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德专家说日核泄漏不会对海洋生物造成长期污染

德国负责渔业环境放射污染监测的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研究所日前发表公报说,根据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取得的经验,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不会对鱼类等海洋生物造成长期污染。 该研究所根据日本公布的有关数据推测,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污染物近日未出现明显变化,其成份包括半衰期为两年的铯134、半衰期为30年的铯137和半衰期大约为8天的碘131。由于碘131很快就会衰变为没有放射性的氙同位素氙131,所以值得关注的主要是半衰期较长的铯污染物。 该研究所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德国在过去25年中就事故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对邻近的大西洋和波罗的海海域鱼类的影响开展了持续监测,发现核事故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在水流循环好的海域很快会被稀释。在事故发生后第二年,德国有关海域就已检测不到核事故造成的铯污染。 研究人员因而推断,通过福岛核电站排出的冷却水以及因空气流动被带入太平洋海域的放射性污染......阅读全文

研究称福岛核泄漏事故酿史上最严重海洋污染

  3月22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表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发现冒出黑烟,工作人员已迅速撤离现场。  综合报道,法国核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院(IRSN)10月27日称,因日本福岛核事故向太平洋泄漏的放射性元素铯总量达到27.1千兆贝克,酿成了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一次海洋污染。  但该

德国专家称日本核泄漏不会对海洋生物造成长期污染

  德国负责渔业环境放射污染监测的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研究所日前发表公报说,根据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取得的经验,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不会对鱼类等海洋生物造成长期污染。  该研究所根据日本公布的有关数据推测,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污染物近日未出现明显变化,其成份包括半衰

德专家说日核泄漏不会对海洋生物造成长期污染

  德国负责渔业环境放射污染监测的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研究所日前发表公报说,根据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取得的经验,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不会对鱼类等海洋生物造成长期污染。  该研究所根据日本公布的有关数据推测,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污染物近日未出现明显变

环保部:福岛核泄量目前不及切尔诺贝利10%

  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把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由原先确定的5级提升至最高的7级。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虽然已与切尔诺贝利事故“平级”,但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规模和死者数目等方面来看,“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完全不同”。  中国环保部从放射性排

福岛核电站污水处理报告错误超千处

  7年多过去了,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还在继续。  据日本共同社近日报道,有关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向日本政府的小委员会汇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经净化后、所含放射性物质测定结果资料,发现有错误的问题,东京电力公司10月18日透露,对当初称约有260处的订正数进行详查,结果发现实际有12

日本七级核危机对我国有何影响?

  图为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日本大地震后,福岛核电站一直险情不断,有关核辐射的阴云不仅没有散去,而且更加浓重。截至4月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把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由原先确定的5级提升至最高的7级。至此,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与切尔诺

日本福岛核泄漏放射量达到6级“重大事故”水平

  福岛核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很有一股“长期抗战”的架势。放射物质泄漏的源头,至今还未确定;“抢险”作业一直没有大的进展;核泄漏的程度和范围越来越大……形势发展的前景,很是不妙。  目前,不仅福岛周边十几个都县的大气、土壤、海水和自来水受到了立体式侵害,就连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冰岛、法国等国,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加装新外壳 阻放射性物质外泄

  11月27日,在乌克兰切尔诺贝利,工人们在观察拱形钢结构外壳的第一部分组装过程。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基辅市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爆炸,酿成了世界迄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当时苏联用混凝土等材料将4号反应堆密封,这个保护结构被称为“石棺”。但“石棺

关注日本大地震:核事故 远期效应不可低估

  日本大地震之后,短期的核爆炸失控局面已出现转机,但对人类、海洋生物、大气环境的中长期影响依然难以估量。请看专家解读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的健康故事,希望能对此次灾难提供借鉴。  1986年4月26日,位于前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核反应堆爆炸,机组损毁,8

福岛核电站原子炉内壁或熔穿 发射性数值超7级

  据日本媒体6月7日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日向日本政府递交了一份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第1至第3核反应堆原子炉内的燃料棒,不仅已经熔穿了炉底,同时也可能熔穿了多处的炉壁,使得熔解的燃料棒沉积在原子炉的外壳与压力容器(内壁)之间。此外,3·11日本大地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