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国土资源部:预计2030年可燃冰年产10亿方

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了解到,近日国土资源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三方合作协议,推进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和开采产业化进程,预计在2030年初步建成天然气年生产能力10亿立方米以上的资源勘查开发示范基地。 国土资源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近日就加快推进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先导试验区的建设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合作协议签署后,三方将联合建设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 国土资源部新闻发言人 地质勘查司司长 于海峰:到2030年前我们要在这个试验区里面实现产能10亿方,关键要降低成本。总体上看,都是要创新技术,创新装备,降低成本,提高产能,使我们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 下一步,三方将加大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力度,实施进一步的试采工作,同时将统筹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布局,形成上游勘探开发、中游运输储......阅读全文

聚焦我国首次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 可燃冰在哪个海域?

  5月18日,一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来,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标志着我国可燃冰开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也是“中国理论”“中国技术”“中国装备”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这一属于中国人的标志性科技成就,将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提起

美国加强可燃冰研究

  美国能源部20日宣布将投入500万美元用于研究可燃冰的提取办法、商业化前景以及从中提取天然气的环境影响。   美国能源部表示,获得500万美元资助的7个项目来自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工程实验站、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这些项目将由能源部下属的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统一

可燃冰的发现历程

  可燃冰的发现   19世纪30年代初,人们开始注意到天然气输气管线中形成的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因为水合物造成的天然气输气管道堵塞问题给天然气工业带来许多麻烦。1934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地区被堵塞的天然气输气管道里首先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同年,美国学者Hammerschmidt发表了水合物

日本宣布成功分离可燃冰

  日本经济产业省3月12日宣布成功从日本近海地层蕴藏的甲烷水合物(也称可燃冰)中分离出甲烷气体,并认为这标志日本可燃冰开采商业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   日本经产省说,此次作业区域位于日本爱知县和三重县近海的东部南海板块海域地层。经产省所辖独立行政法人“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以及产业技术综

可燃冰开发技术获突破

  2014年1月14日,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钻探工程在广州通过验收。验收组认为,本次钻探在圆满完成规定的各项外业任务基础上,实现了可燃冰开发利用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中国正式形成海域可燃冰从调查评价到钻探阶段的方法技术体系。   《中国国土资源报》报道,这套方法技术体系目前处于国际先进

“订制”产品护航可燃冰试采

  国土资源部2日在京宣布:我国正在南海神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开采已连续产气22天,取得持续产气时间长、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为确保试采作业顺利进行,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报中心)为“蓝鲸一号”钻井平台提供了多款“专门订制”式海洋环境保障产品。这是科技日报记者4

我国将于2015年开发“可燃冰”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29日在北京开幕,记者从大会上获悉,我国计划于2015年在中国海域实施天然气水合物的钻探工程,将有力推动中国“可燃冰”勘探与开发的进程,引发中国能源开发利用的“革命”。  天然气水合物因外观像冰且遇火即燃,俗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深海

青海可燃冰开采有望实现突破

  新华网西宁9月29日电(记者 吕雪莉)中国在青藏高原发现“可燃冰”的消息令喜迎国庆的人们欢欣鼓舞,人们普遍对“可燃冰”走入生产生活充满期待。专家称,中国陆域“可燃冰”的首次发现地具备诸多有利条件,这使中国有望在青藏高原实现“可燃冰”开采的突破。   “可燃冰”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

中国有了可燃冰调查船

  昨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海洋六号”正式入列举行欢迎仪式。梁宇陈惠玲摄   本报讯(记者/卢轶通讯员/陈惠玲)昨日,我国第一艘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在广州正式加入我国海洋地质调查行列。这标志着我国海洋地质调查装备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海洋六号”是

为可燃冰开采保驾护航

  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开采可燃冰之难,专家形容为好比“在豆腐上打铁、用金刚钻绣花”,而为可燃冰开采提供海上作业安全预报保障,则要与海洋中“看不见的波动”斗智斗勇。  内波又被称为海洋中“看不见的波动”,是南海频发的一种自然灾害。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王辉指出,

开采可燃冰 速率有望再提速

   日前,我国海域可燃冰第二轮试采圆满成功。经过前期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这次试采创新利用水平井钻采技术,使用了多种自主研发的技术设备,有效提高了产气规模、开采效率。从探索性试采到试验性试采,我国的可燃冰产业化进程向前迈进了关键一步,之后将继续加强资源勘查,推动科技进步,保护海洋生态,让这一高效清洁能

南海可燃冰已连续试采6周

  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平台获悉:截至6月21日14时52分,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已连续试采达42天,累计产量超过23.5万立方米,超预期完成了试采工程目标,取得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的历史性突破。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试采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叶建良介绍

我国南海可燃冰研究近日通过验收

  我国官方2月1日透露,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近日通过验收,建立起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系统理论。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1立方米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后可生成约164至180立方米天然气。因其外观像冰且遇火可燃,又被称作“可燃冰”。  国家海洋局透露,南海天然气水合物

可燃冰:未来能源愈行愈近

  图为二0一七年六月九日,我国在位于广东珠海市东南三百二十千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进行试采可燃冰的作业平台。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但是有这样一种冰,不仅可以燃烧,其热值还比石油多10倍,燃烧后很清洁,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储

国内首个可燃冰勘探项目采集完成

  由东方物探吐哈物探处1836队承担施工的青海省天峻县聚乎更矿区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三维地震调查评价项目日前顺利完成最后一炮,标志着我国首个可燃冰三维勘探项目野外采集工作完成。   青海省天峻县聚乎更矿区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三维地震调查评价项目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在青藏高原可燃冰勘探领域部署的首个三维项

可燃冰产业化生产再进一步,可燃冰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

可燃冰( 天然气水合物 )产业化生产再次迈出关键一步。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中海油牵头的天然气水合物战略研究启动会近日在北京中国海油大厦举行。以中海油作为依托单位申报的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并在会上举行了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揭牌仪式和天然气水合物技术创新联盟

“蛟龙”明年或赴南海采集可燃冰样品

“蛟龙”号海试队员挥举红旗向码头上的人们致敬。   “蛟龙”号机械手。   母船上的“蛟龙”号。   ■“蛟龙”归来   可能人们对2010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海底插上五星红旗的一幕还记忆犹新。明年,“蛟龙”号将有望再探南海,

国土部:可燃冰成中国第173个矿种

   11月16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务院于11月3日批准同意将天然气水合物列为新矿种,成为我国第173个矿种。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控制的稳定域内,由甲烷为主的烃类气体与水形成的类冰状结晶化合物。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通过调查发现了大规模的天然气

日本将调查周边可燃冰储藏量

  日本政府综合海洋政策本部1日公布了作为今后5年海洋政策方针的海洋基本计划草案,表示将推进海底资源开发并加强日本周边海域的警戒监视体制。   草案说,今后3年将致力于调查日本周边海域甲烷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及稀土储藏量,争取在2018年确立甲烷水合物的商业化开采技术,使甲烷水合物成为未来能

中石油:找寻深海中的“可燃冰”密码

  今年5月10日,在位于我国南海的神狐海域,蓝鲸1号钻井平台上一束橙色的火焰喷薄而出,在浩瀚的蔚蓝色海面熊熊燃烧,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随之传向世界:我国在水深1266米的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中开采出天然气,这标志着中国“可燃冰”试采圆满成功!  “可燃冰”试采成功,对于改变我国能源结构,降低石油等资

只有可燃冰可接棒石油天然气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提高,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能源之争,在世界范围内多次因争夺能源而屡次爆发战争。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中东战争、中日的钓鱼岛、中越的西沙、南沙群岛、中菲的黄岩岛之争等多与争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有关,能源已经成为全球政治经济之争的焦点问题。在广泛开

日媒:“可燃冰”将引爆新能源革命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5月11日刊登题为《新的收获:亚洲的“可燃冰”革命》一文,文章说,每过几十年就会有一种新的能源资源出现,并给世界带来能源革命的希望。19世纪和20世纪初,从煤炭和鲸油到普通石油的转变就是这样的。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和风能出现后不久,又发生了核

中国可燃冰资源可用百年以上

  5月18日10时,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南海神狐海域的“蓝鲸一号”钻井平台上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科技工作者正式开启了通往资源储存量高达相当于千亿吨石油的“可燃冰时代”大门。这是中国能源开发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可燃冰掀全球海底资源争夺战

  与浩瀚的星空相比,深邃的海洋似乎是人类更易触及的资源宝藏。未来的全球资源竞争,将会在占地球表面积71%、总水量97%的这片蓝色海洋上蔓延开来。   蛟龙号:吸纳民资进入海工领域   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这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载

青藏高原发现冻土层可燃冰

  近日,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下属青海煤炭地质局105勘探队、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勘探技术研究所联合承担的“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DK-1科学钻探试验孔”取得重大突破,在海拔4100多米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   这是我国冻土区首次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也是继加拿大、美国、俄罗

可燃冰钻探取心工具现场试验成功

  10月上旬,胜利油田传来喜讯,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心关键技术研究,在渤海南岸、黄河三角洲东北部的埕岛海域成功进行了现场取样。   天然气水合物外表像冰,点火可燃,其成分80%—99.9%为甲烷,被认为是未来最理想的替代能源。据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范

日本离“可燃冰”商业开发还有多远?

  福岛核事故后,日本面对能源自给率破安全警戒线,化石燃料占比过高,可再生能源难以基荷,核电无法重启的难题,安倍政府不得不另寻出路,一手拿着可燃冰,一手握着氢能,试图以这两大“国产资源”为抓手,一举甩掉“缺油、缺气、又缺煤”的“资源小国”帽子,从而实现150年前明治维新以来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能源自给

我国可燃冰勘探取样年内再启

  我国对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的勘探,或在今年取得新的重要进展。记者在30日广州举办的中国南海油气勘探开发论坛上了解到,继2007年在南海神狐海域首次取样后,今年我国将在南海再次对海底可燃冰进行探勘取样。   但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目前在可燃冰的勘探开采等重大技术上仍有待突破,而出于对风险

日本明年将尝试从海中提取可燃冰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8月2日宣布,决定从2012年度起在距爱知县渥美半岛70公里的海域开展甲烷水合物提取实验。甲烷水合物也被称为“可燃冰”,有望成为新的能源。经产省表示,若能成功实现稳定开采,将创全球先例。   由专家等组成的经产省“甲烷水合物开发实施研讨会”认为,在所有候选地中,

日本首次正式启动可燃冰蕴藏量调查

  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8日宣布,当天早晨首次在日本海正式启动甲烷水合物(俗称可燃冰)蕴藏量的调查。   此次的调查对象位于上越近海和能登半岛近海,最深处达到2000米。调查通过向海底发射声波来查明地形,以分析蕴藏量,预计将持续6周时间。今后3年,资源能源厅还准备在秋田和北海道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