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SARS病毒的形态特征

SARS病毒粒子呈不规则形状,直径约60-220nm。病毒粒子外包着脂肪膜,膜表面有三种糖蛋白:刺突糖蛋白(S,Spike Protein,是受体结合位点、溶细胞作用和主要抗原位点);小包膜糖蛋白(E,Envelope Protein,较小,与包膜结合的蛋白);膜糖蛋白(M,Membrane Protein,负责营养物质的跨膜运输、新生病毒出芽释放与病毒外包膜的形成)。少数种类还有血凝素糖蛋白(HE蛋白,Haemaglutinin-esterase)。 SARS病毒的核酸为非节段单链(+)RNA,长27-31kb,是RNA病毒中最长的RNA核酸链,具有正链RNA特有的重要结构特征:即RNA链5’端有甲基化“帽子”,3’端有PolyA “尾巴”结构。这一结构与真核mRNA非常相似,也是其基因组RNA自身可以发挥翻译模板作用的重要结构基础,而省去了RNA-DNA-RNA的转录过程。SARS病毒的RNA和RNA之间重组率非常高,......阅读全文

SARS病毒的形态特征

  SARS病毒粒子呈不规则形状,直径约60-220nm。病毒粒子外包着脂肪膜,膜表面有三种糖蛋白:刺突糖蛋白(S,Spike Protein,是受体结合位点、溶细胞作用和主要抗原位点);小包膜糖蛋白(E,Envelope Protein,较小,与包膜结合的蛋白);膜糖蛋白(M,Membrane P

SARS病毒的传播途径

  SARS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口液、喷嚏、接触传染,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病毒对热敏感,紫外线、来苏水、0.1%过氧乙酸及1%克辽林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4]

Nature医学:SARS病毒的“死穴”

  快速突变被认为是病毒适应环境改变的关键,但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和Vanderbilt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加速突变反而影响了SARS病毒对动物的致病能力。该文章发表在十一月十一日的Nature Medicine杂志上,为科学家们制造更安全的活病毒疫苗开辟了新途径。   研究人员将SARS冠状病毒

SARS病毒的并发症

  SARS病毒可能引起休克、心率紊乱或心功能不全、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败血症、消化道出血等。

科学家报告称“类SARS”病毒复制能力高于SARS

  打破砂锅   近日,已在多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被贴上了一个恐怖标签——“类SARS”病毒。5月12日,正在沙特考察的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透露,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请关注——   早在新型冠状病毒刚出现时,就有人给它起名叫“沙特SARS”。   尽管新型冠状病毒——类S

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相似

   “目前看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在结合受体途径上很相似。”1月21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郝沛说。  当天,郝沛与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钟武、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李轩合作,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在

中东致命病毒登陆北美 SARS病毒与之相似

  美国发现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者。美国疾控中心表示,被发现的首例病例为一名在沙特阿拉伯做医保工作的美国男性公民。英国公共卫生局称该 男子4月24日乘坐英航262从沙特的利雅得出发,途经伦敦在希斯罗机场转机然后前往美国芝加哥,后乘车回到印第安纳州。公共卫生局表示,英航262上的 其他乘客

类SARS病毒引“非典”担忧科研试剂助力病毒研究

  2013.2.13. 英国卫生官员称,此前发现的与SARS病毒类似的新型冠状病毒能在人际间传播,英国1名病例据信是从亲属处感染该病毒。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尽管新病例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在人际间传播,目前来看传播风险很低。但是病毒可能发生变异,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非典”尚不确定。   要控制病毒传

丹麦发现疑染新型病毒患者 病毒与SARS同族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26日报道,丹麦欧登塞大学医院25日晚发布新闻公报说,该医院当天接收的5名疑似感染一种可引起严重呼吸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目前医院正在对这5名患者进行进一步观察。  据报道,欧登塞大学医院院长延斯•彼得•斯蒂森说:“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出了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警

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结合受体方式相似

  “目前看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在结合受体途径上很相似。”1月21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郝沛说。  当天,郝沛与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钟武、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李轩合作,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