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揭开地球早期大气氧气起源之谜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引起大气中氧含量增加的“大氧化事件”是地球大气层发生的最重大的一次改变,它使我们现在能够呼吸到赋予生命的氧气。现在加拿大科学家揭开了早期大气里的氧气为什么会突然增多之谜。 如果没有氧气,地球上就不会有我们现在已知的生命存在。它所提供的超级动力空气,促使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迅速增加,使大到恐龙和小到最小的虾等体积各异的动物出现。空气中大约21%都是氧气。氧气是活有机体通过有氧呼吸,把食物转变成能量的最佳方式。然而,大气并非一直都含有丰富的氧气,而且好多代科学家一直都无法解释氧气产生的原因。 最近加拿大埃德蒙顿阿尔伯塔大学的库尔特•康豪瑟尔领导的一个科研组通过研究,指出在27亿年前地球上出现单细胞生物的时候,早期大气里的氧气为什么会突然增多。他们认为那时“大氧化事件”已经开始,破坏氧气的微生物统统死光,这为产生氧气的微生物生存提供更大优势。被称作镍的一种微量金属数量下降,导致“大氧化事件”发生,这......阅读全文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地球之水何处来 真相究竟如何

  太阳风起源:有科学家认为,是太阳风导致了水的产生。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科学家是托维利,他认为太阳风是太阳外层大气向外逸散出来的粒子流,电子和氢原子核――质子是其主要成分。根据计算,托维利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地球形成到今天,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的氢的总量达1.70×1023克。我们知道,氢和氧结合就

探寻太阳风起何处 帕克踏上旅途

  除了给予地球光和热外,太阳也以另一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地球。一种被称作“太阳风”的高速等离子体流时刻从太阳表面涌出,并向太阳系的深处奔去。当它到达地球附近时,会与地球的磁场发生作用。强烈的太阳风暴会引起地磁场的剧烈变化,对航天、供电、通讯、航空、导航等一系列领域和技术系统产生灾害性的影响。  8月

美国《探索》杂志:未来的科学何去何从

11位顶尖科学家对今后30年科学将引领人类走向何方进行预测  美国科普杂志《探索》为庆祝发行30周年,邀请11位世界顶尖科学家对今后30年科学将引领人类走向何方进行了预测。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些科学大师们到底怎样说。  1.肯·卡尔代拉(Ken Caldeira,卡内基科学研究所的资深科学家,美国国

盖亚绘制的星图里,藏着银河系不为人知的混乱过去

  去年4月的一天,Amina Helmi在前往荷兰北部上班的路上起了一阵鸡皮疙瘩,并不是因为天气冷,而是因为一种纯粹的期待。几天前,欧洲航天局(ESA)的“盖亚”(Gaia)任务将过去五年绘制而成的超详细银河系地图全数发布。作为格罗宁根大学的一名天文学家,Amina Helmi和她的团队当时正争分

记者探营大亚湾:“鬼粒子”第三种振荡现身记

  直到1956年,这项试验才由美国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完成。最终,在泡利提出中微子假说以后的26年,人们第一次捕捉到了中微子,也打破了泡利本人认为中微子永远观测不到的悲观观点。   如今,中微子的“出身”、“家庭成员”和“性格”已经基本清楚。   中微子是构成物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60年来,地处祖国南海之滨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无论是筚路蓝缕中勇于求索,还是春涌神州时的敢闯敢试,都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将国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学研究紧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大气磅礴、绚烂辉煌的优美华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预计四年建成

   这五年,中国科技发展驶上快车道,一连串科技进步令人惊叹,一大批重大成果惊艳全球——“神威·太湖之光”超算系统居世界之冠,暗物质卫星“悟空”成功发射,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完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

科学家揭晓南极冰下山脉形成之迷

  科学家近日揭开了一个冰下山脉的形成之谜。这个山脉与阿尔卑斯山规模相当,存在了长达2.5亿年之久。科学家们表示,这将有助于绘制气候变化影响图。  据路透社报道,这座名为甘布尔泽夫(Gamburtsev)的冰下山脉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冰体南极的东部冰原地下3公里处。专家们正设法

最早期动物可能仅需少量氧气 生命起源或有全新认知

图为实验中的面包屑软海绵。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7日报道,科学最强大的定律之一,即在地球上当大气中氧气含量上升至接近现代水平时,复杂的生命才能得以进化。而南丹麦大学和美国加州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对此理论提出了挑战,他们通过对丹麦奥胡斯峡湾处捕获的一种常见小海绵研究发现,这个酷似最早期动物的物种

最早期动物或仅需少量氧气 生命起源或有新认知

图为实验室中的面包屑软海绵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7日报道,科学最强大的定律之一,即在地球上当大气中氧气含量上升至接近现代水平时,复杂的生命才能得以进化。而南丹麦大学和美国加州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对此理论提出了挑战,他们通过对丹麦奥胡斯峡湾处捕获的一种常见小海绵研究发现,这个酷似最早期动物的物种在生

天文学家:大日食观测究竟有哪些科学意义?

  张枚: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在日冕物质抛射的模型方面有深入研究。   包星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博士,主要从事日珥磁场测量和日冕物质抛射分析研究。   7月22日的大日食绝对是一次“天文盛宴”:无论是公众,还是天文学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对于公众而言,日全食是最为壮观的天象

在海拔4410米高地 张网捕捉太阳系外“信使”

  6月4日,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的海子山上,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曹臻站在一块花岗岩漂砾上,指着前方开阔平坦的山地说,大约4年后,这里将建成一座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它将是世界上覆盖能量范围最大的宇宙线探测设备。  LHAASO即将全面开工。  高能宇宙线 开启了解银河系的窗口  宇

地球气候可为寻找外星生命提供线索

  温室气体之所以有个坏名声,是因为今天的全球变暖跟它们脱不了干系。不过科学家说,温室气体或许也是让生命首先在地球上扎根的“有功之臣”。  德国科学家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该研究围绕温室气体和其他气候条件如何影响地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展开,其结果可为了

“卡西尼”号证实土卫六有甲烷“海洋”

  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卡西尼”号太空飞船拍摄到的土卫六上的北方海域。  科技日报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华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卡西尼”号探测器确认土卫六(“泰坦”)上有一个由纯液态甲烷组成的巨大“海洋”,海床上可能覆盖着一种富含碳和氮的泥泞状物质,其海岸可

《自然》杂志盘点2009年气候科学

气候无疑是2009年的重要“标签”之一。虽然去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 候变化大会没能达成一个新的国际减排协议以接替将于2012年“寿终正寝”的《京都议定书》,但它确实成功地将全球的关注目光聚焦到全球变暖这一议题上。 再加上去年年底常年干旱少雨的沙特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英国北

专家解读菲莱:创造空间科学多个“首次”

   近日,在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热映之际,欧洲航天局“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搭载的登陆器“菲莱”在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彗核上成功登陆,完成现实版的“穿越”。  11月12日,“罗塞塔”彗星轨道飞行器从22.5千米的高空释放下“菲莱”。不幸的是,它落到了阳光不够充足的阴影中,无法为电池充电。

关注海洋污染:莫让海之污成源之伤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年发起了“清洁海洋”运动,敦促各国制定防治政策;12月4日~6日即将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海洋污染将是重要议题。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海涌着谜一般的深邃,诗一般的静谧,撩拨着人们悸动的情愫,它激发人类热情,催动人类征程,赐予人类财富。  为了揭开

浙科学家从千米洋底带回惊奇 陆地上全都看不到

  4000米洋底蜂窝般密集盲虾扑向黑烟3000米洋底藏着一条恐龙时代的河流   浙江科学家从洋底带回了怎样的惊奇? 烟囱口附近获取的蟹标本 热液口盲虾样品 海底热液硫化物样品 3000米海底世界 海底热液硫化物样品   

研究称木星卫星具备支持生命存活条件

  这是2007年2月28日美国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号”利用随机携带的远程勘测成像仪(LORRI)拍摄的木卫二从木星的云端升起的照片。   NASA木卫二“欧罗巴”的自然色图像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近日,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在著名的木星卫星“欧罗巴”表层下面有着大面积的液态水海洋,其中的氧气

《自然》:月球岩石或藏大量水 人类有望建立空间站

科学家发现月球岩石中可能蕴藏有大量的水。  北京时间7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发现月球上可能到处都有水。对月球岩石的分析显示月球火山矿物中含有水,只是换了一个形式而已。这一发现让专家相信月球上的水是广泛分布的,不仅月球外部,月球内部也同样存在水。并且这一发现也意味着有朝一

探测器发现地球生命迹象温室气体含量远高于30年前

  OSIRIS-REx拍摄的太平洋 图片来源:NASA/Goddard/亚利桑那大学  本报讯 大约30年前,“伽利略”号探测器在前往木星的旅途中曾飞越地球,这促使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提出了一项新奇的实验:在太空中寻找地球上的生命迹象。  该探测器随后发现了高浓度的甲烷和氧气,这表明地球表面发生了光

科学家发现生物多细胞性是进化的关键因素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由瑞士苏黎世、哥德堡大学研究人员负责的研究表明,早在24亿年前的地球上,蓝藻的活动使得大气中充满了氧气,允许好氧生物的出现和进化。而今天发表于国家科学研究院的论文认为可通过模型重建来研究蓝藻对地球大气的影响。这些细菌在形态学上的变化是令人影响深刻的,可分布

“世界屋脊”拿什么破解气候密码?

我国科考队员在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进行野外考察   前不久,重庆遭遇62年来单日最大暴雨袭击。专家分析认为,大气环流在遭遇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这两个大的地形时,形成了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气象条件而导致暴雨产生。专家表示,由于青藏高原的特殊地形,加上处于季风和西风带的交汇处,因此,青藏高原既是天气系统

发育生物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发育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Eur Respir J:新研究揭示肺脏发育高清图谱  DOI: 10.1183/13993003.00746-2019  过早出生的婴儿常常患有肺部发育不良,并可能面临危及生命的后果。为了给这些婴儿提供新颖的治疗

科学家使用分析光谱的方式寻找外星生命

  据国外媒体报道,地球之外是否存在宇宙生命?科学家已经开始了寻找地外生命的旅程,太阳系内有数颗星球可能支持生命的存在,比如火星和一些卫星,即便现在不支持生命,并不代表其过去不支持,这一情况非常适合火星,科学家认为远古的火星拥有液态水环境,因此生命也很可能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生命的痕迹。但也

寒武纪大爆发研究获进展:中国华南地区未现大规模氧化

  地球生命的起源演化与氧气息息相关,特别是寒武纪物种大爆发的外界环境,一直为国际地质学界所聚焦。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4月10日公布一项最新发现:在寒武纪大爆发主幕期间,中国华南地区未发现大规模氧化事件,即大气中含氧量并未发现明显增加。  长期以来,地质学家对地球大气—海洋系统从地球诞生之初的

每天8亿病毒落在每平方土地 它们改变了人类的基因组

  我们知道,大量各式各样的病毒飘散在我们的空气中,那么我们与病毒接触的机会有多大?最近的一项研究首次探讨了这一问题:每一天,都有数以亿计的病毒落到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上。不过,在感到头皮发麻的同时,下面这件事你也应该了解一下:除了带来疾病疫情,病毒对于人类演化和整个生态系统,起着哪些不为人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