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在京成立

飞天梦想从年少开始 成立仪式上,嘉宾以灌注金沙方式为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揭牌。 为纪念我国航空事业奠基人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日前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和丰台区政府共同创建、具有航天特色的校外教育机构——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以下简称少科院)在新落成的北京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举行成立仪式。 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航天英雄翟志刚、钱学森之子钱永刚等人出席了活动。少科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担任名誉院长,并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和导师团。中科院院士谢光选、余梦伦、刘宝镛、刘竹生,工程院院士戚发轫、龙乐豪、曾广商等人在活动现场接受了少科院的聘书。 曾广商对少科院的成立感到很欣慰。他对《科学时报》记者说:“航天事业是我国先进技术的代表,能有人热爱航天,愿意献身于航天,对我们老一辈从事航天事业的人来讲,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也是我们的心愿。” ......阅读全文

弘扬钱学森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逝世十周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重温钱学森光辉灿烂的科学人生,回顾他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和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

纪念中国唯一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5周年

   编者按 2016年是“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同志诞辰105周年。作为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钱学森不仅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在航天事业上取得了伟大成就,而且开创了系统工程“中国学派”,与国外同行相较,独树一帜,屹立群伦。在2016年4月24日,我国第一个航天日来临之际,纪念钱学森,从他长期

钱学森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召开

     纪念会现场  今年是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创始人钱学森诞辰100周年。4月1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会。系统工程界专家及数学院师生共100多人参加了纪念会。  数学院副院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汪寿

钱学森:系统工程中国学派蔚然成林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名字,因“两弹一星”而彪炳史册;直指学校教育与杰出人才关系的“钱学森之问”,持续激励我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鲜为人知的是,这位科学巨匠晚年用力最勤、牵念最深、成就最大的研究,是一个今天已为人熟知的概念:系统工程。  40年前的9月27日,钱学森发表学术文章《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

漫天飞雪送钱老

  ——追悼钱学森大师   2009年10月29日上午,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贝时璋先生,在安睡中辞世,享年107岁。   11月1日起,钱学森位于北京中国航天大院内的家中设立灵堂,接受钱老生前同事、故旧亲友等各界人士前往吊唁、缅怀。 &n

温家宝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和季羡林

“我来看看您。大家都很想您。”8月3日下午3时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著名物理学家朱光亚家,看望这位曾经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研制中有过突出贡献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您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谦虚谨慎,勤勤恳恳,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对科学精益求精,是科学家的榜

与改革开放共荣,钱学森系统工程理论的40年

   如今,在中国,“系统工程”这四个字已经深入人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学森,不仅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与领军人物、更被认为是我国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1978年9月27日,钱学森和许国志、王寿云在《文汇报》发表《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  日前,由上海

钱学森人生的五次选择 展示他科技报国的圆梦历程

  今天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怀疑钱学森的人生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原因可以归纳出若干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就从钱学森人生的五次选择讲起,或许能为当今年轻人提供一点启迪和参考。  人们一般把钱学森留美及以后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留学美国阶段,从1935年到1955年二十年。这个阶段钱学森作为技

追忆唐九华的经纬人生:为 “两弹一星”作贡献

唐九华(1929年—2001年) 唐九华,浙江绍兴人,出生于上海。中国光学工程总体设计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世纪50年代,负责研制成功地形一号经纬仪、自动记录红外分光光度计并推广工业生产。60年代,负责研制成功多种大型光学跟踪测量设备和坐标基准传递设备,均达到世界

追忆唐九华的经纬人生:为 “两弹一星”作贡献

唐九华(1929年—2001年) 唐九华,浙江绍兴人,出生于上海。中国光学工程总体设计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世纪50年代,负责研制成功地形一号经纬仪、自动记录红外分光光度计并推广工业生产。60年代,负责研制成功多种大型光学跟踪测量设备和坐标基准传递设备,均达到世界

马少华:科学成果与社会理性

  中国的探月飞行和世界的诺贝尔奖凑在一起,使我们在本周更多地接触到科学的信息。但是,大众传媒帮助人们接近这些伟大科学成果的方法,仍然是大量诉诸生活经验的修辞,而不是超越于生活经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  比如,探月飞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引力”——地球的和月球的,实际上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

戴汝为院士获中国系统工程终身成就奖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日前在京颁发“中国系统工程终身成就奖”,曾与钱学森一起发轫系统学与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中科院院士戴汝为获此殊荣,以表彰他在系统科学领域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贡献。  戴汝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模式识别、系统科学、思维科学、智能科学研究的泰斗级专家。在20世纪70年代初,他开创了“模式识别”

戴汝为院士:智慧城市建设热的冷思考

   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规划和要求,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推进中华民族文明和现代化进程的需要。近日,住建部和科技部等联合启动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还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据悉有关部门即

《钱学森》:读懂钱学森这本丰厚的大书

  《钱学森》,中央电视台、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钱学森》摄制组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定价:28.00 元  为缅怀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纪念钱学森逝世一周年,中央电视台六集传记电视纪录片《钱学森》于10月25日晚22:30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10月26日晚19:

“仰望星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图片展在京展出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的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逝世一周年之际, “仰望星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图片展开幕式暨大型电视剧《钱学森》发布会,于12月10日上午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举行。这项活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办。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原党组

我国将建钱学森数据推进实验室

  记者从24日举办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院成立大会上获悉,该院与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某所签订合作协议,将以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与系统工程方法为指导,共同建立集数据分析、挖掘、集成、融合等为一体的情报数据推动平台——“钱学森数据推进实验室”。  据介绍,该实验室将以成为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与系统

钱学森夫人蒋英逝世 享年95岁

蒋英资料图片   昨天(2月5日)中午,一阵紧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静寂,北京传来消息,“钱学森夫人蒋英于11时在301医院逝世”。蒋英走完了95年不平凡的人生。   去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位于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图书馆开馆,钱学森之子钱永刚专程莅沪。原先在春天时

2011全国十大科普事件揭晓

  本报北京1月16日讯 今天,由中国科协等单位评选的“2011全国十大科普事件”揭晓。日本核事故引发公众强烈科普需求、国际化学年、中国科协八大成功召开等榜上有名。   据介绍,“2011全国十大科普事件”按发生时间排序,分别是:“日本核泄漏事故引发公众对相关科技知识的强烈需求,科学家与媒体积极响

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12月3日,由中山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共建的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中心)在中山大学正式揭牌成立。据介绍,联合中心旨在从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目标出发,开展原创载荷的论证、研究与开发,致力于建成世界一流全球气候变化空间系统论证、科学载荷与应用的开放研究平台,产生一批有国际

张涵信、周恒院士:让力学之美更好地融入实际

    张涵信    周恒   套用一句流行的说法,“中国已经是一个力学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力学强国”。今后我国力学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具体来说,就是如何才能出更多重要的原创性的成果,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回顾力学发展的历史也许可以总结出一些有益的规律性的东西。  力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

2007感动中国人物揭晓 钱学森闵恩泽获奖

2007年度“感动中国”2008年02月17日晚颁奖 由中央电视台评选 科学家钱学森和国家科技大奖得主闵恩泽入围 “嫦娥一号”研发团队获“特别致敬” 由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与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闵恩泽入围,“嫦娥一号”研制开发团队获“

“2010年全国十大科普事件”揭晓

  记者从中国科协1月26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由关注科普事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科普界、科技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共同评选出的2010年全国十大科普事件评选结果揭晓。  评选出的2010年全国十大科普事件为: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中国科技馆,同中外少年儿童一起参加“体验科

追忆陈定昌院士:中国精确制导主要奠基人

 9月7日,曾研制出中国首部激光雷达的导弹专家陈定昌院士走了。消息一出,人们悲痛不已。 陈定昌是中国武器系统总体、防空反导及制导雷达技术专家,中国精确制导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防空体系研究和三代防空装备的实践者、拓新者和谋划者,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为中国国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吴伟仁星”,你好!

  9月8日,“吴伟仁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为褒扬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中国航天六十余年来,已有以钱学森、孙家栋、栾恩杰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代

绕月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姜景山院士纵谈空间探测

  11月11日下午,中科院研究生院第六期“院士大讲堂”在中关村园区举行,空间探测及微波遥感专家姜景山院士做了题为“空间探测纵横——进入、认识、利用太空”的报告。   姜景山是著名的微波遥感及航天应用工程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原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副总

徐光宪院士: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四大核心内涵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解决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紧紧抓住第六次科技革命。  现在国内外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内涵都正在讨论探索之中,没有达成共识。如果我们能准确预言新科技革命的核心内涵,我们就在勇做领头羊的进程中走了关键性的第一步。■徐光宪  邓

科学中国人2009年度人物揭晓 46位专家获此殊荣

  科学中国人2009年度人物4月24日在京揭晓,王大珩、殷瑞钰、王正国、陈清泉等11位院士和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院长宋保维等46位我国科技界专家获此殊荣。此外,两院院士王大珩、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赵鹏大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房建成还分获终身成就奖、最受公众关注奖和

钱学森在美国发表的论文首次翻译出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的夫人李佩早年在美国时就与钱学森相识。今天她终于完成了一项重要使命:组织翻译了钱学森当年在美国所发表的论文,并集结出版。在钱学森百年诞辰之际,手捧着《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92岁的李佩觉得可以告慰她的“钱兄”了。  在钱学森诞辰百年

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展在京揭幕

11月11日,以“钱学森与中国科学”为主题的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展揭幕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兼总装备部副部长李安东,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以及钱学森先生的家属钱永刚共同为展览揭幕。揭幕仪式由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主持。  白春礼在讲话中指出

刘延东:努力开创基础研究繁荣发展新局面

  基础研究作为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科技进步的先导,是自主创新的源泉。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以深入的基础研究作后盾,才能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国家发展的后劲。”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