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盘点趣味科学知识:母亲产后仍会保留胎儿DNA

西班牙《万象》月刊11月号发表题为《科学知识小问答》的文章,对一些有趣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文章内容如下: 1.什么年龄丧失学习新词的能力? 最新研究表明,人到60岁左右开始丧失学习新词的能力。但是与开始丧失记住陌生人的长相(20岁左右)和通过眼神来解读对方情绪的能力(40岁左右)等其他技能的时间相比,这已经很晚了。 2.斑马身上的条纹有什么用? 关于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存在很多假设:驱赶蚊虫,为掠食者制造视觉假象,便于同类之间相互辨认,以及调节体温等。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学家布伦达·拉里森的最新研究发现,温度越高,斑马的条纹越密。由于黑色吸收的热量超过白色,这样的差异可以在皮肤周围制造发挥空调作用的空气流动。此外,拥有更多的条纹有助于驱赶吸血昆虫,因为此类昆虫更喜欢高温和毛发全黑的动物,如水牛。 斑马天生是黑色的,白色条纹的生成是色素沉着被抑制的结果。每只斑马的条纹都与其他斑马不同,这是在胚胎期就已经形成的。 3.会因......阅读全文

加强科学普及 服务创新发展

  ■ 在科学普及中,“公众”包括各方面社会群体,除科研机构和部门外,政府和企业中的决策及管理者、媒体工作者、量大面广的创业者、作为科技最终用户的消费者等都在其中,任何一个群体的科学素质相对落后,都将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短板”。  ■ 科学形成于认知和利用自然界的长期实践。它是系统化的知识,也是掌握

美国人的科学素养啥水平?科学知识水平与教育密切相关

  目前,在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的理解方面,美国人仍有很大的差异。  皮尤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一项新调查显示,美国人的科学知识水平因教育、种族和性别而异。  许多美国人能回答一些有关科学概念的问题——例如,大多数人都能正确回答有关抗生素滥用或“潜伏期”定义的问题。但是,很少有人能认识到科学假设该如何陈述

李大光:体制性因素正在妨碍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提高

  李大光,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到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27%,这显示中国人整体科学素养偏低,在与2001年的欧盟15国、美日等国比较时发现,中国人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排

李醒民:科学划界的标准

  对于科学共同体而言,科学划界问题可以把科学与非科学和伪科学区别开来,既有理论价值,也有实践意义。要划界,当然得有划界标准;不用说,划界标准首先与不同论者所持的哲学立场有关。  例如,实证论借助经验的可回答性划界,理性论借助符合科学方法的准则划界。西方学者贾丁(N·Jardine)则列举出对划分边

新媒体算命:用科学传播来遏制指尖“毒素”

   现象  “今天工作运如何,幸运色是什么?要佩戴哪些幸运小物件?”在安徽某国企工作的林玉(化名)每天出门前都要到网上算算自己的运势,然后决定今天的具体行动。  穿衣打扮,房间布置、床的朝向,甚至连挑个手机号码也要问问“凶吉”……目前,很多像林玉一样的年轻人,每天都喜欢在网上算一算,并且觉得算得“

林惠民院士:科普应加强科学精神培养

林惠民   “现在的科普教育工作比较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我认为,还要特别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针对我国科普工作,中科院院士林惠民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缺乏科学精神常常导致我国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社会事件。   张悟本曾火极一时,掀起养生热潮。其著作《把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提到,多

加州大学潘忠礼教授:科研,修养与环境缺一不可

科学精神内涵丰富,可能每个科研人员都会有不一样的解读。怎么理解科学精神?又如何践行和弘扬科学精神?就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著名食品工程专家潘忠礼教授。了解科学,才能更好理解科学精神 科技日报: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应该怎样理解科学精神这一概念? 潘忠礼:我们要谈

科学界如何面对批评:从“我们恨化学”说起

  《纽约时报》著名记者安东尼·刘易斯(Anthony Lewis)曾写过一本畅销书《批评官员的尺度》,借1964年“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讨论公众和舆论批评政府官员的言论自由问题。言论自由无疑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例如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都旨在保护言论和出版等自由权利。那么当批评言论

刘嘉麒:科学性是科学普及的灵魂

  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存在科学,无时无地不需要科普。从近年来各类优秀科普作品奖的参评作品中可以看出,我国科普作品整体上呈现出数量稳步增长,种类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动人,水平日趋提高,原创作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凝聚了每一位科普人的心血,值得每一位科普人自豪

科学传播学者李大光:我们距科学文化社会有多远

  公众知道的科学知识越多越相信科学?这是一个看似不难回答的是非选择题。然而,在英国社会学家马丁·鲍威尔的科学文化调查中,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却折射出科学在不同社会的发展进程与途径。  几年前在欧盟的资助下,马丁·鲍威尔进行了科学文化指标建构和有效性的实验性调查。他的调查最有意义的是首

让科普之翼更为有力——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评论

  科学素质是决定人思维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它包括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国民科学素质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国家创新能力的社会基础,关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尤其在我国,科学是近代舶来品,国民科学素质也非自发涵养而来,科普工作更成利害攸关的紧要任务。  改革开放4

【中国科学报】科普中国融注创新基因

  3月14日,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去世令中国“粉丝”唏嘘不已。这位科学巨匠,不仅撰写过《时间简史》等诸多优秀的科普作品,还客串过《生活大爆炸》《星际迷航:下一代》等热门剧目,为科学知识的普及作出了杰出贡献,也因此成为科学精神的象征。  如今,科普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霍金在国人心目中的热度,

任定成:科学元典的精神价值

  《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谈》[意]伽利略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宇宙发展史概论》[德]伊曼努尔·康德 著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新年贺词在他中南海的办公室拍摄,视频一经中央电视台播出,便有细心的观众发现了主席书架上种类齐全的藏书。这些图书涉及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辞典、历史、国际政治和科学素养等

特别策划:中国科学报创刊60年

  时值《中国科学报》创刊60周年之际,谨向报社全体新老报人致以热烈的祝贺!  科学是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中国科学报》作为我国最早的一份纯科技类报纸,从1959年诞生以来,始终高举科学旗帜,践行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神圣使命。  从一支钢笔、一沓稿纸到如今的

边缘化的科学史学科 事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

  2018年年底,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和《科学》分别发布的两个年度榜单中,因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而饱受争议的贺建奎都位列其中。  这件轰动世界的负面事件,是因为忽视了重要的伦理考量,为了不确定的利益让人类面临未知风险。这也带给国内学术圈一次群体式的自我警示:一方面,科学试验需要更加严格的伦理规范

事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缺席的科学史教育

   2018年年底,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和《科学》分别发布的两个年度榜单中,因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而饱受争议的贺建奎都位列其中。  这件轰动世界的负面事件,是因为忽视了重要的伦理考量,为了不确定的利益让人类面临未知风险。这也带给国内学术圈一次群体式的自我警示:一方面,科学试验需要更加严格的伦理规

董光璧:要把价值考虑纳入科学过程

  “历史是一面镜子,现在的眼光投射其上反射出来的是未来之象,没有历史或隔断历史就无法看到未来。”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科技史家的使命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科学史学家董光璧发表了自己的演讲,他认为,科学研究新领域的开拓以及科学发展过程中新成果的出现,无不蕴含着科学研究方法的更

董光璧:新科学一定要把价值考虑纳入科学过程

   “历史是一面镜子,现在的眼光投射之上反射出来的是未来之象,没有历史或隔断历史就无法看到未来。”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科技史家的使命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著名科学史学家董光璧发表了自己的演讲,他在自己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科学研究新领域的开拓以及科学发展过程中新成果

全民“信科学”才能实现创新强国目标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破土而出的幼苗,那么科学普及就是其不可或缺的生长环境。搞好科普,关键要解决“信科学”的问题。当下,相较于科学知识的普及,逐渐培养民众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强化其运用科学辨别、判断事物的能力尤显重要。唯有像重视科技创新一样重视科学普及,为创新创造广阔深厚的土壤,我们才能顺利实现从

疫情当前,为何伪科学泛滥?

  从今年1月初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我国不断蔓延,牵动了几乎所有国人的心。随着疫情的发展,各种“谣言”“伪科学”和所谓的“建议”满天飞,更加剧了人们的焦虑与恐慌。于是,有网友感叹“科学永远干不过‘伪科学’”。  这提醒我们,国人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  2018年9月,中国科协公布的第十

李醒民:谈谈科学划界

  划界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划界的实际意义即划界在科学研究活动和社会建制中的实践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科学划界或科学分界是科学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划界(demarcation)一词在英语中的含义是“划界、分界、定界、划分、区分、界限或界线”之意。所谓科学划界,指的是在科学与其他知识

丁邦平:科学教育改革实践研究均不够

  中考和高考被很多人看作是中小学教育改革中最为根深蒂固的“顽疾”。我国教育家刘道玉曾说:“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陷入忧虑。只有高考‘指挥棒’变了,孩子的好奇心才能回来。”   对此,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丁邦平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评价和考核制度改革、课程改革、教师的专业培养

汤钊猷院士:科普托起中国梦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如何实现中国梦,我认为人民大众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重要基石。目前大力培育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理解为是对人文素养的概括,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不能轻视科学素养的培育和提高,否则也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是搞肝癌研究的。20世纪80年代,我写了《肝癌漫话》一文,有

学而思与北大化学学院合作 大学教授带中小学生做实验

  通过学而思网校平台,国内中小学生可以跟着北京大学的教授学化学、做实验。6月6日,学而思网校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将共同研发大科学课程体系。学而思网校总经理陈宁昱(左)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书记马玉国(右)签订合作协议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是在原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基础上发展起

多名科学家寄语中国科学报和科学网

  编者按  一张报纸,展卷,传递自然真理,释放创新智慧,弘扬科学精神,记录中国科技蓬勃发展的坚实足迹。  一串网址,点击,探索学术争鸣,交汇知识之光,碰撞思想火花,分享全球华人科学家前进的点点滴滴。  让科学家发声,为科教事业服务,《中国科学报》凭着这份坚守走过了一甲子。回首来时路,我们奋力架起一

中青报:院士助阵能否挽救科普颓势

  8月13日下午,已经举办了31期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第一次走出了北京,来到上海,在锦江小礼堂举行了第32期活动,主题是“科学家与科普创作”。   与以往的活动只邀请两三位科学家谈一个专题不同的是,这次活动一下子邀请了10位院士,而他们也大多是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各分册的主编,“这么多

鲁晓: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原则及挑战

   随着多学科和交叉新兴学科的快速发展,科学实验可重复性原则在科学实践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在生物医学、心理学等领域问题比较突出,引起了持续增长的关注。  2013年,癌症生物学领域重复性研究项目正式发起,目标在于重复2010~2012年间在《自然》《科学》《细胞》等期刊上发表的50篇癌症

中国公民需要什么样的科学素质基准

   4月18日,科技部、中宣部联合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下文简称《基准》),不曾想一石激起千层浪。  4月23日,陈学雷等8位学者在科学网上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基准》存在一些不妥之处。随后,对《基准》的讨论愈加热烈。  “阴阳五行”等进入《基准》是否合适?《基准》存在哪些概念上的混乱?学者

没有童心的科普糊弄谁 国内科普市场被指成人化

   1月18日,国内首家“以儿童为主角、以玻璃为主题”的全新互动式儿童玻璃博物馆在沪正式开馆迎客。该馆将创意、科技、设计,寓教于乐地结合在一起,旨在打造一座科普趣味乐园。CFP供图(资料图片)  文字展板、成果展示堆砌而成的伪科普展,剥下科普外衣,其实是应付视察参观的成果展  很多五六岁的小朋友,

共促科学素质建设 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9月17—19日在北京召开。大会聚焦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旨在以共商共建共享中深化交流合作,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重要促进作用。习近平主席专门为大会发来贺信,王沪宁同志出席大会并致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来贺信,众多专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