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人民日报:“诺奖效应”能推动中医走多远

85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开启了诺奖之旅。北京时间12月7日晚,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大厅,屠呦呦用中文发表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10日,她还将出席颁奖典礼,实现中国大陆科学家诺奖零的突破。 屠呦呦获得诺奖,使一向被质疑“不科学”的中医,终于吐气扬眉、为国争光,更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医药这个伟大宝库,也被业界认为是岐黄之术发扬光大的最好时机。对中医药宝库来说,青蒿素的发现,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人们相信,中国传统医学带给世界的礼物,会越来越多。 但也有人担心,“诺奖效应”有限。如果制约中医药发展的根本性障碍不能破除,青蒿素获得诺奖这一事件,不过是打了一针兴奋剂,一时风光无限,却易潮涨潮退,中医药“捆着手脚”的发展处境仍难扭转。 忧虑并非多余。 在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新闻发布会上,屠呦呦说:“青蒿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科学家的担忧是理......阅读全文

屠呦呦演讲呼吁提高对青蒿素耐药性的关注

   12月7日,瑞典卡洛琳医学院,2015年诺奖得主、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应诺奖委员会邀请作主题演讲。  屠呦呦在演讲中对青蒿素耐药性的担忧,引起媒体关注。她说,在包括柬埔寨、老挝、越南、泰国等地的东南亚大湄公河地区,已经出现对青蒿素具有抗药性的疟原虫。就连非洲少数地区,也出现了青蒿素抗性虫株,“这

屠呦呦开启“诺贝尔奖之旅”

  诺贝尔奖正式的颁奖时间是北京12月10日,1896年的这一天,瑞典人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诺贝尔奖就是根据他的遗嘱设立的。  从昨天抵达斯德哥尔摩,到12月10日领奖这几天里,屠呦呦将在这座有着“北方威尼斯”之称的城市里做些什么?记者昨天拿到了一张屠呦呦诺贝尔之行的大致时间表。6日,屠呦呦在诺贝尔

屠呦呦:诺贝尔奖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的嘉奖

  12月7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屠呦呦(右)在卡罗琳医学院发表演讲。当日,屠呦呦出席在卡罗琳医学院举办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讲座,为瑞典民众介绍青蒿素等科研成果。  应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女士于当地时间7日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

人民日报:“诺奖效应”能推动中医走多远

   85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开启了诺奖之旅。北京时间12月7日晚,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大厅,屠呦呦用中文发表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10日,她还将出席颁奖典礼,实现中国大陆科学家诺奖零的突破。  屠呦呦获得诺奖,使一向被质疑“不科学”的中医,终于吐气扬眉

青蒿素:抗击疟疾的“中国神药”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发现的抗疟疾药物青蒿素举世瞩目。那么,青蒿素到底是什么药物?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诺贝尔医学奖向中国人招手? 屠呦呦获“拉斯克奖”

  屠呦呦  女,生于1930年12月,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 这个国际生物医学大奖被视为诺贝尔奖“风向标”   ● 获奖原因为“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   ●

四十六年坚守,她赢得了世界喝彩

  ——记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研究员  瑞典当地时间12月10日下午4点30分,全世界的目光从这一刻开始“聚焦”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当身着一袭紫色礼裙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诺奖奖章和证书的时候,庄严的会场里掌声经久不息。  46年的坚守,让这位85岁的老人为中国

屠呦呦:荣誉本身就是责任

屠呦呦在家中受访   尽管站在小区里一抬头就能看到人民日报亮着金色灯光的大楼,这个躲藏在胡同里的小区却似乎从未离媒体如此之近过。 从早上开始,遍地都停满了车,保安知道小区里有个科学家得了个奖,是“什么第一”,但对这个叫屠呦呦的老人没有什么印象。 屠呦呦的老伴儿李廷钊打开门时,

屠呦呦团队的青蒿素或可治糖尿病

  由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研制出的青蒿素药物至今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抗疟药物,成功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12月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 Cell(《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突破性研究表明,这一药物或许还可以拯救数亿糖尿病患者。来自奥地利科学院CeMM分子医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利 用一种特别设

评论:屠呦呦得大奖是反思学术体制的好机会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是发现治疗抗疟药物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日前获得了拉斯克奖。迄今为止,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9月14日《北京晨报》)。  尽管美国期刊杂志《细胞》对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予以高度评价:“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