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主导制定液流电池国际标准

在日前于美国华盛顿召开的液流电池标准工作会议上,第一届中国能源行业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华民当选《液流电池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国际标准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该液流电池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此举标志着我国液流电池技术水平已得到国际认可。 本次会议由国际电器工业协会(IEC) 二次电池技术委员会(TC21)和燃料电池技术委员会(TC105)联合召开。2011年10月28日,中国成为IEC的常任理事国;2012年10月,张华民首次向IEC105提出制定IEC液流电池国际标准的建议;2013年初,IEC同意由TC21和TC105成立联合工作组,统筹液流电池国际标准的制定;2013年9月,张华民组织大连化物所和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团队,以国家“863”项目——液流电池性能测试方法标准研究工作为基础,起草了《液流电池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的国际标准提案并正式提交I......阅读全文

我国主导制定液流电池国际标准

  在日前于美国华盛顿召开的液流电池标准工作会议上,第一届中国能源行业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华民当选《液流电池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国际标准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该液流电池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此举标志着我国液流电池技术水平已得到国际认可。   

全新液流电池 属于未来的电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终于研究出既便宜又高效的可循环使用液流电池,可以储存间歇性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发电量是大部分锂电池的10 倍。那么究竟什么是液流电池呢?它是一种通过两种带有相反电荷(电解质)的液体交换离子,然后直接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可循环使用电池。   什么是液流

大连化物所:AI技术预测全钒液流电池性能和成本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先锋研究员、张华民研究员带领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全钒液流电池电堆性能和系统成本的预测与优化策略,运用AI技术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为全钒液流电池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有望加速其产业化进程。科研成果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上。

全钒液流电池单元系统模块验收

  6月9日,由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00kW/1MWh全钒液流电池单元系统模块,顺利通过了由业主单位辽宁电力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组织的出厂验收。500kW/1MWh单元系统模块作为兆瓦级储能系统可调度的基本单元,采用自主开发的第二代 25kW电

新型液流电池或成电网设施标配

  美国科研人员日前在《美国化学学会·能源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发出一种新型液流电池,可通过溶解在中性ph值水中的有机分子来存储电能。这项成果使无毒、无腐蚀性且使用寿命超长的电池成为可能,并有望大幅降低生产费用。  液流电池的蓄电系统一般包含正负极两个储液罐,内装两种不同的电解液。这之间的连接部

大规模储能技术:锌碘单液流电池能量密度大幅提高

  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储能技术研究部李先锋研究员、张华民研究员领导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锌碘单液流电池的概念,实现锌碘单液流中电解液的利用率达到近100%,进而大幅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能源环境科学》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规模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的

“大规模高效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973”计划“大规模高效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项目课题验收会于10月13日在大连召开。杨裕生院士(北京防化研究院)、衣宝廉院士(大连化物所)、孙彦平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孙世刚教授(厦门大学)、裴普成教授(清华大学)、马紫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等十

锌碘单液流电池能量密度大幅提高

  记者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储能技术研究部李先锋研究员、张华民研究员领导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锌碘单液流电池的概念,实现锌碘单液流中电解液的利用率达到近100%,进而大幅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能源环境科学》上。  大规模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的关键技术,

最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验收

  5月22日,由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建、大化所提供技术支撑的5MW/10MWh全球最大规模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应用示范工程通过验收。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储能系统性能指标及工程施工质量均达到或超过工程设计要求,完全可以全面投入运行。   该系统2月22日并网后,已平稳运行三个月。业主国电龙

美研制出新型半固态液流电池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半固态液流电池,其成本仅为现有电动汽车所用电池的三分之一,但却能让电动汽车一次充电的行驶里程加倍。  现在,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制于电池笨重、昂贵且浪费空间。例如,日产公司聆风(Leaf)电动汽车电池三分之二的体积内充斥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