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过滤法的基本介绍

过滤法是最常用的分离溶液与沉淀的操作方法。当溶液和沉淀的混合物通过过滤器(如滤纸)时,沉淀就留在过滤器上,溶液则通过过滤器而流入接收的容器。传统意义上的过滤是指利用多孔性介质截留悬浮液中的固体粒子,进而使固、液分离的方式。菌体、细胞及其碎片等除了采用离心分离外,也可采用常规过滤法进行分离。......阅读全文

过滤法的基本介绍

  过滤法是最常用的分离溶液与沉淀的操作方法。当溶液和沉淀的混合物通过过滤器(如滤纸)时,沉淀就留在过滤器上,溶液则通过过滤器而流入接收的容器。传统意义上的过滤是指利用多孔性介质截留悬浮液中的固体粒子,进而使固、液分离的方式。菌体、细胞及其碎片等除了采用离心分离外,也可采用常规过滤法进行分离。

关于过滤法的基本介绍

  过滤,实质上是使废水通过具有微细孔道的过滤介质,在过滤介质的两侧压强不同,此压差即为过滤的推动力。废水在推动力作用下通过微细孔道,而微粒物质及胶状物质则被介质阻截而不能通过。介质截留的颗粒物质本身同样起过滤介质的作用,将此称为滤层或滤饼。随着过程进行,滤层逐渐增厚,水流的阻力也将增加,使水流量下

过滤法的影响因素的介绍

  溶液的温度、黏度、过滤时的压力、过滤器的孔隙大小和沉淀物的状态都会影响过滤的速度。热的溶液比冷的溶液易过滤。溶液的黏度越大,过滤越慢。减压过滤比常压过滤快。过滤器的孔隙要选择适当,太大会透过沉淀;太小则易被沉淀堵塞,使过滤难以进行。沉淀若呈胶状时,必须先加热一段时间来破坏它,否则它要透过滤纸。总

菌血症的基本介绍

  菌血症指血液中出现微生物。多是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主要发生在炎症的早期阶段,肝脾和骨髓的巨噬细胞可组成防线,以清除细菌。是指外界的细菌经由体表的入口或是感染的入口进入血液系统后,在人体血液内繁殖并随血流在全身播散,后果是很严重的。  一般来说,导尿管或者是体表的手术造口容易导致发生菌血症。出现菌

核苷的基本介绍

   核苷(Nucleoside)是一类糖苷的总称。核苷是核酸和核苷酸的组成成分。核苷都是由D-核糖或D-Z-脱氧核糖与嘧啶碱或嘌呤碱缩合而成。核苷一般为无色结晶,不溶于普通有机溶剂,易溶于热水,熔点为160~240℃。由D-核糖生成的核苷称核糖核苷,参与RNA组成,由D-α-脱氧核糖生成的核苷称脱

核酶的基本介绍

  1982年,美国科学家T.Cech和他的同事在对“四膜虫编码rRNA前体的DNA序列含有间隔内含子序列”的研究中发现,自身剪接内含子的RNA具有催化功能,并因此获得了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  为了与酶(enzyme)区分,Cech将它命名为ribozyme,其中文译名“核酶”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

胆碱的基本介绍

  胆碱是带正电荷的四价碱基,是所有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胆碱能神经元中的乙酰胆碱的前体,化学式为C5H14ON+。胆碱在胞浆中的浓度为8~25微摩尔/升,在脑中浓度为25~50纳摩尔/升。机体内胆碱的获取或者通过肝,卵之类的食物〔主要以磷脂酰胆碱(PC)和卵磷脂的形式存在〕,或者由内源性合成的PC而来

水纯化方法—微孔过滤法

  微孔过滤法包括三种类型:深层过滤(depth)、筛网过滤(screen)及表面过滤(surface)。深层滤膜是以编织纤维或压缩材料制成的基质,利用随机性吸附或是捕捉方式来滞留颗粒。筛网滤膜基本上是具有一致性的结构,就像筛子一般,将大于孔径的颗粒,都滞留在表面上(这种滤膜的孔径大小是非常精确的)

色差仪的基本介绍

色差仪,广泛应用于塑胶、印刷、油漆油墨、纺织、印染服装等行业的颜色管理领域,根据CIE色空间的Lab,Lch原理,测量显示出样品与被测样品的色差△E以及 △Lab值。适合企业内、外部色彩评价和数据管控。

漆膜测厚仪的基本介绍

漆膜测厚仪的基本介绍 功能: 测量导磁物体上的非导磁涂层和非磁性金属基体上的非导电覆盖层的厚度 测量方法:F 磁感应 NF 涡流 测量范围:0~200um/500um/1000um/~15000um 分辨率:0.1/1 zui小测量面积:6mm zui薄基底:0.3mm 使用环境:温度: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