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外资药企回扣最高70%高层严治价格虚高病症

外资药企在医药销售环节商业贿赂的氛围相当浓。根据GSK方面的披露,此次被查出的推广和回扣成本占总药价的20%至30%。而根据新华社记者近日调查后披露,各个环节的“明扣暗扣”,营销回扣可能占到总药价的50%左右,最高可达70%。 一款成本仅约5美元的药物在中国以十倍价格卖给患者,其中部分利润被拿来贿赂医生、医院管理者、基金会等。葛兰素史克(下称“GSK”)商业贿赂事件将外资药企定价规则暴露在公众面前。 “从近期的一系列动作看,国家各个部门的联动性较强,并且有计划和针对性。目前来看,这次的重点就是在商业贿赂和把控药价上。”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医药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早在2006年,医药界就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商业贿赂行动。相较而言,这次的针对性更强,力度也更大。 GSK中国区高层换血 GSK一案还在发酵,其英国总部对中国区管理层的清理行动有了实质进展。7月29日,公司中国区相关公关人士向记者确认,9月1日......阅读全文

药企怒告发改委照见多少药价乱象

  这样的案例,正宜通过公开的讨论和回应,来为社会做些科普,在医药行业中间寻求共识、达成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原研药ZL到期,仍能享受单独定价;常用药改改剂型、换换包装,就能摇身变为“新药”,保持超高利润空间——这样持续多年的怪事、乱象,在这个越来越大力倡扬依法治国观念、建设依法行政的时代里,究竟有

外资药企回扣最高70% 高层严治价格虚高病症

  外资药企在医药销售环节商业贿赂的氛围相当浓。根据GSK方面的披露,此次被查出的推广和回扣成本占总药价的20%至30%。而根据新华社记者近日调查后披露,各个环节的“明扣暗扣”,营销回扣可能占到总药价的50%左右,最高可达70%。   一款成本仅约5美元的药物在中国以十倍价格卖给患者,其中部分利润

葛兰素史克叫停回扣式售药 没有外资药企跟进

  2月13日晚,公安部正式公布2013年十大经济犯罪案件,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在华行贿案位居“十大”榜首。   事实上,医疗反腐在中国正在常态化。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5年内两次及以上进入“黑名单”的药企,两年内将禁入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和接受财政资金的医疗卫生机构

药价受压药品断供药企艰难 多举措挽“小众药” 退市

  本月初,广东一位父亲网上发帖称其女儿患肾母细胞瘤进行治疗,术后等待化疗急需“放线菌素D”救命,但寻遍全国都找不到该药,只能用高达6000元每支的国外替代药。据悉,该名为“放线菌素D”的化疗药物目前断供严重,全国多地医患均反映无处觅药。  无独有偶,包括人血白蛋白等在内的多款“久经考验”好药,都经

95种抗肿瘤药价调整关注有研发优势的药企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出通知,决定从10月8日起调整部分抗肿瘤、免疫和血液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95个品种、2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平均降幅17%。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称,抗肿瘤、免疫和血液系统类等药品费用高,对患者影响大,降低价格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负担。这次价格调整对日费用高的药品加大

新一轮招标弱化原研药 超国民待遇或取消

  继葛兰素史克行贿门后,美国制药巨头礼来近日被曝在沪皖每年为胰岛素产品向医生支付3000万元回扣。   “行贿和回扣是医药行业的潜规则,而跨国公司在这方面做得最好,最为成功。”北大纵横医药行业合伙人史立臣对记者表示。   高额行贿费用背后暴露的是外资药在中国高价销售,跨国药企通过强有力公关和其

医疗行业须“刮骨疗毒”

  近日遭网友曝光的浙江杭州“回扣门”,将医院名称、科室类别、药品数量、收受回扣财物数量、医生姓名揭了个一清二楚。多年来,公众对看病贵怨声载道,深度怀疑医生收受回扣,但对医疗行业的回扣潜规则却难以了解得如此真切。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既让人气愤,也让人泄气。  据法制日报报道:山东滕州市中医

流通环节逐级加价成就高药价 40%收入用于公关

  从出厂到终端,一粒药是如何坐上价格“天梯”的?日前,发改委价格司相关人员的“药品流转费超过20%”的言论再次将国内高昂药价现状暴露出来。   虽然我国医改已步入近30个年头,但药价高、看病贵仍是医改的顽疾。在医改实施过程中,靠公关推高药价的灰色利益链也已悄然形成。   多位医药流通领域的资深

药品定价模式不改变 31次降价难撼高药价

  从1998年5月21日起,国家计委决定放开维生素C、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4种药品价格,揭开了药品降价的序幕。迄今为止,我国已针对不同品类的药品进行了3轮共31次降价。   然而,“看病难、看病贵”、药价高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尽管政府试图以行政手段推行药品定点生产、药品零差率、杜绝

发改委抽查药企 多数药成本价不到售价一成

  近日,葛兰素史克贿赂丑闻曝光之后,社会各界纷纷聚焦药品成本内幕。实际上早在7月2日,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就发文,称将对部分企业进行成本价格调查,调查涉及葛兰素史克等27家知名中外企业,而出厂价格调查则覆盖广州药业等33家国内企业。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药企销售“猫腻”多多,一种药物从出厂到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