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美国科学院学报》(PNAS)其他重要新闻发布摘要

压力对大脑功能的表观遗传效应 一项研究发现,让大鼠暴露在单一的急性压力中,能够触发海马区的一种调控称为逆转录转座子的活动遗传元件的表达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这一发现可能解释环境压力如何能够影响大脑功能与行为。 低剂量阿司匹林药物相互作用 一项研究发现,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保护心血管的收益可能被非甾类抗炎药物布洛芬与萘普生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中和,尽管塞来昔布很可能不会导致类似的相互作用。 两栖类病原体与共生微生物 一项研究发现,对生活在内华达山脉黄腿蛙皮肤上的共生微生物的一项分析揭示出了被高死亡率的Bd真菌感染的蛙身上被破坏了的这种正常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这提示真菌-微生物组相互作用可能在这种疾病中起到了一个作用。 智力失能的潜在治疗策略 患有导致认知智力失能的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的小鼠在一个需要它们记住物体位置的任务中接受训练,对这些小鼠的一项研究揭示出了间隔正好1小时的多个训练过程比单个连续训练过程更能增强小鼠学习并且......阅读全文

抗生素耐药性危害近在眼前

  现在,进入冬季感冒高发时期,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又有所抬头。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知道抗生素对细菌性感冒才有效,病毒性感冒无需使用抗生素吗?”  对很多人来说简单明白的常识,但同时对很多人,即使有些高知人群,却也是知识的盲点。有不少国人习惯于一感冒就输液。  日前,在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

1/4的常用非抗生素类药物会影响肠道微生物

  人类使用的药物中有1/4会抑制肠道微生物的生长。这些药物会引起抗生素类似的毒副作用,可能会导致抗生素耐性,相关研究于近日发表在《Nature》上。   该研究团队筛查了1000余种市售药物对人类肠道的40余种代表性细菌的影响,结果发现超过1/4的药物(923种中的250种)至少影响1种微生物的

肠道菌群 | Science专刊:决定你健康状况的"第二基因组"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者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对人体微生物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它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改变它们?  4月29日,美国《科学》杂志以“Microbiota at work”为主题发了一期专刊,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人体微生物与健康的

重磅!《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 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制  第三章 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

SLAS 2014年四月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4年4月23日,实验室自动化与筛选协会(SLAS)2014系列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举行,该会议与各地学术机构合作已研讨会的形式在多个城市开展,旨在让更多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受益,为其进一步的研究与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满足制药企业,CRO以及学术机构对人员教

全球40家创新公司竞逐国内微生物组产业走向应用爆发期

  2016年,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预言《2017十大医疗创新科技》,其中利用微生物组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领域高居榜首,这表明全球已掀起微生物研究的新热潮且取得瞩目成绩,同时在市场潜力与应用前景方面,微生物组学将焕发无限生机。   我们知道,所有机体包括人在内都与微生物是共生体,人体身上有超过1

Cell:肠道菌会改变抗癌药物的活性

  美国UCL大学领导的研究分析了线虫中药物和营养的微生物过程,该研究显示癌症药物的活性变化取决于生活在肠道内的细菌种类。这一发现凸显了操纵肠道菌和饮食来改善癌症治疗的潜在益处,以及了解个体间药物效用差异的价值。  这篇研究文章发表在4月21的 cell上,通过一个新的高通量筛选方法,阐明了宿主之间

解读为何肠道菌群是开发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疗法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曾经在研究中被他们所忽视的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被再次重视起来,多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肠道菌群和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有关联,比如风湿病、机体衰老、炎症甚至癌症等;当然了肠道菌群也是研究人员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的关键靶点,科学家们往往会利用机体肠道菌群来治疗诸如肥胖、糖尿

抗癌新思路:免疫疗法与肠道微生物“迎面相撞”

   如今,“免疫疗法”和“肠道微生物”迎头相撞,擦出了一道令科学家们兴奋的火花。两组科学家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至少在老鼠体内)显著影响免疫系统对付癌症的能力:这些微生物影响个体对癌症的自然免疫能力以及个体对免疫治疗药物的应答;某些种类的细菌能有效地驾驭个体的抗肿瘤免疫力。图片源自网络  经过了几十

免疫疗法与肠道微生物“迎面相撞”,为抗癌开辟新思路

  经过了几十年的挫折,科学家们终于能有效地应用免疫系统来对付肿瘤,且治愈了肾癌和黑色素,忽略一些失败的案例,我们甚至可以说免疫治疗的时代已经开启了。我们可以用同样的说法来描述人类微生物组,然而人体内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却被我们忽略了几个世纪。不过如今已有研究渐渐揭示了体内微生物的重要性,尤其是它们训

世界卫生组织已通过应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决议

  第68届世界卫生大会25日通过应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决议,敦促世界卫生组织各成员重视抗微生物药物面临的耐药性问题并采取行动。  世卫组织称,出现在全世界各地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包括抗生素耐药性)是最为紧迫的抗药趋势,它削弱了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和其他许多卫生与医药方面的进展。  这项名为“抗微

高通量新方法鉴定二甲双胍作用的关键细菌效应因子

  微生物在宿主健康的调控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诸如药物和饮食等环境因素可以改变微生物的生态和功能,进而对宿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1】。二甲双胍(metformin)是治疗2型糖尿病最常用的药物,另外二甲双胍还可以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它以一种进化上保守的方式与微生物互作,进而调控宿主生理【2】。另

我们连话都说不清楚,还怎么讨论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用语不清不利于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应对抗微生物药物效果日渐减弱的现状。在本文中,作者Marc Mendelson及同事敦促人们规范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领域的用语。  来自Nature自然科研  长期以来,临床医生一直都知道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的耐药性已经高到了令人警惕的程度。这种复杂的健康威胁通常

癌症耐药性是如何产生的?

  近年来,研究者们在肿瘤的预防与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临床上手术、放化疗以及免疫疗法的结合使用也大幅提高了患者的寿命以及生活质。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肿瘤组织还是会出现较强的抗药性,使得治疗结果往往不佳。因此,进一步探究癌细胞的耐药性的产生以及寻找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期为大家带

Cell:肠道细菌竟然会影响抗癌药物疗效?

  根据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一项关于线虫和微生物如何处理药物和营养素的研究表明,抗癌药物活性的变化取决于生活在肠道内的细菌种类。  这一发现凸显了调整肠道细菌及饮食改善癌症治疗预后的潜在益处以及了解为什么药物使用存在个体差异的价值。  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这项最新研究报告了能够解释在宿主有

揭开肠道微生物诸多秘密的NCS重磅研究

  最近几年关于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越来越火热,日益深入的研究也逐渐揭开了肠道微生物的诸多秘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本文中小编为大家盘点了近期关于肠道微生物与健康相关的NCS重磅研究,分享给大家。  【1】Cell:震惊!肿瘤微生物组竟能决定癌症患者的生死  DOI:10.1

关于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3〕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巩固前两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2013年卫生工作要点和三年活动

Nature新闻:药物不起效?可能是肠道细菌“捣鬼”

  在寻求个性化治疗的过程中,许多研究都将焦点集中个体基因组的差异上。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不仅仅受到基因的影响,我们独特的微生物群落——那些生活在身体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群——是决定药效的关键。  研究人员现在已经有证据表明,健康人能够以不同的方式代谢某些药物,这取决于他们的微

只有基因组会决定你对药物的反应吗?微生物组也会

  特殊微生物或酶的存在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某些治疗对特定人群不奏效。  在追寻个性化治疗的过程中,多数研究者关注的是个体的基因组如何控制机体对药物的应答。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个体独特的微生物组,即存在于人体内的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种群,也许是决定药物在个体条件下能否起效的关键。  抗癌药对每个人的作

肠道微生物研究,代谢产物分析不容忽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临床医生需要了解的不仅是粪便样品中存在的细菌,而且还包括那些细菌产生的氨基酸等代谢物,澳大利亚和英国的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成果本周发表在mSphere杂志上。  微生物学和感染性疾病副教授兼南澳大利亚卫生和医学研究所成员Geraint B. Rog

研究发现通过肠道细菌等绘制人类微生物组药物代谢图谱

  2019年6月,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发病机理和微生物科学研究所Andrew L. Goodman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杂志Nature上发表了题为“Mapping human microbiome drug metabolism by gut bacteria and their genes”

SLAS 2013分会:通过筛选获得新生物学作用和疾病靶点

  2013年6月6日,实验室自动化与筛选协会2013亚洲会展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盛大开幕,国内外知名药企、生物医学研究专家、学者等应邀参会。“通过筛选获得崭新生物学作用机制和疾病靶点”分论坛于6月6日上午在A厅举行,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代焕琴博士、哈佛医学院副教授Gil Alter

为什么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的验证

  1、药品中污染的微生物处于不稳定状态,微生物种类具有不确定性;   2、在药品生产各个环节中, 微生物污染存在着不均匀性;   3、无论是无抑菌性药物还是抑菌性药物都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特别是污染于抑菌药物中的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一段时间,虽然它们可能受到损伤,但未死亡,如服用至

纳米孔“ARMA”分析工作流——实时检测抗生素抗性基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MR) 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将会严重危害现代医学的发展”。纳米孔读长已作为一项独立工具或作为混合测序方法的一部分,成功应用于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分析,以帮助处理复杂的重复区域。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发了能够实时进行微生物鉴定和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分析的

为什么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的验证?

1、药品中污染的微生物处于不稳定状态,微生物种类具有不确定性;2、在药品生产各个环节中, 微生物污染存在着不均匀性;3、无论是无抑菌性药物还是抑菌性药物都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特别是污染于抑菌药物中的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一段时间,虽然它们可能受到损伤,但未死亡,如服用至人体内, 当条件适宜

联合国大会第四次会议:讨论抗微生物药物耐药问题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高级别会议21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并通过政治宣言,各国承诺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各级层面开展工作,应对这一危及全球卫生、食品安全及发展的严峻挑战。  与抗生素耐药性相比,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含义更为广泛,包括细菌、寄生虫、病毒及真菌对相应药物的耐药性。  这是继艾滋病、非传染性疾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

第84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2月13日经卫生部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部 长 陈 竺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

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孙超岷科研团队:累并快乐着

   孙超岷(右三)与他的团队   2013年底,结束了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的学习和工作后,孙超岷便毅然踏上了回国旅程,迎接他的是另一番崭新而未知的学术天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用他自己的话说,“从美国到中国,一天也没耽搁,成功实现完美对接”。  人虽然回来了,孙超岷却面临严峻的考验,

专家解读耐药细菌知识

  1. 什么是耐药细菌?  抗菌药物通过杀灭细菌发挥治疗感染的作用,细菌作为一类广泛存在的生物体,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得对抗菌药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杀灭的危险,这种抵抗作用被称为“细菌耐药”,获得耐药能力的细菌就被称为“耐药细菌”。  2. 耐药细菌是从哪里来的?是天然存在的还是物种进化的结果? 

卫生部专家解读耐药细菌知识

  近日,卫生部专家就耐药细菌相关知识进行解读,以下为主要内容: 1. 什么是耐药细菌?   抗菌药物通过杀灭细菌发挥治疗感染的作用,细菌作为一类广泛存在的生物体,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得对抗菌药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杀灭的危险,这种抵抗作用被称为“细菌耐药”,获得耐药能力的细菌就被称为“耐药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