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清华学子PNAS揭示抗癌的免疫新通路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鉴定了一个先天免疫新通路,可以帮助哺乳动物抵御病毒的致癌作用。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与病毒有关的癌症其实是相当普遍的,“超过20%的人类癌症与慢性病毒感染有关,”文章第一作者Dr. Xiaonan Dong说。Dong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致力于揭示宿主-病原体互作的分子机制,特别是自噬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 自噬是一个相当保守的过程, 细胞通过自噬清除受损的蛋白和细胞器。研究显示,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2可以促进致癌性病毒蛋白的分解,抑制病毒感染及其引起的癌症。 提高beclin 2的表达水平,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会迅速降解,减少促进肿瘤发生的信号传导。降低beclin 2的表达水平,病毒GPCR会持续存在,促进肿瘤的发生。这个应答是内体性溶酶体转运的一部分,细菌及其蛋白通过这一过程被送入溶酶体。 “我们进一步理解......阅读全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将研发鼻咽癌疫苗

   广东中大肿瘤防治中心有全球最大的鼻咽癌标本库,标本多达10万份,工作人员在处理血液样本。  ←EB病毒。   曾益新院士。  开篇语  创新是推动国家与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东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

中山大学等在Nature Genetics发文揭示鼻咽癌EB病毒高危亚型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每年发病率每10万人可达20~40例,并且该地区的鼻咽癌病例常与EB病毒感染有关。此外,EB病毒还与其他癌症类型有关,也经常在无癌人群中发现。EB病毒基因组变异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我国南方流行的状态,一直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探讨。目前,部

中山大学Leukemia通过转录组图谱发现EB病毒致癌的新机制

  NK/T细胞淋巴瘤好发于鼻咽部位,是一类高发于亚洲和南美洲的恶性淋巴瘤。EB病毒感染被认为是NK/T细胞淋巴瘤发病的重要诱因,但其中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未被完全揭晓;并且,相对于95%以上成人已携带EB病毒,EB病毒感染与多种其他肿瘤相关的现象让EB病毒感染的致癌作用和机制更显神秘。  近日,中山大

曾毅:与病毒战斗一辈子

曾毅(1929年— ) 曾毅,广东揭西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6~1960年,从事脊髓灰质炎病毒,减毒性疫苗免疫,肠道病毒、麻疹病毒的研究。1960年起从事肿瘤病毒研究。从1973年开始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并获得卫生部的试剂生产证。在

钟南山回应卫生部:美国有研究证明EB具传染性

  10日,卫生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针对钟南山院士对60名自述感染“阴滋病”患者的研究成果发表意见称,EB病毒是不是这一人群的致病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10日傍晚,钟南山院士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并不完全同意卫生部的说法,不过需要收集了资料,有了依据才好做出回应。  回应一:  美国有

EB病毒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在建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而命名。由于鼻咽癌、非洲儿童淋巴瘤(即Burkitt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EBV感染有

Immunity:EB病毒疫苗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Immunit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由EB病毒(EBV,Epstein-Barr virus,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所诱发的多种抗体阻断细胞感染的分子机制,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其会引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与特定癌症发

人EB病毒IgG(EB IgG)酶联免疫分析(ELISA)

人EB病毒IgG(EB IgG)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EB病毒IgG(EB IgG)的含量。实验原理:本试剂

EB病毒IgA(EB IgA)酶联免疫分析(ELISA)

人EB病毒IgA(EB IgA)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EB病毒IgA(EB IgA)的含量。实验原理:本试剂

人EB病毒IgA(EB IgA)酶联免疫分析(ELISA)

人EB病毒IgA(EB IgA)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EB病毒IgA(EB IgA)的含量。实验原理:本试剂

八大常见癌症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一、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查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系指原发于支气管粘膜和肺泡的癌肿,是常见的恶性肿癌之一。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受化学致癌物质影响,吸烟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工业废气和大气污染,产生大量多环芳香烃等有害气体亦可诱发肺癌。绝大多数肺癌好发于35/75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肺癌的肿瘤标志物

致癌病毒或可控制免疫细胞复制 促其永生

  病毒往往会贪婪地接管宿主机体的运转机制,并且使其成为病毒的优点,但很少有人类病毒能够像EB病毒那样惬意,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在几乎十分之九的人体内都能够找到,但其并不会诱发任何疾病效应。但这种病毒却会诱发青少年出现单核细胞增多症,同时还会在免疫缺陷患者体内引发多种类型的淋巴结癌症,包括

Cancer Research:国际上如何攻克癌症,写在9个项目里

  2015年10月,英国癌症研究中心提出了抗癌“七大挑战”,并宣布五年内至少投入1亿英镑(约1.53亿美元)用于资助各大抗癌项目,旨在推动抗癌的临床创新。这七大挑战包括了研发预防非病毒性癌症的疫苗、根除由EB病毒引发的癌症、挖掘癌症突变下的基因标签、区分癌症致命与否及是否需要治疗、 制作肿瘤微环境

EB病毒介绍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在建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故名。  一、生物学性状  EB病毒的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园形、直径180n

“EB流感”来了?10分钟入体?疾控中心回应了

  最近,多地进入了流感高发季。全国多个城市数据都显示,去年12月中旬过后,流感活动度开始快速上升,门诊呼吸道感染患者开始增加,流感的流行逐渐进入高峰期。  北京市近期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北京流感病毒活动度进一步增强。去年12月24日-12月30日期间,全市二级以上医院门急诊就诊人员中流感样病例百分比

肿瘤标志物总结

1.甲胎蛋白(AFP)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AFP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

感染性疾病基因诊断进展

感染性疾病有病原微生物引起,致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和螺旋体等。这些病原体的传统检测方法通常采用形态学检查,体外培养和免疫学试验。但对某些难以培养的病原体,抗原抗体检测不能判断体内病原体 DNA 或 RNAde 复制情况,或存在检测灵敏度低等问题。自聚合酶链反应( PCR )

B淋巴细胞膜表面分子

   B细胞表面有多种膜表面分子,籍以识别抗原、与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相互作用,也是分离和鉴别B细胞的重要依据。B细胞表面分子主要有白细胞分化抗原、MHC以及多种膜表面受体(图7-2)。  (一)CD抗原  在B细胞表面重要的CD抗原参见第一章表1-1,与B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

EB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及微生物学诊断

生物学性状EB病毒的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园形、直径180nm,基本结构含核样物、衣壳和囊膜三部分。核样物为直径45nm的致密物,主要含双股线性DNA,其长度随不同毒株而异平均为17.5×104bp分子量108。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由162个壳微粒组成。囊膜由感染细胞的核膜组成,其上有病毒编码

EB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及微生物学诊断

 生物学性状  EB病毒的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园形、直径180nm,基本结构含核样物、衣壳和囊膜三部分。核样物为直径45nm的致密物,主要含双股线性DNA,其长度随不同毒株而异平均为17.5×104bp分子量108。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由162个壳微粒组成。囊膜

EB病毒转化成淋巴细胞实验

实验概要本实验介绍了EB病毒转化为淋巴细胞的方法。实验材料1. 感染性EB病毒通常取自绢猴细胞系B95-8的限制培养基。该细胞系源于EB病毒感染的绢猴外周淋巴细胞,产生高滴度感染病毒。2. 全血实验步骤1. 混合10ml全血和10ml RPMI 1640 生长培养基生长培养基 RPMI 1640 8

病毒小型RNA调节免疫检查点配体PD-L1和PD-L2的表达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Blood上题为“EBV-microRNA-BHRF1-2-5p targets the 3'UTR of immune-checkpoint ligands PD-L1 and PD-L2”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格里菲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在癌症研究领域取得重大发现

MagNA Pure 96核酸系统-兼顾快速和高产的解决方案

Michael  Kirchgesser*, Agnes Aschenbrenner, Irene Huber, Sarah Müller, Heike  Girgnhuber, Hubert Schuldlos, Anna Werner, Werner Malmberg, Ro

MagNA Pure 96 DNA及病毒核酸试剂盒:兼顾快速和高产率的...

MagNA Pure 96 DNA及病毒核酸试剂盒:兼顾快速和高产率的全新解决方案Michael Kirchgesser*, Agnes  Aschenbrenner, Irene Huber, Sarah Müller, Heike Girgnhuber, Hubert  Sc

我国科学家发现鼻咽癌EB病毒高危亚型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益新院士团队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在EB病毒致癌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对来自鼻咽癌高发及低发区的EB病毒进行全测序分析,发现了与鼻咽癌有关的高致病性EB病毒亚型。该高危亚型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鼻咽癌发生相关的最大风险因素,对于研发鼻咽癌预防性疫苗及开展高危人群的早期

Cell:触动癌细胞自我毁灭

  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了一种叫做“BINDI”的蛋白分子,并证实其能够触动感染EB病毒的癌细胞自毁。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在6月19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许多癌症都与EB病毒有关,它能够扰乱机体清除衰老、异常、感染和损伤细胞。在其导致的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他疾病发作后,EB病

全球首个鼻咽癌发病风险预测芯片投入临床试用

  由中大肿瘤防治中心研究者基于鼻咽癌遗传学及流行病学最新研究成果开发的全球首个鼻咽癌风险预警芯片,日前在该中心正式投入临床试用。   鼻咽癌是我国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大多在40—60岁,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2—3倍。鼻咽癌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方特性,每年全球鼻咽癌新发病例约有40%在中国,其中华

靶向作用EB病毒免疫细胞“嗅探”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大脑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已故阿尔兹海默病症患者的大脑和阿尔兹海默病症患者的脑脊液中发现了无法摆脱病毒的免疫细胞。研究者不仅发现了高水平的免疫细胞,而且还发现,这些数量惊人的T细胞能被用来“瞄准”EB病毒的特征。图片来源:National

阴滋病人群研究 未发现新病毒不具备传染性

  在今日召开的卫生部例行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回应了近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阴滋病”的研究结果,称未发现新病毒。  会上,对目前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和居民碘缺乏病防治的相关情况也进行了发布。据悉,新修订的《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将发布。  自述感染人群不会危害他人健康  近期,有媒体报

疱疹病毒介绍

疱疹病毒(Herpesviruses)是一群中等大小的双股DNA病毒,有100个以上成员,根据其理化性质分为α、β、γ三个亚科。α疱疹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增殖速度快,引起细胞病变。β疱疹病毒(如巨细胞病毒),生长周期长,感染细胞形成巨细胞。γ疱疹病毒(如EB病毒),感染的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