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第一幅震区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图绘制完成

玉树县房屋倒塌率61.7% 4月15日下午,空间分辨率达0.33米、覆盖玉树县城的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图在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科研人员连夜工作下绘制完成。这也是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迄今第一幅完整的震区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 “从这幅遥感图像中可以看出,玉树县东区建筑多以楼房为主,房屋倒塌率较小,为17.6%;中区广播电视大学一带民房较多,大部分是土木结构,倒塌率较高,为81.9%;再向西的一带房屋多为土木结构,而且这一区域处于冲积扇上,土质松散,受地震波影响较大,房屋倒塌率达83.1%;西区的民房倒塌依然很严重,但新建低层楼房损害不大,房屋倒塌率为38.2%。”在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最新的震区遥感图已经铺满了空余的地板,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郭华东向《科学时报》记者指出了这些区域的位置。 经过科研人员连夜的分析和统计,4月14日玉树县城已获航空图像地区总体房屋倒塌率为61.......阅读全文

2016科学仪器重大专项指南发布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今天,科技部发布了《“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2016年度申报指南》,详情如下。  附1:申报相关要求和规定  附2:“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2016年度申报指南  科学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为

高分六号升空 我国“天眼”工程数据体系基本形成

  中国高分家族再添一名“天眼”神探。 6月2日,高分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一颗低轨光学遥感卫星,也是我国第一颗实现精准农业观测的高分卫星。至此,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以下称“高分专项”),继高分一号到五号之后,迎来又一位步入太空的新成员。 高分

高分四号发射等入选2015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

  为扩大遥感应用的社会影响力,促进遥感应用产业发展,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6日评选公布“2015年度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高分四号”卫星成功发射、首个国家级遥感技术标准体系建成等成功入选。  长久以来,遥感作为一种远距离探测技术常令普通民众觉得“遥不可及”。“很多人认为遥感距离生活很遥远,其实它已

“天眼”观测,遥感地球

  2012年9月,为加强对地观测领域的综合优势,中国科学院正式组建成立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迄今,遥感地球所已成立满五年。  溯其前身,遥感应用研究所和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前者成立于1979年,开拓了我国遥感事业;后者组建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三期工程的宏伟蓝图下,

国家基金委八大学部公布“优先发展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十三五”期间,通过支持我国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从国家重大需求中凝练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创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提升我国主要学科的国际地位,提高科学技术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学部遴选优先发展领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则是:  (1)在重大前沿领域突出学科交叉,注重多学科协同攻关,

邵芸:应加强微波遥感对地质灾害的监测作用

  邵芸,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协会会员,现为中国科学院遥感所微波遥感部门主任及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自1986年到中国科学院遥感所工作以来,她一直从事雷达遥感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作为中方项目负责人,邵芸参加了多项跨国合作研究项目,包括中美国际合作“航天飞机SIC-C

吴晓青副部长在2011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总结过去 继往开来 全面推进“十二五”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吴晓青副部长在2011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吴晓青(2011年2月22日)同志们:  春节刚过,我们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2011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总

南海海洋所利用地震反射技术研究内孤立波与涡旋

  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唐群署等利用反射地震观测到的数据,并集合遥感卫星-物理海洋现场观测资料,在南海北部观测和捕捉到内孤立波,并在阿拉斯加湾探测到海表涡旋细结构。这是首次利用反射地震观测海洋内孤立波,也是首次全新尝试利用该方法深入研究海表中尺度反气旋涡,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P

科技界积极投入玉树灾区抗震救灾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科技战线紧急部署,迅速行动,积极投入科技救灾。在全国哀悼日之际,我们择要报道科技界为抗震救灾作出的努力,以告慰在地震中罹难的同胞。——编者科技部  为发挥科技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科技部拿出100万元抗震救灾专项经费,支持青海

中国与智利CONICYT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

2018年度中智(NSFC-CONICYT)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通知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智利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委员会(CONICYT)在自然灾害管理领域公开征集了合作研究项目。在项目集中受理期,我委共计接收纸质项目申请材料12项,经初步审查并与智方核对清单,确

2011中俄NSFC-FRBR合作项目初审结果公布

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RFBR)合作项目集中征集期间,共接收项目申请145项。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受理以下140项申请:序号科学部受理号申请人申请人单位项目名称合作者合作者单位111110099张焕乔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30Si+208Pb极深垒下熔合反应研究Ale

首发星高分一号以应用为任务重心

  12月30日,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高分专项)的首发星高分一号正式投入使用。国家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吴志坚表示,这对于促进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的国产化,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关怀下孕育而生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推进,人类仅凭眼见、耳听的感知已不能满足对信息的

863计划成果在震灾监测中大显神威

  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在“十一五”期间针对重大自然灾害监测,在新型传感器研制、航空遥感平台建设、遥感数据共享平台和遥感数据处理技术方面布置了一系列课题进行攻关,以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遥感灾害监测系统。尤其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针对地震灾情遥感监测需求,安排了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

青海玉树地震数据共享与灾情遥感监测经验交流会召开

    青海玉树地震数据共享与灾情遥感监测经验交流会  2010年“4.14”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在第一时间部署了地震灾害遥感监测工作,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依托于遥感卫星地面站和航空遥感飞机两大科学装置,短时间内获得了多种灾区遥感数据,启动数据共享。截止到5

中国土壤环境监测方法现状、问题及建议

摘要:综述了目前中国现行的土壤环境监测国家标准方法和环保、农业、林业等行业标准方法,指出国家标准和环保行业标准方法侧重于土壤污染物的检测,而农业和林业标准方法侧重于土壤营养元素及其有效态、理化指标的检测。针对现行标准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检测的土壤污染物种类少、部分方法先进性不足、土壤环境监测的基础

中国土壤环境监测方法现状、问题及建议

  摘要:综述了目前中国现行的土壤环境监测国家标准方法和环保、农业、林业等行业标准方法,指出国家标准和环保行业标准方法侧重于土壤污染物的检测,而农业和林业标准方法侧重于土壤营养元素及其有效态、理化指标的检测。针对现行标准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检测的土壤污染物种类少、部分方法先进性不足、土壤环境监测的

我国大科学装置渐入佳境 有望资源共享

  《瞭望》文章:大科学装置渐入佳境   随着国家投入的增长、条块分割的打破,大科学装置对中国原创科技能力的提升,更加令人期待   年初,从兰州传来喜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与兰州军区总医院和甘肃省肿瘤医院合作,利用国家大科学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100MeV/u的碳离子束,对浅层肿瘤病

中科院与中国地震局开展重大地震灾害应急遥感合作

  7月2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地震局重大地震灾害应急遥感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出席仪式并讲话,中国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主持签署仪式。  陈建民在致辞中对中科院在汶川、玉树地震中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并高度评价了中科院

先进地震成像方法获得大洋俯冲板片的高分辨形态

  3月21日,国际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和中国科大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教授张海江研究组以及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博士Robert Myhill的合作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Slab morphology and deformation beneath Izu-Bo

中国整星出口何以突破“亚米级”时代

  这是一颗个头并不算大的卫星,名字听上去也不够响亮,全名“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简称“委遥二号”),但在这个国庆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它的飞天却赚足了航天迷的眼球——10月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这颗属于委内瑞拉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就是这句看似稀松平常、媒体惯常使用

中国科大研制出勘探拖缆采集工程化样机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消息,该校已成功研制出海洋石油地震勘探拖缆采集工程化样机。在科技部组织的国家863重点项目“深水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验收会上,中国科大展示了该工程化样机探查得到的蓬莱19-3油田地震剖面图,获得了验收专家的充分肯定。样机由中国科大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宋克柱课题组自主研

遥感飞机获取玉树震区第一批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的遥感飞机于4月14日14点起飞奔赴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于当日15点30分已获取了地震灾区第一批空间分辨率为40cm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    玉树地区加日切括震后遥感影像(由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拍摄)   玉树地

遥感技术:感知地球的“千里眼”

  前不久,第三十五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遥感专家参加了会议。这也是该会议发起50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   “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北京召开,说明我国的遥感技术与应用发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

十项目入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委办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重点任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

遥感飞机获取地震灾区首批航空遥感影像

玉树地区加日切括震后遥感影像〔由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拍摄〕 玉树地区加日切括震前遥感影像〔取自googlemap〕   新浪科技讯 4月14日晚间消息,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的遥感飞机于14日14点起飞奔赴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于当日15点30分已获取了地震灾

高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千里眼”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一项项新措施、新技术也随即运用到生态保护和建设中,成为生态保护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和助推器,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技术就是卫星遥感。遥感技术起源于飞行器和人造卫星的发展,即利用载人(无人)飞行器或人造卫星上搭载的摄像和其他感应、探测设备,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空中乃至宇宙

对地观测中心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大会现场  8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青海西宁市举行青海玉树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授予225个集体“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授予330名个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追授4名同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荣获“全国

风云卫星的红外遥感亮度温度国家计量标准装置

摘要:综述了国际上美国、德国、俄罗斯的典型红外遥感亮度温度标准装置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用于风云卫星红外载荷黑体定标的红外遥感亮度温度国家计量标准装置(VRTSF)。给出了VRTSF的设计方案, 描述了它的结构和光路。设计了满足风云卫星红外载荷定标黑体工作环境的真空

雷达三维成像技术取得进展

  日前,国防科技大学王雪松团队提出一种新型雷达三维成像理论和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车辆等典型人造目标的三维高分辨成像。相关研究在《地球科学与遥感》发表后,引起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据IEEE官网统计,在最近数月内该网遥感领域最受欢迎的25篇论文中,该论文位居第一。   三维乃至多维成像是当前雷达

伊豆-小笠原俯冲带太平洋板片 发生撕裂和反转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61134009)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海江教授研究团队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Robert Myhill博士在伊豆-小笠原俯冲带太平洋俯冲板片形态分布的研究工作中取得重要进展,确定了伊豆-小笠原俯冲带板片的高分辨波速结构,发现该板片在上地幔深部和地幔过渡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