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福建物构所纳米荧光标记材料研究获新进展

稀土掺杂无机纳米晶具有高光化学稳定性、几乎无毒性、窄线宽、长荧光寿命、高发光效率和可调谐荧光发射波长等优点,是目前普遍看好的新一代荧光生物标记材料。然而,荧光生物标记材料对纳米晶的发光、尺寸、水溶性以及生物安全性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特别是生物体内成像与荧光共振能量传递(FRET)免疫分析应用,更是要求纳米晶兼具高效发光与超小尺寸(<10 nm)。作为一种高效的稀土掺杂基质材料,CaF2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由于稀土离子的异价掺杂与表面荧光猝灭效应,目前制备超小高效发光稀土掺杂CaF2纳米晶仍是一个技术难题。 在科技部“863”计划和重大科学仪器开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科院“百人计划”等支持下,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陈学元研究小组和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明东研究小组合作,采用钠离子共掺技术,通过高温共沉淀法合成了粒径小于10nm的单分散CaF2:Ln 3+及其核......阅读全文

五部委发布137项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领域指南(2011年度)

  发改委网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联合研究审议的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现予以发布。《指南》确定了当前优先发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进能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海洋、高技

长春光机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超级碳纳米点”概念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曲松楠副研究员及其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超级碳纳米点的概念,并研制出基于超级碳纳米点的水触发“纳米荧光炸弹”。复合该“纳米荧光炸弹”的纸可以实现喷水荧光打印、指纹汗孔荧光采集等多种实际应用,相关该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八院士齐聚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大会 盛况空前

DNA保护的荧光银纳米簇的合成与分析应用研究中科院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汪尔康 院士  中科院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汪尔康院士作了题为《DNA保护的荧光银纳米簇及其分析应用》的报告,汪院士首先向我们讲解了荧光贵金属纳米族的概念、优点、合成及意义,随后重点

我国研制出近红外二区稀土掺杂CaS纳米荧光标记材料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功能纳米结构与组装重点实验室陈学元团队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科院创新国际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峡联合基金以及副研究员郑伟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中科院青促会和海西研究院春苗计划等支持下,发展了一种独特的高温共沉淀法,首次合成了单分散、形貌/粒径可控兼

新型MRL材料:机械力响应红光和近红外荧光开启

  机械响应荧光(MRL)材料因其在机械力作用下可发生荧光信号(发光颜色或发光强度)的明显改变,使其成为力传感、防伪、缺陷检测及光信息存储等领域备受瞩目的研究材料体系。要获得具有高对比度和远程检测能力的MRL材料,不仅需要材料在机械力作用下发生荧光由暗到亮的开启型(turn-on)变化,同时还需要所

吴新涛小组纳米分子功能材料研发获重大突破

2008年7月6日,福建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对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吴新涛院士主持完成的省科技重大专项“功能纳米材料”专题“纳米分子功能材料研发”进行项目验收暨成果评审。评审专家组对该专题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专题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具有系统性和显著的创新性,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

侧流免疫层析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1、侧流免疫层析检测技术    侧流免疫层析检测技术(LFIA) 也称横向流动免疫检测技术,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一种独特的免疫分析方式,以条状纤维层析材料为固相,借助毛细管的吸附作用使样品在层析材料上移动,其中样品

侧流免疫层析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1、侧流免疫层析检测技术    侧流免疫层析检测技术(LFIA) 也称横向流动免疫检测技术,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一种独特的免疫分析方式,以条状纤维层析材料为固相,借助毛细管的吸附作用使样品在层析材料上移动,其中样品中的待测物与层析材料上一定区域的抗

2016国际荧光前沿技术高端论坛(FluoroFest)在京开幕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4月19日,2016国际荧光前沿技术高端论坛(2016 FluoroFest)在北京大学开幕。FluoroFest 是一个全球性的荧光学术论坛,旨在促进相关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交流最新荧光技术,推动跨学科及领域的经验分享与合作。

长春光机所又出新成果 全球首创“纳米荧光炸弹”

  近日,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超级碳纳米点的概念,并研制出基于超级碳纳米点的水触发“纳米荧光炸弹”。复合该“纳米荧光炸弹”的纸可以实现喷水荧光打印、指纹汗孔荧光采集等多种实际应用。  荧光成像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法,在数据存储、数据安全和临床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该方法很大程度上依赖

广东研发新型探针材料 助力检测贫血症

  据悉,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近日通过国际合作,成功合成了2个罕见的纳米孔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该材料可作为荧光探针高效检测铁离子等金属离子浓度,可为皮肤病和贫血症等疾病中Fe3+的定量分析以及环境中Fe3+的监测提供简单、高效的检测方法。  该研究由该学院博士刘建强和西北大学博士侯磊、澳大利亚莫纳什

新型探针材料可快速检测贫血症

  记者日前从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获悉,该学院通过国际合作,成功合成了2个罕见的纳米孔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该材料可作为荧光探针高效检测铁离子等金属离子浓度,可为皮肤病和贫血症等疾病中Fe3+的定量分析以及环境中Fe3+的监测提供简单、高效的检测方法。  “传统荧光探针存在荧光信号不强、选择性差、灵

研究发现:新型探针材料可快速检测贫血症

  日前从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获悉,该学院通过国际合作,成功合成了2个罕见的纳米孔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该材料可作为荧光探针高效检测铁离子等金属离子浓度,可为皮肤病和贫血症等疾病中Fe3+的定量分析以及环境中Fe3+的监测提供简单、高效的检测方法。  “传统荧光探针存在荧光信号不强、选择性差、灵敏度

光电纳米材料及元器件重大专项通过验收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承担的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新颖光电纳米材料及其原型器件研发日前通过了省级验收。   据介绍,该项目主要研发应用于显示和发光中的强荧光纳米高聚物材料、低核有机金属电致发光纳米材料、蓝光/紫外激光材料等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在强荧光纳米高聚物材料研发方面,获得10多种在紫外

福建物构所稀土上转换荧光生物标记材料研究获进展

  与传统的分子荧光标记材料(如荧光染料)相比,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不仅化学稳定性高、荧光寿命长、潜在生物毒性低,而且由于采用近红外光源激发具有较大的光穿透深度、无生物组织自荧光以及对生物组织几乎无损伤等显著优点,在荧光生物检测和成像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上转换纳米荧光标记材料发展的瓶颈问

分子技术快速检测食品有害微生物

食品污染大多数是因为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统的检验病原体的方法主要依靠具体的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免疫识别技术,比如培养基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免疫技术检测,这些方法都能定量定性分析病原体,但它们耗时、花费大,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而新的分子技术如生物传感器、微阵列、电子鼻子和纳米装置等能更快更准确地检测

福建物构所稀土无机纳米晶荧光生物标记材料研究获进展

  稀土无机纳米晶荧光生物标记材料研究获进展  稀土掺杂无机纳米晶由于其高光化学稳定性、几乎无毒性、长荧光寿命和可调谐荧光发射波长等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的荧光生物标记材料,应用于超敏生物检测、DNA测序、肿瘤细胞的检测和成像等领域,荧光生物标记分析的关键技术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信噪比

纤维素基胺荧光比率探针的可视化虾蟹新鲜度检测应用

  中科院张军、王树和张金明课题组利用醋酸纤维素链(CA)上的多羟基基团,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和原卟啉(PpIX)修饰其上,构筑了对胺宽浓度范围内(5  -2.5×104 ppm)超灵敏、快速且线性响应的材料,成功应用于海鲜实时、可视化新鲜度检测。文章指出:得益于纤维素衍生物良好的

我国科学家利用荧光材料实现实时检测、分析水质

  遭到重金属污染的水体,如何实现实时检测、分析?荧光传感是科学家提出的一种最新方法——荧光材料遇到水中特定的重金属离子,发光强度就会改变。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钱国栋团队开创性地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引入荧光传感研究,设计出的荧光材料灵敏、准确,为荧光传感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1月9日,

第十一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大会报告

  2012年10月27-29日,第十一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在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化学会主办,青岛科技大学、临沂大学承办。此届参会人员达1600余人,征集论文1500余篇,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   大会上,汪尔康院士、俞汝勤院士、陈洪渊院士、姚守拙院士等专家学者,

长春光机所研制出发光碳纳米点复合材料

  近日,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获悉,曲松楠研究员课题组首次研制出基于碳纳米点的超稳定、强荧光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在开发基于碳纳米点的光电器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曲松楠研究员对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说,“以往的发光材料主要是有机和无机的,有机材料通过一些小分子的合

我学者首次提出“超级碳纳米点”概念

  近日,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曲松楠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超级碳纳米点”概念,并研制出基于超级碳纳米点的水触发“纳米荧光炸弹”。据了解,复合这种“纳米荧光炸弹”的纸,可以实现喷水荧光打印、指纹汗孔荧光采集等多种实际应用。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杂志。  据了解,荧光成像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法,在

长春光机所研制出具有高效近红外吸收/发射的碳纳米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曲松楠课题组突破了碳基纳米点在近红外波段发光效率低的难题,首次研制出具有高效近红外吸收/发光特性的碳纳米点,实现了基于碳纳米点的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并在近红外-Ⅱ区(1400nm)激发下同时实现了双光子近红外发射和三光子红光发射,在基于碳基纳米点

纳米生物技术可监控病毒感染过程

   病毒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深刻认识和理解病毒感染过程及致病机制是病毒性疾病防治的重要基础。研究病毒感染过程通常基于荧光标记技术,但是常用的荧光蛋白及传统荧光染料往往容易发生光漂白,难以长时间动态跟踪整个感染过程。  在“纳米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支持下,围绕“量子点标记技术研究病毒侵

新型Sm3+光激励纳米晶可用于肿瘤细胞的靶向荧光成像

  光激励发光材料可将短波长的激发光能量储存在基质陷阱中,并在长波光子如近红外光的激励下发射短波光子,在辐射剂量计、红外成像、信息存储和发光涂料等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近红外光具有深层生物组织穿透、无背景荧光干扰和对生物样本损伤小等优点,因此近红外光激励纳米发光材料有望作为一类新型的荧光探针应

大连化物所钙钛矿单晶光生载流子扩散动力学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超快时间分辨光谱与动力学创新特区研究组(11T5组)研究员金盛烨领导的科研团队在金属有机钙钛矿(organolead halide perovskite)单晶光生载流子扩散动力学研究工作中取得新进展,成功实现了对单个钙钛矿单晶纳米线/纳米片中载流子扩散过程的可视

大化所钙钛矿单晶中光生载流子扩散动力学研究进展

  近日,大连化物所超快时间分辨光谱与动力学创新特区研究组(11T5组)金盛烨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在金属有机钙钛矿(organolead halide perovskite)单晶光生载流子扩散动力学研究工作中取得新进展,成功实现了对单个钙钛矿单晶纳米线/纳米片中载流子扩散过程的可视化和定量研究。相关

第八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微纳米生物分析专场

  2013年5月16日-19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厦门大学承办、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协办的为期四天的第八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国际微化学与微系统学术会议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隆重召开。以下是

纳米粒子聚集体的特征分析

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常呈现为缔合形态,对这类集合体的特征分析挑战重重。借助于现代显微镜技术,结合分散方法,可成功解析最复杂的纳米集合形态。 现在,材料研究和药物研究已能成功应用到具有复杂纳米结构的多组分体系,源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和有机材料的纳米微粒的应用日益广泛。纳米微粒可作为催化剂、电

科学家研制出高载负量高荧光亮度碳纳米点

  近日,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曲松楠团队首次研制出高载负量、高荧光亮度的碳纳米点@二氧化硅复合凝胶。该工作利用碳纳米点表面大量的羟基官能团引发正硅酸乙酯水解,在碳纳米点表面原位包覆二氧化硅。在高浓度的碳纳米点乙醇溶液中,实现具有高载负量、高荧光亮度的碳纳米点@二氧化硅复合凝胶,并可进一步获得荧光效率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