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解渴饮料你真懂选?

夏日炎炎,正是各种饮料的销售旺季。大家往往是一头大汗地跑进便利店里,直接拉开冷柜门,选出各自的心头好,“哗”的一声倒进嘴里,好解渴啊!不过在解暑消渴的同时,爱美一族们也许还会多了一个心眼:究竟在喝掉的饮料里,哪些是又解暑又健康,不会令人发胖呢?这里教大家一个小诀窍——留意饮料配方表中的能量指标。 能量值和糖分成正比 何谓能量指标?能量指标就是能量值,它们一般来自食物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糖)。不过在饮料里,基本上都不会含蛋白质和脂肪,所以主要看它们的糖分,糖分越高,能量值的含量也越高。不论是碳酸饮料、茶饮料还是果汁类饮料,看这个指标基本都是准确的。譬如一瓶茶饮料的能量值达到184千卡,按照热量值换算,喝一瓶相当于吃一两米饭,已经差不多达到人体每日摄取能量的1/10了。在每天饮食摄入量足够的情况下,喝能量值越高的饮料,摄入的糖分也越多,也更容易长胖。 果汁类饮料含糖量要留意 营养师方面表示,用果汁来代替水果还不如......阅读全文

运动饮料能随时放心喝吗?

  一运动就带上一瓶运动饮料,已成为不少运动爱好者的习惯。然而,有些人压根不运动,也会买一瓶运动饮料。不过——   不少人深信,运动饮料是运动的必备品,它不仅能高效补充水分,同时还能更好地促进电解质恢复平衡、补充能量,让运动员表现更出色。对于非运动员,运动饮料也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其含有多

解渴饮料 你真懂选?

  夏日炎炎,正是各种饮料的销售旺季。大家往往是一头大汗地跑进便利店里,直接拉开冷柜门,选出各自的心头好,“哗”的一声倒进嘴里,好解渴啊!不过在解暑消渴的同时,爱美一族们也许还会多了一个心眼:究竟在喝掉的饮料里,哪些是又解暑又健康,不会令人发胖呢?这里教大家一个小诀窍——留意饮料配方表中的能量指标。

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

相关背景:2013年7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29602-2013《固体饮料》,该标准于2014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的出台填补了国内饮料标准体系中的固体饮料标准的空白,将进一步规范固体饮料的生产及市场,有利于国家质量监督机构对固体饮料产品的监管。

乳酸菌饮料含糖量仅次于可乐!

   不少人都会买一些甜味饮料当水喝,有的人甚至一天能喝上好几瓶,当您喝这些饮料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其中的含糖量?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游离糖的摄入量应在25-35克,最多不应超过50克,2-18岁儿童则不超过25g。那么,各种饮料中的含糖量到底有多少?  11月26日,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

运动饮料饮用有讲究

  当下,健身热催生了运动饮料热。然而,你能区分出运动饮料和功能饮料吗?如果选择错了,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会导致负面结果。  按照国家标准,我国将运动饮料定义为“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能为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可被迅速吸收的饮料”。  众所周知,运动过程中大量排汗引

运动饮料饮用有讲究

  当下,健身热催生了运动饮料热。然而,你能区分出运动饮料和功能饮料吗?如果选择错了,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会导致负面结果。  按照国家标准,我国将运动饮料定义为“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能为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可被迅速吸收的饮料”。  众所周知,运动过程中大量排汗引

澳大利亚:校园午餐中果汁饮料含糖量较高

  据外媒报道,近日澳大利亚健康组织称,许多受欢迎的校园午餐中果汁饮料的含糖量超过可口可乐,家长们应该避免给孩子提供这类饮料。   肥胖策略联盟(OBC)告诫家长们,不能因为商标上标明产品健康、仅含有少量的糖或没有色素和香料,就认为这类饮料是健康的。   根据肥胖策略联盟的分析,能放进午餐盒里的小包

运动过后,水和运动饮料选择哪个好?

  众所周知,运动过程中大量排汗引起电解质的丢失——主要是钠、钾及少量的镁、钙等的流失,而运动饮料中的电解质最主要的是钠和钾。运动医学专家说,对于年轻运动员来说,水比运动饮料更好。  马修·西尔维斯博士即宾州州立健康医疗中心的初级保健运动医学主任说,大多数年轻人不会需要运动饮料中额外的糖和盐。  “

果糖在运动饮料、能量型饮料上的应用介绍

  这是欧美针对果糖特点开发的新型食品。它发挥了果糖吸收代谢快,可迅速给机体补充能量的特点。结晶果糖是运动型,能量型饮料的基本原料。这种饮料可以供体育锻炼,体力劳动或疲劳时饮用。这类饮料,不但可增加体能和耐力,还可保持体力,迅速消除疲劳。著名的品牌有美国Amway公司的Active 8饮料,意大利A

欧盟拒绝授权德国咖啡因果汁饮料健康声称

  据每日饮料网消息,日前欧盟食品安全局拒绝了德国一家公司咖啡因果汁饮料的健康声称。该饮料是一种含有果汁、糖、甜味剂及高剂量咖啡因的德国饮料。   德国公司以31篇文献作为申请健康声称的依据,然而欧盟食品安全局认为其中30篇不具有说服力,因为研究对象不是该公司的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