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生化细胞所等发现细胞重编程过程中保持基因组稳定的意义

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再生医学研究中,通过该技术获得来自患者的多能干细胞,进一步用于自体移植可以避免免疫排斥问题,从而使其成为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核移植和iPS技术均能将体细胞重编为多能干细胞,然而两者的重编程的能力却不同。核移植后获得的胚胎干细胞(ESCs)具有与正常ESCs相似的多能性,通过四倍体囊胚注射能够获得小鼠,然而大部分的iPS细胞却没有这一能力。最近的研究发现,人的iPS细胞存在不少的遗传变异。由此,可以推测参与核移植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因子可能对遗传物质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将这些因子应用到iPS技术中,可能会维持重编程过程中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从而改善iPS细胞的质量。 11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李劲松研究组与南开大学刘林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将核移植过程中的重要......阅读全文

近年来体细胞领域重要研究进展一览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中国上海的研究人员在世界上率先利用一种经过改进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出第一批非人灵长类动物---食蟹猴,研究人员希望利用这种改进的技术培育出遗传上相同的灵长类动物群体,以便提供更好的癌症等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那么近年来体细胞研究领域还有哪些

克隆技术研究现状

一、克隆的早期研究    克隆一词是英文单词clone的音译,作为名词,c1one通常被意译为无性繁殖系。同一克隆内所有成员的遗传构成是完全相同的,例外仅见于有突变发生时。自然界早已存在天然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克隆,例如:同卵双胞胎实际上就是一种克隆。然而,天然的哺乳动物克隆

我学者发现改良“万用细胞”的重要因子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李劲松研究组与南开大学刘林研究组发现,将核移植过程中的重要因子Zscan4与Yamanaka因子共同使用,不仅能显著提高iPS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的产生效率,而且显著改善了iPS细胞的质量。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细胞研究》上。   据介绍,通过体细胞重编程技术获得来

中科院Nature文章干细胞研究突破性进展

  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研究所院与东北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ndrogenetic haploid embryonic stem cells produce live transgenic mice”的文章,获得了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成功建立了来自孤雄囊胚单倍体胚胎

“黄禹锡事件”9年后科学家终获人体胚胎干细胞

  研究人员使用婴儿DNA成功制作出胚胎干细胞,但他们还不能证明当核供体细胞是成人细胞时,该技术同样能起作用。   这次看起来是玩儿真的:研究人员利用与克隆多利羊相似的方法制作出个体化的人体胚胎干细胞,而成功的“秘诀”之一便是额外添加了一罐咖啡。   这项实验制作出的干细胞所携带的DNA属于一个

克隆技术(十二)

应用前景奇妙的克隆克隆技术已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1)培育优良畜种和生产实验动物;(2)生产转基因动物;(3)生产人胚胎干细胞用于细胞和组织替代疗法;(4)复制濒危的动物物种,保存和传播动物物种资源。以下就生产转基因动物和胚胎干细胞作简要说明。克隆山羊转基因动物研究是动

Cell Stem Cell八大热点文章(11月)

  《Cell Stem Cell》杂志是2007年Cell出版社新增两名新成员之一(另外一个杂志是Cell Host & Microbe),这一杂志内容涵盖了从最基本的细胞和发育机制到医疗软件临床应用等整个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这一杂志特别关注胚胎干细胞、组织特异性和癌症干细胞的最新成果。

“逆转”细胞命运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关于再生与复活的梦想。从克隆羊到克隆猴的诞生,科学证明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有可能发生逆转。而在这些核移植过程中,我们体内就有这种可以改变细胞命运的基因。邓宏魁(左)研究小组在讨论科学问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细胞编程和重编程的表观遗传机制”重大研究计划中,北

基因编辑进展梳理 Part II 基于CRISPR-Cas9的技术应用篇(上)

  前言:近年来,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席卷整个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上一期我们已先从CRISPR系统开发及机制研究方面梳理了2018年相关大事件。伴随着基础技术不断优化,CRISPR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如动物造模、药物筛选、单碱基编辑技术、细胞谱系示踪、基础疾病研究、疾病诊断、体内编辑和遗传病

基因编辑进展梳理 Part II 基于CRISPR-Cas9的技术应用篇(一)

前言:近年来,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席卷整个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上一期我们已先从CRISPR系统开发及机制研究方面梳理了2018年相关大事件。伴随着基础技术不断优化,CRISPR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如动物造模、药物筛选、单碱基编辑技术、细胞谱系示踪、基础疾病研究、疾病诊断、体内编辑和遗传病校正

单碱基基因编辑研究进展速览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单碱基基因编辑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分享给大家!  【1】Nat Commun:科学家首次在猪身上实现多位点单碱基编辑  doi:10.1038/s41467-019-10421-8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课题组利用单碱基编辑器首次在猪

英国议会下院通过允许合成人兽混合胚胎法案

这标志着英国成为全球鼓励此类研究的国家之一 人兽混合胚胎合成示意图 英国议会下院10月22日通过一项划时代的法案,允许科学家们以医学研究为目的合成人兽混合胚胎。根据英国议会的规定,这项法案在议会下院获得通过后,还将提交到议会上院审核,最快将会于今年11月正式成为法律。 英国议会下院

专访胡兴斌:深入探索造血微环境的奥秘

   生物通报道:造血干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能力的多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所有类型的成熟血液细胞,在机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造血微环境对于造血干细胞行使功能具有关键的调控作用,但直到最近几年,造血微环境的细胞和分子基础才逐渐明晰。   近期来自City of Hope医学中心和第四军医大学的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范可尼贫血症的新型致病机理及干预策略

  7月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 杂志发表了关于范可尼贫血症(Fanconi Anemia,FA)转化医学研究的新成果,首次提出多组织干细胞加速衰老或衰竭是FA的根本性病因,并基于此发展出相应的干细胞、基因和药物治疗策略

中科院医药学组院士新增12名 包括三名女科学家

  2015年11月13日,两年一次的中科院院士新增名单发布,共计61名杰出科学家入选此次院士榜单。其中,备受生物界瞩目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名单也新鲜出炉,从30位候选名单中历经“终选”机制新增院士12名,包括三名女科学家。12名新增院士中,有5位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地方研究院,1位(王福生院士)来

哈佛科学家解析多能干细胞

  来自哈佛大学,霍德华休斯HHMI研究院的Kevin Eggan教授师承Rudolf Jaenisch,是干细胞研究领域近年来迅速崛起的科学家之一,其研究组获得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比如转分化,比如人体细胞克隆,比如核移植技术改进等等。   近期他以“Modeling Human Diseas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科学》杂志评出2007年十大科技突破

北京时间12月21日消息,美国《科学》杂志12月21日公布了2007年度科学突破,“科学家发现人类基因组差异”荣登榜首,成为2007年度最大的科学突破。以下是《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名单: 1.揭开人类基因组个体差异之谜 揭开人类基因组个体差异之谜 在更为先进的DNA排序技术和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