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从发药到指导,临床药师“看门诊”

“过年吃了不少大鱼大肉,作息一不规律,吃药时间也没那么准时了,医生可以帮我看看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吗?”节后第一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风湿药物咨询门诊如期开诊,患者林女士带着几个压扁折叠好的药盒,一一摆在临床药师张乐面前,“以前看病找医生,现在还能找药师,吃药遇到的问题也有人能解答了。” 2017年8月,本市首家挂号收费的药学门诊——仁济南院风湿病药物咨询门诊运行,至今一年半的时间内,共服务患者3203人次。可以说,被患者们亲切地称为“用药宝典”的临床药师们,正在逐步拓宽本市医疗卫生服务的内涵。 解决患者“不会吃药”问题 林女士今年51岁,患有骶髂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6年前的一天,她突然全身多发皮疹,在皮肤科就诊后考虑为银屑病,自此开始“多管齐下”的药物治疗。然而去年4月,原本控制住了的病情再次复发加重:全身皮疹伴有多关节肿痛不适,更持续出现38摄氏度的发热症状。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前往药物咨询门诊寻求帮助。......阅读全文

从发药到指导,临床药师“看门诊”

  “过年吃了不少大鱼大肉,作息一不规律,吃药时间也没那么准时了,医生可以帮我看看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吗?”节后第一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风湿药物咨询门诊如期开诊,患者林女士带着几个压扁折叠好的药盒,一一摆在临床药师张乐面前,“以前看病找医生,现在还能找药师,吃药遇到的问题也有人能解答了

临床医生应怎样对待输血?

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手术前应根据术中估计出血量决定申请备血,出血量在10毫升/公斤体重以下者原则上不输血。积极开展手术前自体储血、术中血液稀释等技术。对估计出血量在1000毫升以上者,争取手术野血被回收,减少或避免输同种异体血,杜绝“营养血”、“安慰血”、“人情血”等不必要

临床医生应掌握的检验技能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2月21日发布了《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过错推定法则――先推定被告有过错,通过举证责任证明其无过错。基于保护弱者的法律条款,我们如何应对和有效的保护自己―

如何帮临床医生解释异常凝血?

【前言】说到血栓与止血,相信大多数检验科也就靠着一台凝血仪器保障着整个医院凝血系统的筛查。大多数三甲以下医院就开展常规的凝血四项+D二聚体,基本可以保障所有外科术前的常规检查以及一些口服抗凝药物的监测。但是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应用、大量的抗凝抗栓药物的使用以及一些其他可以影响凝血系统的药物的使用,

中国临床医生之惑:重临床,还是重科研?

  选择重临床,还是重科研?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临床与科研本来可以是水到渠成、互相依赖的两项工作,如今却成为现实中我们很多临床医学生以及医生必须做出的选择。   长久以来,重科研、轻临床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界的一种恶性趋势。因此出现很多怪现状:医院里没有下过一天临床的临床医学博士和副主任医师比比皆是;很

中国临床医生之惑:重临床还是重科研

  长久以来,重科研、轻临床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界的一种恶性趋势。因此出现很多怪现状:医院里没有下过一天临床的临床医学博士和副主任医师比比皆是;很多有着丰富临床经验,但是不擅长跑课题、发SCI论文的医生,却难以得到体制内的认可。临床医生培养和晋升机制的改革,成为各界呼吁多年却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的一道难解

临床医生如何解读培养结果?

 严重感染及其并发症是ICU中危重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针对重症感染,早期充分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相关指南推荐,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应当留取培养以便鉴别致病微生物。通常,在经验性抗生素 治疗2-3 天后,即可得到培养结果包括细菌鉴定和药敏。此时,临床医生应当根据培养

临床医生如何看化验单?

       这个题目,很有意思。首先想说明一下我对这个命题的理解。       我想,对于临床医生而言,看化验单的过程,就如同电脑的“输入”、“CPU”、“输出”三个环节,其中,“输入”环节,相当于临床医生拿到化验结果,用眼睛将有关指标的信息输入到大脑,“CPU”环节,就是分析过程,力图将

案例分析:临床医生对Ca结果疑惑

钙(Ca)是人体内含量较多的阳离子。其中99%以上存在于骨骼及牙齿,骨骼是体内最大的储钙库,细胞外液Ca在维持正常的神经肌肉应激性、腺体分泌以及一些酶系统的活性,特别是在血凝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Ca浓度通过骨骼、肾脏和肠道之间进行调节,同时,甲状旁腺素(升高血钙)、降钙素(降低血钙)和1,25-二

门诊检验注意事项

    门诊检验作为疾病诊疗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备受医生和患者关注。近年来,随着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和检验方法的不断改进,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的针对性与可靠性大大增强,从而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临床诊断与治疗评估对检验的需要,检验医学在临床的作用也日益突出。由于检验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检验方法日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