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少部分也可通过微生物或感染性材料的胃肠道外接种传播。伤寒由伤寒沙门菌引起,副伤寒由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沙门菌还可引起胃肠炎和败血症。伤寒沙门菌进入消化道后,未被胃酸杀灭的细菌进入小肠,在肠腔内碱性环境、胆汁和营养物质的适宜条件下繁殖。伤寒沙门菌入侵肠黏膜,经淋巴管进入肠道淋因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继续繁殖,再由胸导管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菌血症。此阶段属潜伏期,患者无症状。伤寒沙门菌随血流进入肝脾、胆囊、骨髓等组织器官内继续大量繁殖,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二次菌血症,释放内毒素,产生临床症状(相当于初期)。病程第2~3 周, 伤寒沙门菌继续随血流播散全身,经胆囊进入肠道,大量细菌从粪便排出。来自胆囊的伤寒沙门菌,部分通过小肠黏膜,再次入侵肠道淋巴组织,使原已致敏的肠道淋巴组织产生严重炎症反应,加重肠道病变。在所有肠道病......阅读全文

快速了解肥达实验的原理,判断值,诊断意义

  肥达凝集试验检测伤寒杆菌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理学改变主要是全身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尤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大及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的严重并发症。以儿童及青壮年为多见,病

肥达试验结果分析

  肥达反应是诊bai断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肥达试验是一种du试管凝集反应,zhi最早由肥达(Widal)用于临床dao,故名。 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原,与待测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 凝集实验,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存在,作为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参考。  其结果的解释必须

如何进行肥达试验结果分析

  肥达反应是诊断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肥达试验是一种试管凝集反应,最早由肥达(Widal)用于临床,故名。 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原,与待测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 凝集实验,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存在,作为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参考。  其结果的解释必须结合临床变现和病程,病

实验鼠新模型“嫁接”人体免疫干细胞

  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9月22日表示,他们新近开发的实验室模型有望帮助寻找到更好治疗和预防伤寒的途径。据悉,科学家是将取自人体脐带血中的免疫干细胞移植到易感染疾病的实验鼠内后建立起该实验室模型的。  移植进实验鼠的细胞存活在其免疫系统中。虽然实验鼠通常能抵抗有害的、导致伤寒的沙门氏菌种,

肥达试验

  发热待诊患者诊断,临床常需要实验室进行伤寒相关实验诊断,请问目前是否有较敏感、特异的方法可取代肥达氏试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检验科王传新主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免疫学组副组长):伤寒相关实验检测传统方法为细菌培养和肥达试验。细菌培养特异性高,是确诊伤寒的金标准,但结果易受抗生素、培养条件、标本

《PLoS综合》:发现伤寒病致病菌进化方式

  哈尔滨医科大学基因组中心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研究完成   伤寒病致病菌的研究在学术界近百年未有定论。哈尔滨医科大学基因组中心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进行研究,最终证实伤寒病致病细菌是由不同病原体在分别获得有关遗传性状后,各自发展成致伤寒病的特殊病原体,而非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有关专家认为,这一结论

肥达反应的实验结果及其意义

  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可引起伤寒和副伤寒。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有鞭毛抗原(H)和菌体抗原(O)及荚膜多糖抗原(Vi),均可产生抗体。肥达反应(WR)是诊断伤寒和副伤寒的血清学试验。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的O、H抗原和甲、乙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患者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从而测定患者人体内抗体含

抗伤寒沙门菌SOD血清的制备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徐军发,唐湘涓        单位:广东医学院检验科关键词: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Fe-SOD;抗血清;免疫保护作用【 摘要 】 目的 制备抗伤寒沙门菌Fe-SOD血清,研究其免疫保护作用,探讨SOD与沙门菌毒力的关系。

Cell重大成果:真正伤寒模型终炼成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CUMC的研究人员创建了首个真正的伤寒小鼠模型,有望大大推动伤寒感染的研究,帮助人们开发相应新疫苗,该文章即将发表在Cell杂志的网站上。 伤寒依旧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疫苗是第三世界国家抵御伤寒疾病最实际的办法。不幸的是,目前的伤寒疫苗效果并不强,还有数百万人易受感

沙门氏杆菌介绍(一)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内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统称为沙门氏杆菌。1880年Eberth首先发现伤寒杆菌,1885年Salmon分离到猪霍乱杆菌,由于Salmon发现本属细菌的时间较早,在研究中的贡献较大,遂定名为沙门氏菌属。目前至

哈医大刘树林教授提出界定细菌物种新标准

  受权威的伯杰氏国际系统微生物学学会期刊约稿,由我国著名细菌学研究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刘树林教授撰写文章并首次提出了界定细菌物种的“3C”标准。有了这一“3C”标准,人们有望重新审视迄今人类已经通过的既往标准确定或待定的细菌物种,其最直接的社会意义是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1684年,一

免疫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项目名称标 本参考范围临床意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血清(浆)阴性感染乙肝病毒,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血清(浆)阴性保护性抗体,感染乙肝病毒康复后或注射疫苗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浆)阴性反映HBV的复制和判断传染性强弱,急性乙肝HbeAg短暂阳性,持续阳

直接凝集反应

实验概要当颗粒性抗原与其相应抗血清混合时,在有一定浓度的电解质环境中,抗原凝集成大小不等的凝集块,叫做凝集反应。凝集反应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各种抗原性质的分析。即可用已知免疫血清来检查未知抗原,亦可用已知抗原检测特异性抗体。直接凝集反应是凝集反应的一种,颗粒抗原与抗体直接结合出现凝集现象叫直接凝

细菌L型与医院感染

 细菌L型是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每种细菌都有其固定的形态,其形态决定于细菌最外层的细胞壁,细菌细胞壁不同程度缺失导致细菌变成细菌L型。细菌L型最早由Klieneberger发现,他于1935年从念珠状链杆菌的培养物中发现有一种微小的菌落,当时认为是一种支原体,并命名为L1(以他工作的list

直接凝集反应

实验概要当颗粒性抗原与其相应抗血清混合时,在有一定浓度的电解质环境中,抗原凝集成大小不等的凝集块,叫做凝集反应。凝集反应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各种抗原性质的分析。即可用已知免疫血清来检查未知抗原,亦可用已知抗原检测特异性抗体。直接凝集反应是凝集反应的一种,颗粒抗原与抗体直接结合出现凝集现象叫直接凝

沙门氏杆菌介绍(三)

  三、微生物学诊断  (一)分离与鉴定  1.标本:根据伤寒病的病程采取不同标本,通常第1~2周取血液,第2~3周取粪便或尿液。急性肠炎取患者吐泻物和剩余食物。败血症取血液作培养。  2.分离培养与鉴定:血液应先接种胆汗肉汤增菌;粪便和经离心的尿沉渣可直接接种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37℃

沙门氏杆菌属及其检验

 病原性肠道细菌的一个属,包括肠伤寒杆菌。在形态上和生理上都极似大肠杆菌,但为了医学上的方便,仅从细菌抗原的构成上,根据而考夫曼(F.Kauffmann)等(1934)提出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属。但它和大肠杆菌,特别是与病原性的副大肠杆菌(Paracolon)、巴氏杆菌及痢疾杆菌等具有共同的

沙门氏杆菌介绍(二)

  二、致病性免疫  (一)致病物质  1.侵袭力:沙门氏杆菌侵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穿过上皮细胞层到达上皮下组织。细菌虽被细胞吞噬,但不被杀灭,并在其中继续生长繁殖。这可能与Vi抗原和O抗原的保护作用有关。菌毛的粘附作用也是细菌侵袭力的一个因素。  2.内毒素:引起发热、白细胞减少。大剂量

微生物糖发酵(生化)试验

实验概要本文介绍了单糖发酵试验、V-P(Voges-Proskauer)试验、甲基红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靛基质(Indol)试验、硫化氢(H2S)产生试验、尿素分解试验、及氧化酶试验的原理和基本方法。实验原理1. 单糖发酵是将葡萄糖,乳糖或麦芽糖等分别加入蛋白胨水培养基内,使其最终浓度为0.75

沙门氏杆菌属及其检验

     病原性肠道细菌的一个属,包括肠伤寒杆菌。在形态上和生理上都极似大肠杆菌,但为了医学上的方便,仅从细菌抗原的构成上,根据而考夫曼(F.Kauffmann)等(1934)提出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属。但它和大肠杆菌,特别是与病原性的副大肠杆菌(Paracol

耐药伤寒菌株在巴基斯坦引发严重疫情

  一种引发伤寒且能对抗抗生素的细菌菌株正在巴基斯坦“站稳脚跟”,让一些研究人员发出伤寒疫情可能重返70年前的警告。当时,在这种疾病中幸存下来更多要凭运气,而非治疗。位于伊斯兰堡的国家卫生研究所称,过去6个月里,该国2000余人感染了广泛耐药(XDR)的伤寒沙门氏菌。只有一种口服抗生素——阿奇霉素能

肠道杆菌的鉴定

肠道杆菌是一群寄居于人或动物的肠道内的细菌,多数为非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少数为致病菌。其生物学性状相似,但生化反应、抗原  构造有差异,据此可将它们分类、鉴定。 实验目的:熟悉肠道杆菌未知标本分离和鉴定方法;2.掌握肥达式反应的原理及结果分析,熟悉其操作过程; 3.了解大肠杆菌 &nb

如何做好肥达、外斐试验

肥达反应(Widal test):用已知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O、H抗原,检测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的半定量凝集试验,称肥达反应(Widal test)。本试验与细菌分离培养同时进行或在前者失败的情况下,能辅助诊断伤寒、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肠热症。外斐反应(Wiel-Felix):斑疹伤寒等

肠道杆菌的鉴定

肠道杆菌是一群寄居于人或动物的肠道内的细菌,多数为非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少数为致病菌。其生物学性状相似,但生化反应、抗原  构造有差异,据此可将它们分类、鉴定。 实验目的: 1.熟悉肠道杆菌未知标本分离和鉴定方法; 2.掌握肥达式反应的原理及结果分析,熟悉其操作过程; 3.了解大肠

病理名词解释大全(十一)

201. 开放性愈合:肺结核体积较大的空洞,内壁坏死脱落,肉芽组织逐渐变成纤维瘢痕组织,由支气管上皮覆盖,此时,空洞虽仍然存在,但已无菌,实已愈合,故称开放性愈合。202.结核瘤(tuberculoma):又称结核球,是直径2~5cm,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结核球可来自

婴儿可注射的伤寒疫苗正式问世 成为全球首个

  全球首款能够为六月以上的婴儿注射的伤寒疫苗,由目前世界上最大的Vi伤寒疫苗供应商——印度Bharat生物科技公司推出。新研发的疫苗名为 Typbar-TCV,是第四代治疗伤寒的疫苗,据悉该疫苗已经在九个临床基地进行了测试,并且结果证实该疫苗对成年人以及六个月以上的婴儿具有长期保护力

间接凝集反应

实验概要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的颗粒载体上,然后与相应的抗体结合,也可出现颗粒载体的凝集现象,称为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比直接凝集反应敏感性为高,可用于微量抗体或抗原的检查。本实验介绍了间接凝集反应两种主要方法:间接血球凝集试验、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和协同凝集试验。实验原理1. 间接血球凝

“基因突变”让“老药新用”,降胆固醇药可预防传染病

  影响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变异会增加病人患伤寒的风险  杜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影响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变异可能会增加病人患伤寒的风险。同时,他们还发现了一种常用的降胆固醇药物Zetia可以保护斑马鱼(乃至人类)免受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伤寒,这是令人讨厌的感染背后的罪魁祸首。  8月

7月18日Nature杂志生物学精选

  封面故事:裸鼹鼠抗癌能力揭秘   裸鼹鼠引人瞩目之处在于它们寿命极长,同时对癌症几乎有完全的抵抗力。现在,一个新颖的糖胺多糖变体被发现是它们抗癌能力的一个关键贡献因素。该变体使这种动物具有在地下生活所需的结实而柔和的皮肤。透明质酸是细胞外基质的一个普遍成分。Xiao Tian等人发现,裸鼹

7月18日《自然》杂志精选

神经活动的一种新型传感器  基因编码的钙传感器将神经记录手段带进了无脊椎动物的微小大脑中,但这种方法在脊椎动物中却落在了传统的电生理方法后面。现在,Douglas Kim及其同事通过选择性“诱变”获得一种新的超灵敏的探针,即GCaMP6,它在活体中的时空分辨率从果蝇到斑马鱼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