荧光染料的20倍、量子点的光稳定性是传统荧光染料的100倍。但是,量子点作为无机合成的纳米材料,其大小、化合价以及细胞内递送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研究者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综合考虑量子点的光学特性和物理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量子点细胞标记方法。本文综合了量子点在活细胞成像研究中的相关技术,以供研究者参考。一、量子点与传统荧光染料的比较1. 荧光亮度:单个量子点比绝大多数单个有机荧光染料的光亮度强,可多出数个数量级(Wu et al, 2003)。2. 光谱特性:与传统荧光染料完全不同,量子点的激发光谱范围宽泛,在350nm至4......阅读全文

量子点活细胞成像应用的实验方案建议

   量子点(Quantum dot, QD)是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又称半导体纳米晶,呈近似球形,三维尺寸在2-10nm,具有明显的量子效应,其物理、光学、电学特性优于传统有机荧光染料,是新一代荧光标记探针的优质选择。    Chan等将量子点与传统有机荧光染料进行了光学特性的比较,发现量子点的

鲍捷:量子点能给光栅光谱仪带来什么期望?

  ——专访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导师鲍捷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7月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的论文《量子点光谱仪》(A Colloidal Quantum Dot Spectrometer),报道了一种基于胶体量子点纳米材料制作的微型光谱仪,

纳米片递送量子点技术用于活细胞标记微管骨架

量子点做为无机合成的纳米荧光探针,具有高荧光亮度和荧光稳定性,适合长时间观察和活体示踪。将量子点靶向递送入细胞浆,有助于细胞内蛋白瞬时相互作用研究,以及动态细胞学反应机制的长时程观察。目前量子点递送入细胞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①协助递送策略:利用穿膜肽、多聚物载体、转染试剂等实现量子点的递送,但是需要

量子点与EGFR抗体偶联物的表征及其肿瘤细胞结合特性

摘要:西妥昔单抗(爱必妥Cetuximab/Erbitux)是第一个靶向EGFR的抗肿瘤单抗药物,它与新一代荧光探针——量子点的偶联物,可用于EGFR高表达的肿瘤细胞的体外及在体成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是肿瘤标志物

活细胞成像2012最新进展及产品

  目前生物成像领域已经可以采用各种显微技术和共聚焦等技术了,这提高了图像的精确度,但是要观察到深层组织活动并不容易,因此在一些活体成像,组织深部观察等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技术进步。2012年活体显微技术,荧光显微技术,以及活细胞成像方面都涌现出了不少重要的技术成果。   活体动物成像技术主

美研究可高效阻断蛋白生成的量子点技术

15年前,科学家发现一种可以阻止特定基因表达的方法,并因此在2006年赢得诺贝尔奖。该发现就是活细胞内的RNA干扰(RNAi)现象,给医疗科学带来诱人的希望,不过迄今为止该技术仍难以得到应用。现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与埃默里大学的科学家通过使用一种称为“量子点”的纳米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项技术比

全新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帮科学家看到活细胞蛋白质

   这些技术为研究人员插上前进的翅膀。  荧光标签和光片成像相结合,产生超分辨率图像。图片来源:Wesley R. Legant  生物物理学家Joerg Bewersdorf说,2006年是荧光显微镜学的奇迹之年。而与之相媲美的另一个年份是1905年,当时爱因斯坦以相对论、量子论和原子物理学变革

活体动物体内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技术基础原理与应用四

二、活体动物荧光成像技术 (一)技术原理1.标记原理活体荧光成像技术主要有三种标记方法。(1)荧光蛋白标记:荧光蛋白适用于标记细胞、病毒、基因等,通常使用的是GFP、EGFP、RFP(DsRed)等;(2)荧光染料标记:荧光染料标记和体外标记方法相同,常用的有Cy3、Cy5、Cy5.5及C

新型碳量子点荧光探针或将问世 细胞钙离子检测迎利好

  钙离子调节多种重要的细胞功能  钙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之一,在骨骼生长、肌肉活动、酸碱平衡、神经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常状态下,一位健康成年人体内平均钙含量为1500g,大约占其体重的1.5-2%。绝大部分人体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剩下的部分存在于软组织和体液中。作为通用的第

2017年5月HIV研究亮点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HIV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  IV通

纳米生物技术可监控病毒感染过程

   病毒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深刻认识和理解病毒感染过程及致病机制是病毒性疾病防治的重要基础。研究病毒感染过程通常基于荧光标记技术,但是常用的荧光蛋白及传统荧光染料往往容易发生光漂白,难以长时间动态跟踪整个感染过程。  在“纳米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支持下,围绕“量子点标记技术研究病毒侵

无标记活细胞成像系统助力量子点用于细胞死亡表征的...

   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通常,细胞死亡(细胞凋亡、自噬、坏死)的检测需要间接的荧光标记配合不同检测方法。然而,这些方法无法实时监测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内部状况,也无法同时鉴定毒性物质和细胞死亡过程。因此间接标记越来越难以满足细胞死亡过程实时监测的需求。量

上海交大,中科大Nature子刊文章备受关注

  来自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rapping red blood cells in living animals using optical tweezers”的文章,利用一种新型技术,捕获并操纵了活体小鼠中皮下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从而拓展了动物活细胞动力学研究的

激光共聚焦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作为分子到亚细胞水平的成像设备,激光共聚焦技术的发展,使得光学显微镜技术向下延伸到了纳米级别,也因此极大地促进了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2017年3月21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市电镜学会主办,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市电镜学会承办的“北京市2017年度激光共

量子点标记实现活细胞内单拷贝艾滋病毒基因的原位成像

  艾滋病毒基因组RNA逆转录为DNA,整合在宿主染色体内形成前病毒(HIV provirus),是根除艾滋病毒的最大障碍。在活细胞内对单拷贝或低拷贝的整合态HIV基因标记与成像,对前病毒的识别和切除具有重要意义,但一直是个难题。最近,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崔宗强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

2016国际荧光前沿技术高端论坛(FluoroFest)在京开幕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4月19日,2016国际荧光前沿技术高端论坛(2016 FluoroFest)在北京大学开幕。FluoroFest 是一个全球性的荧光学术论坛,旨在促进相关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交流最新荧光技术,推动跨学科及领域的经验分享与合作。

研究实现活细胞及线虫体内DNA和RNA的同步荧光成像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智能微纳器件研究室研究员张忠平和王振洋领导的团队在生物体核酸结构的同步原位影像分析方面取得新进展,合成了一种具有高效生物膜穿透能力的阳离子碳量子点,实现了对活细胞及线虫体内DNA和RNA的同步荧光成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

生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各种纳米材料进行系统研究、并作出全面的生物学评价正变得日益迫切与重要。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组从细胞到动物整体水平上对多种天然蛋白-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质、生理效应、机制及其生物医学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在

以量子点对包膜病毒进行位点特异性标记用于单病毒示踪

  对于单病毒的示踪,是研究病毒感染路径和表征病毒与靶细胞动态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有助于阐明病毒侵入细胞并播散的关键步骤,揭示病毒流行和发病的机理,从而有利于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新的治疗策略。为了实现对单病毒的持续示踪,荧光标记物必须具备良好的荧光稳定性,配备应用高放大倍数的物镜,从而实现对微小病毒颗粒

显微成像小课堂丨宽场荧光显微镜

  在活体细胞成像应用中,宽场荧光显微镜有助于观察放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特定的环境室中生长的粘附细胞的动力学特性。在最基本的配置中,配备有EPI荧光照明的标准倒置组织培养显微镜与区域阵列检测器系统(通常是CCD摄像机)、合适的荧光滤色片和光闸系统耦合,以限制细胞过度暴露于有害的激发光。基本荧光显微镜依

以量子点对包膜病毒进行位点特异性标记用于单病毒示踪

  对于单病毒的示踪,是研究病毒感染路径和表征病毒与靶细胞动态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有助于阐明病毒侵入细胞并播散的关键步骤,揭示病毒流行和发病的机理,从而有利于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新的治疗策略。为了实现对单病毒的持续示踪,荧光标记物必须具备良好的荧光稳定性,配备应用高放大倍数的物镜,从而实现对微小病毒颗粒

以量子点对包膜病毒进行位点特异性标记用于单病毒示踪

对于单病毒的示踪,是研究病毒感染路径和表征病毒与靶细胞动态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有助于阐明病毒侵入细胞并播散的关键步骤,揭示病毒流行和发病的机理,从而有利于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新的治疗策略。为了实现对单病毒的持续示踪,荧光标记物必须具备良好的荧光稳定性,配备应用高放大倍数的物镜,从而实现对微小病毒颗粒(2

PNAS:主动运输颠覆性新发现

  麻省大学Amherst分校的生物物理学家指出,此前人们研究主动运输的模型过于简单,无法反映活细胞中拥挤的主动运输,而他们使用新技术对运输系统进行了改进,研究结果推翻了人们对主动运输老观点。   许多活细胞的主动转运系统在微管组成的高速轨道上运行,驱动蛋白负责将货物快速运输到目的地。研究人员指出

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会分会报告缤纷呈现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7年8月24日,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在昆明召开(相关报道: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会在春城开幕 样品处理再现新技术)。除了精彩的大会报告(相关报道: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会大会报告一 新方法层出不穷),大会还安排了多场分会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院和企业等纷纷带来新技

深圳先进院纳米探针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筹)蔡林涛研究员带领的纳米医学研究小组近期在纳米探针技术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量子点(Quantum Dots),又称为纳米晶(Nanocrystals),粒径一般介于1~10nm之间,具有长荧光寿命、高光化学稳定性、宽激发

五种小动物活体成像专用设备特点、应用及优缺点比较 一

摘要:随着小动物成像技术的发展,活体小动物非侵袭性成像在临床前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五种小动物成像专用设备,综述其特点及主要应用,比较各种设备的优势和劣势,总结小动物活体成像设备的发展趋势。动物模型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重要的实验方法与手段,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

武汉病毒所等实现活细胞内单拷贝艾滋病毒基因原位成像

  最近,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崔宗强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先恩合作,利用量子点标记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TALEs)探针,在活细胞内单拷贝基因荧光标记与成像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了单拷贝整合态HIV前病毒DNA原位标记、动态成像和3D定位分析。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马英新和王明

想洞悉细胞线粒体内部精细结构?SIM超分辨技术有话讲!

生物圈的小伙伴肯定还记得前段时间的一则刷屏新闻:北京大学陈良怡教授团队和华中科技大学谭山教授团队合作,成功发明了一种新型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海森结构光照明显微镜。研究成果于高水平学术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IF=41.67)进行了发表。之所以轰动,是因为该技

美国开发出生物友好型纳米级光源

科学家开发出生物友好型纳米级光源 可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发出相干光   据physorg网站2007年6月28日报告,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能够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发出相干光的生物友好型纳米级光源。一旦该技术得到加强和改进,这种纳米级光源的应用前景将十分

美国开发出生物友好型纳米级光源

  据physorg网站日前日报告,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能够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发出相干光的生物友好型纳米级光源。一旦该技术得到加强和改进,这种纳米级光源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这些应用包括单细胞内窥镜检查、其它形式的“亚波长”生物成像技术、基于纳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