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地质地球所最新推断华北东部侏罗纪构造

侏罗纪是华北板块从早中生代印支构造体制向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或破坏主控构造体制转换的过渡期。然而,对该期构造-古地理格局的认识却存在很多争议,如周缘构造域的作用差异和主控机制、华北东部“高原”是否存在或存在时限等问题,进而也限制了对其中生代构造演化的进一步认识。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研究室博士生徐建强在导师李忠研究员的指导下,重点采用砂岩碎屑和重矿物高分辨率物源分析方法研究了鲁西隆起北部侏罗系碎屑物源,并综合探讨了华北东部侏罗纪构造古地理演化。研究结果显示,侏罗系砂岩样品的前寒武纪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Hf同位素组成与广泛出露于北部的华北克拉通基底一致(图1)。根据缺乏新元古代中期(700~850Ma)岩浆年龄和三叠纪变质年龄的事实,他们排除了扬子板块及现今临近于鲁西隆起东南部的苏鲁造山带物质来源。显生宙年龄(256~393Ma)记录的晚古生代岩浆活动均未发现于鲁西隆起及其邻近地区,而依据其εHf(t)值......阅读全文

广州地化所揭示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和古地理位置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生刘兵兵和研究员彭头平等,选取云南西部昌宁-孟连古特提斯缝合带两侧的保山和临沧地块古生界碎屑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开展详细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厘清临沧地体的构造属性,揭示三江特提斯构造域原、古特提斯洋盆的演化历史,并重建保山、临沧和思茅-印支地块

南京古生物所揭开“最诡秘甲虫”的神秘面纱

  侏罗甲,是以产出时代“侏罗纪”命名的一类甲虫。化石最初由俄罗斯Ponomarenko教授发现于西伯利亚侏罗纪地层中,而后竟然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又发现了一例现生标本。因此,侏罗甲成为甲虫中最著名的“活化石”。侏罗甲形态极为独特,同时具有不同高阶单元的特征,先后被甲虫学家归入到三个不同的亚目中。因而,

地质地球所最新推断华北东部侏罗纪构造

  侏罗纪是华北板块从早中生代印支构造体制向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或破坏主控构造体制转换的过渡期。然而,对该期构造-古地理格局的认识却存在很多争议,如周缘构造域的作用差异和主控机制、华北东部“高原”是否存在或存在时限等问题,进而也限制了对其中生代构造演化的进一步认识。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

地质地球所提出古元古代Nuna超大陆重建新认识

  1915年,魏格纳通过古生物证据、大地测量数据以及横跨大陆分布的冰碛岩推测全球所有大陆可以拼合成为一个超级大陆。现代地球科学研究证实了魏格纳的猜想,并注意到超大陆的聚散与深部地幔物质循环、浅部资源能源分布及表层环境气候变化都密切相关,因此超大陆的重建对于准确理解地球的演化规律非常重要。已有资料表

《系统古生物》英国中侏罗世异兽化石研究获阶段性成果

三类贼兽左侧上下齿列对比,其中E-F齿列中的牙齿曾经归入四个属种。(课题组供图) 近日,《系统古生物》期刊在线发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合作学术论文。文章报道了产于英国中侏罗世新地点伍德伊腾(Woodeaton)的异兽(贼兽、多瘤齿

闽西南新冲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找矿意义

1. 引言胡坊复式花岗岩分布于闽西南明溪县胡坊至永安市大湖一带,分布面积超过500 km2,1:25万三明幅区域地质调查根据区域对比将胡坊复式花岗岩划分为二叠纪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侏罗纪正长花岗岩和白垩纪二长花岗岩;2011年蒋婷对胡坊一带的细粒花岗岩和粗粒正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

南京古生物所发现最早的拟步甲昆虫化石

  拟步甲总科是鞘翅目中最繁盛类群之一,也是甲虫分类学研究中最为薄弱的一环。花蚤类甲虫为拟步甲总科的基部类群,同时也是一类重要的访花昆虫,因此具有重要的系统演化和古生态学意义。由于数量稀少,加之鉴定困难,以往化石材料对该类群早期演化研究贡献甚少。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博士和

南京地理所等利用湖泊沉积定量重建古温度

  过去2000年来地球气候系统经历了由单一自然变化到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过程。定量化重建这一阶段的气候变化序列,有助于实现器测资料与古气候记录的对接,从而进一步理解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气候系统的影响。目前已有的古气候重建序列覆盖区域较少,定性重建较多而定量化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气候环境变化较为敏

新疆塔城泥盆系古油藏时代和成煤植物研究获进展

  在泥盆纪时期,森林首次出现,且发生了最早的陆生植物成煤作用。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西缘的中-晚泥盆世地层产出丰富的植物化石,并被报道有烃源岩与古油藏。古油藏是地质历史时期曾形成油藏,后经地质作用破坏已不再是油藏,却留下了固体沥青等重要标志。前人已探究了该处古油藏的成因、破坏机制等内容,但未详细研究古

】异兽化石研究为哺乳动物起源提供新证据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由该所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的学术论文,首次对已知贼兽进行种一级的系统发育分析,并对贼兽长期存在的形态、分类问题进行了厘定,为认识哺乳动物的起源分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证据。该论文在线发表在英国《系统古生物》期刊。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