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脑脊液P物质的概述

P物质为脑或肠组织中所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11肽物质。分子量1340,具有收缩平滑肌和扩张血管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中黑质含量最多,其次为第四脑室底、下丘、中脑、下丘脑、尾状核等,在大脑皮层中含量很少,灰质含量高于白质,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及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与疼痛传入活动有关。......阅读全文

脑脊液P物质的概述

  P物质为脑或肠组织中所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11肽物质。分子量1340,具有收缩平滑肌和扩张血管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中黑质含量最多,其次为第四脑室底、下丘、中脑、下丘脑、尾状核等,在大脑皮层中含量很少,灰质含量高于白质,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及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与疼痛传入活动有关。

脑脊液P物质的临床意义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含量升高,脑外伤在24h后开始升高。脑栓塞急性期可降低。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脑脊液P物质介绍

脑脊液P物质介绍:  P物质为脑或肠组织中所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11肽物质。分子量1340,具有收缩平滑肌和扩张血管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中黑质含量最多,其次为第四脑室底、下丘、中脑、下丘脑、尾状核等,在大脑皮层中含量很少,灰质含量高于白质,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及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与疼痛传入活动有关。脑脊

脑脊液P物质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正常值  485.44±198.01pmol/L。  临床意义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含量升高,脑外伤在24h后开始升高。脑栓塞急性期可降低。

脑脊液P物质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正常值  485.44±198.01pmol/L。  临床意义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含量升高,脑外伤在24h后开始升高。脑栓塞急性期可降低。

脑脊液P物质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临床意义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含量升高,脑外伤在24h后开始升高。脑栓塞急性期可降低。  注意事项  采取CSF 2ml置于预冷塑料管中。加抑肽酶(1000KIU/ml),置-40℃中。

脑脊液的概述

  脑脊液产生的部位是在侧脑室的脉络丛,大部分是血浆的一种超滤液,但也有脉络丛主动分泌的成分。在血液与脑脊液之间,在脑脊液与脑之间存在着机械性与渗透性屏障,分别称为血液一脑脊液屏障和脑脊液-脑屏障。  由大脑内部的特殊血管产生,由特殊的静脉支管重新吸收。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减震和支撑作用。正常的成年人

P物质的作用

  在神经传导过程中起信号转导作用   P物质是广泛分布于细神经纤维内的一种神经肽。当神经受刺激后,P物质可在中枢端和外周端末梢释放,与NK1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在中枢端末梢释放的P物质与痛觉传递有关,其C-末端参与痛觉的传递,N-末端则有能被纳洛酮翻转的镇痛作用。P物质能直接或间接通过促进谷氨酸

P物质的简介

  P物质是广泛分布于细神经纤维内的一种神经肽。当神经受刺激后,P物质可在中枢端和外周端末梢释放,与NK1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在中枢端末梢释放的P物质与痛觉传递有关,其C-末端参与痛觉的传递,N-末端则有能被纳洛酮翻转的镇痛作用。P物质能直接或间接通过促进谷氨酸等的释放参与痛觉传递,其镇痛作 用是

P物质的定义

  一种肽类神经递质,为十一肽。存在于脑和消化道,主要分布在神经组织的突触颗粒中,是一种引起肠道收缩的强促进剂和血管舒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