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成立

12月21日,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成立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 BIOPIC是北大在985工程中重点建设的一个跨学科实体研究中心,也是推动多学科交叉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来自校内外的一百多位嘉宾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多学科交叉是21世纪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BIOPIC的成立适应了科学发展的潮流,可以充分利用北大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多学科交叉研究中的独特优势,在从细胞到组织等多个层次上开展分子成像关键技术与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为推动我国基础科学与高新技术发展、提升产业结构、改善医学诊断提供支持。BIOPIC 的成立也是北京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必将大大促进我校在前沿交叉领域的深入合作,并推动光学成像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志珍院士,教育部科技司陈盈晖副司长,科技部基础司......阅读全文

谢晓亮院士:单分子技术透视生命之谜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学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世界首个高精度人类男性和女性个人遗传图谱相关论文相继发表于《科学》和《细胞》杂志。这一工作采用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MALBAC,与以前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将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够发现个别细胞之间的遗传差异。  MAL

北大谢晓亮教授:单分子技术透视生命之谜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学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世界首个高精度人类男性和女性个人遗传图谱相关论文相继发表于《科学》和《细胞》杂志。这一工作采用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MALBAC,与以前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将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够发现个别细胞之间的遗传差

哈佛讲席教授谢晓亮全职回北大!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谢晓亮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谢晓亮1998年,谢晓亮成为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2009年,他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讲席教授的中国

国际学者共聚北京 参与P4 China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12月16日,P4China国际精准医疗大会在北京召开。本届P4China国际精准医疗大会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

饶毅卸任,“四院院士”谢晓亮任职北大理学部主任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谢晓亮受聘担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  原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卸任,任职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饶毅回顾了任职期间相关工作,简要总结了理学部各院系过去三年的发展。他认为,过去几年来,学校理学学科发展迅速,但也存在

谢晓亮团队等联合攻关新冠强效药 筛选出14个中和抗体

  近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报道了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谢晓亮团队联合北京佑安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成果。  谢晓亮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将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运用到在康复期病人血液中寻找

北大生科院PNAS发布单细胞测序新技术

  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icrofluidic single-cell whole-transcriptome sequencing”的文章,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微流控单细胞全转录测序新方法,这种方法有效地消除转录组高度动态特性所带来的测量差异,提高单细胞全转录组分析的准

北大生科院PNAS发布单细胞测序新技术

  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icrofluidic single-cell whole-transcriptome sequencing”的文章,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微流控单细胞全转录测序新方法,这种方法有效地消除转录组高度动态特性所带来的测量差异,提高单细胞全转录组分析的准

北大汤富酬Cell Stem Cell点评重编程研究成果

   将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iPS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人们对iPS体细胞重编程的分子机制还知之甚少。这主要是因为目前iPS重编程的效率比较低,得到的细胞存在很大的异质性。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的研究员汤富酬和助理研究员文路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

谢晓亮团队利用遗传诊断新技术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今年2月底在美国佛罗里达召开的生物技术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全球基因组生物学与技术进展”(AGBT)大会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长江讲座及千人计划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主任谢晓亮代表北大BIOPIC-北医三院生殖医学研究团队报告了一项最新的单细胞基因组扩增技术成果,首

Nature子刊:北大BIOPIC发表新成像技术

  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由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组成。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物质运输等多种重要活动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大肠杆菌中,肌动蛋白MreB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骨架蛋白。而EF-Tu(细菌延伸因子)主要在蛋白合成的延伸过程中发挥功能。研究这两种蛋白的相互作用,可以

Nature子刊:北大BIOPIC发表新成像技术

  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由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组成。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物质运输等多种重要活动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大肠杆菌中,肌动蛋白MreB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骨架蛋白。而EF-Tu(细菌延伸因子)主要在蛋白合成的延伸过程中发挥功能。研究这两种蛋白的相互作用,可以

谢晓亮等研究揭示DNA别构效应

  2013年2月15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Probing Allostery through DNA”的研究报告,通过单分子生物物理等手段严谨地证实了DNA中确实存在别构效应。该研究揭示了DNA一个新的基本性质,不但在物理上非常有趣,而且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该项工作是由美国科学院

Nat Methods: 2014年值得关注的技术

  单细胞测序被评为2013年年度技术   2014 年首刊,《Nature Methods》杂志将2013年度技术(Method of the Year 2013)授予了单细胞测序(single-cell sequencing)。同时,杂志还介绍了2014年值得关注的技术,包括

《自然—方法学》年度方法:单细胞测序

  2014年1月《自然—方法学》(Nature Methods)上发表年度特别报道,将“单细胞测序”(Singled out for sequencing)的应用列为2013年度最重要的方法学进展。   近几年来,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的科学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成果有望为一些重

Nature immunoloy:新冠肺炎患者的单细胞免疫图谱

  研究人员应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全面揭示了轻中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及其从发病期到康复期机体整体免疫学变化特征、机制和规律。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暴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8月11日,新冠肺炎在全球已导致累计近2000万确诊病例和超过73万死亡病例,平

北大生科院连发Cell,Nature子刊文章

  近期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接连在Cell,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发表文章,介绍了关于先天免疫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接头及感应蛋白STING结构生物学研究成果,以及基因组稳定性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The structura

牛校Cell发文解析miRNA与表观遗传

  近期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接连在Cell,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发表文章,介绍了关于先天免疫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接头及感应蛋白STING结构生物学研究成果,以及基因组稳定性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The structura

庄小威或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 曾师从诺贝尔奖得主朱棣文

  今年43岁的中国科大1987级少年班校友庄小威很可能成为中科院历史上最年轻的外籍院士。庄小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校友基金会官方网站称,2015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增选结束。今年43岁的中国科大1987级少年班校友庄小威博士当选外籍院士。  界面新闻记者采访获悉,中国科大新创基金

北京大学谢晓亮:通往精准医学之路

  大高个儿,走路大步流星,谢晓亮像一阵风进了办公室。提起“基因”“染色体”这些名词,他还来不及放下公文包,立刻打开了话匣子。  “只需要一个细胞,就可以对细胞携带的基因组进行测序”  谢晓亮的办公室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一幅温馨的照片。这是一张研究人员与新生婴儿的合影,除了谢晓亮,照片里还有北京大

科学家开发出高效新型遗传筛选技术

  探索基因及其表达的蛋白在特定生理、病理、发育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尽管利用RNA干扰鉴定高等生物基因功能的技术已经普及,但是这种方法经常伴随脱靶现象;而且由于只能部分抑制基因表达,往往不足以造成表型变化从而影响对其基因型的判断。近几年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使得对单一基

谢晓亮: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曙光初现

   谢晓亮  12月2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探索精子重组规律和遗传缺陷》的论文。同时,该期《科学》杂志也将单细胞全基因测序列为2013年六大值得关注的科学领域之一。  该论文由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谢晓亮课题组与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

中科院,北大连发Cell子刊文章

  近期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大生科院的研究人员分别在Cell出版社旗下的Structure杂志,和Current Biology杂志上发表文章,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细胞极化发生因子Par-3 N-端结构域自组装的分子机理,以及阐述了白虎形成的遗传学机制。   在第一篇文章中,生物大分子

世界首例MALBAC全基因组扩增测序试管婴儿诞生

  2014年9月19日,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团队、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的谢晓亮教授团队以及汤富酬教授团队合作完成了世界首例经MALBAC(multiple annealing and looping-based amplification cycles,是目前最先进的

动物所等在非典型肌球蛋白Myo5a调节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有着庞大的体积和复杂的胞内系统。真核细胞胞内的物质转运不仅仅依赖于非特异性扩散,更依靠于主动运输。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系统是胞内运输的主要通路。在细胞骨架上运输物质的运载工具被称为马达蛋白。马达蛋白可分为三类:肌球蛋白(Myosin)、驱动蛋白(

一流专家汇聚,分析检测与体外诊断相得益彰

——刘虎威教授畅谈BCEIA2019分析检测与体外诊断国际高峰论坛刘虎威教授畅谈BCEIA2019分析检测与体外诊断国际高峰论坛-采访实录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IVD)是当前医疗行业排名第一的业务领域,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20年全球IVD市场规模

施一公:饶毅其人其事

  序言:从我听说和认识饶毅算起,已经有十五年了,但直到2005年才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而我们真正一起做事、我比较深入地理解饶毅的想法并成为莫逆之交,则发生在2008年我全职回国以后。在别人面前我常常主动提起饶毅,评论他和他做过的事情,因为我总觉得他留给大家的印象过于片面或偏激,他的另外一面很少为人

世界首例MALBAC胚胎全基因组扩增测序试管婴儿诞生

世界首例MALBAC胚胎全基因组扩增测序试管婴儿诞生  2014年9月19日,世界首例经MALBAC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进行单基因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这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婴儿的父母,男方为单基因显性遗传病患者,经历了多次手术治疗

成功避免单基因遗传病试管婴儿诞生

  日前,世界首例经MALBAC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进行单基因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这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婴儿父亲所患的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基因组DNA上一个或一对等位基因突变所导致。大部分单基因病具有致死性、致残性或致畸性,除部分可以通过

Cell Res重点论文:单细胞表观多组学测序技术最新突破

  2017年6月16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of mouse early embryo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