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武夷蒲儿根的介绍

武夷蒲儿根,菊科,蒲儿根属。多年生草本;茎纤细,直立或斜升,下部被疏蛛丝状毛,上部无毛。基生叶莲座状,具长叶柄;叶片纸质或近革质,宽扇形,或近圆形,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叶柄较短,头状花序辐射状,花序梗细,总苞半球状钟形,花药长圆形,瘦果圆柱形,冠毛白色,花果期8月。生于山顶草甸岩壁上,海拔1200--2300米。......阅读全文

武夷蒲儿根的介绍

  武夷蒲儿根,菊科,蒲儿根属。多年生草本;茎纤细,直立或斜升,下部被疏蛛丝状毛,上部无毛。基生叶莲座状,具长叶柄;叶片纸质或近革质,宽扇形,或近圆形,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叶柄较短,头状花序辐射状,花序梗细,总苞半球状钟形,花药长圆形,瘦果圆柱形,冠毛白色,花果期8月。生于山顶草甸岩壁上,海拔120

武夷蒲儿根的概述

  蒲儿根属是直立多年生或有时二年生草本,具匍匐枝或根状茎,具纤维状根。茎葶状,近葶状或具叶,幼时常被长柔毛或蛛丝状绒毛。叶不分裂,具柄,全部基生或大部基生,或者基生兼茎生;基生叶莲座状,除具茎生叶的种类外花期宿存;叶片圆形或肾形至卵形或轮廓三角状,稀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掌状或极稀羽状脉,中度深或浅

武夷蒲儿根的形态特征

  武夷蒲儿根是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细,颈部具残存叶柄,被黄色蛛状毛,具少数纤维状根。茎纤细,直立或斜升,高(6)10—20厘米,不分枝或稀分枝,下部被疏蛛丝状毛,上部无毛。基生叶莲座状,具长叶柄;叶片纸质或近革质,宽扇形,或近圆形,长1.5--2,5厘米,宽1.5—3厘米,基部心形或截形,掌状深裂,

武夷蒲儿根的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

  形态特征  武夷蒲儿根是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细,颈部具残存叶柄,被黄色蛛状毛,具少数纤维状根。茎纤细,直立或斜升,高(6)10—20厘米,不分枝或稀分枝,下部被疏蛛丝状毛,上部无毛。基生叶莲座状,具长叶柄;叶片纸质或近革质,宽扇形,或近圆形,长1.5--2,5厘米,宽1.5—3厘米,基部心形或截形

蒲儿根的概述

  蒲儿根,中药名。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蒲儿根Senccio oldhamianusMaxim.的全草。蒲儿根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及陕西、甘肃等省。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痈疖肿毒。

蒲儿根的介绍

  蒲儿根,中药名。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蒲儿根Senccio oldhamianusMaxim.的全草。蒲儿根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及陕西、甘肃等省。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痈疖肿毒。

蒲儿根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茎直立,单一或稍有分枝,具白色软毛或近乎光滑。基生叶丛生,花后脱落,柄长3-6厘米,基部具鞘;叶片肾圆形,长约2.5厘米,宽约3厘米,边缘具不整齐的三角形齿,上面稍有细毛,下面有白色蛛丝毛密生;中部叶有短柄,叶片肾圆形至广卵状心形,长3.5-4厘米,宽4-4

蒲儿根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环境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茎直立,单一或稍有分枝,具白色软毛或近乎光滑。基生叶丛生,花后脱落,柄长3-6厘米,基部具鞘;叶片肾圆形,长约2.5厘米,宽约3厘米,边缘具不整齐的三角形齿,上面稍有细毛,下面有白色蛛丝毛密生;中部叶有短柄,叶片肾圆形至广卵状心形,长3.5-4厘

“武夷焙法,实甲天下”,影响武夷岩茶香气的重要因素

  近日,食品与健康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宋焕禄教授团队在国际Top期刊《Food & Function》(IF=4.171)上发表了题为“Differences of characteristic aroma compounds in Rougui tea leaves with different

金蒲胶囊的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60μm,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内种皮厚壁细胞黄棕色或棕红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厚,胞腔含硅质块。鳞甲碎片无色,有大小不等的圆孔。联结乳管直径12-15μm,含细小颗粒状物。  (2)取本品内容物4g,加甲醇20ml,浸渍10分钟,滤过

武夷山:美国如何刺激知识生产

美国是世界头号科技强国,因此,其科技管理方式自然值得关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葡萄牙创新研究专家Pedro Conceição等人的一篇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再加一点自己的理解和阐释。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科技政策主要在推动私营部门和个人从事技术创新方面下力气,值得一提的大动作有: (1) 在联邦

金蒲胶囊的成分介绍

  人工牛黄、金银花、蜈蚣、穿山甲(烫)、蟾酥、蒲公英、半枝莲、山慈菇、莪术、白花蛇舌草、苦参、龙葵、珍珠、大黄、黄药子、乳香(制)、没药(制)、延胡索(制)、红花、半夏(姜炙)、党参、黄芪、刺五加、砂仁。

金蒲胶囊的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6.8)-三乙胺(18:18:7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理论板数按苦参碱峰计算应不低于8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苦参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

复方金蒲胶囊的性状

  本品为胶囊,除去外皮显棕黄色或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

武夷山:顶尖人才短缺外流仍然严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号称“思想实验室”(idealab),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许多理念(如“文化多样性”)都是由UNESCO率先提出,或是在其大力倡导与推介下才深入人心的。我曾参与翻译了UNESCO《世界科学报告1996》,组织翻译了《世界科学报告1998》,最近看到《2010年UNESCO科学报告》

金蒲胶囊的功能主治

  金蒲胶囊,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益气化痰。用于晚期胃癌、食管癌患者痰湿瘀阻及气滞血瘀证。

蒲郁胶囊的功能主治

  清心化痰,疏肝解郁。用于肝郁化火之神经衰弱,症见失眠,多梦,心中烦热,易怒。

蒲郁胶囊的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2.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乐观,切忌生气恼怒。 3.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本品不宜长期服用,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5.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蒲郁胶囊的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赵忠贤院士在武夷学院做院士报告

   4月25日下午,在武夷学院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召开武夷学院党委中心组第六次学习扩大会,邀请赵忠贤院士作专题报告。校领导班子成员、全校副科以上干部、师生代表及市级科技人员900余人参加了学习会。学习会由吴承祯校长主持。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6

福建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将有标准可依

  近日,由福建省质监局组织的《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方法》福建省地方标准审定会在武夷山举行。   会上,专家组认为,该标准符合制定的相关原则要求,总结了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过程中的关键点把控和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同时还对标准中涉及标准名称、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流程与要求等

蒲长城强调 落实好《质量发展纲要》

  7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工作暨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白向群出席会议并讲话。   蒲长城指出,质量是兴国之道,质量是强国之策。抓好《质量发展纲要》的学习和落实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更是质检部门落实好工作职

蒲长城:强化质量自控 高效严密监管

蒲长城在宁波考察食品出口企业时强调 强化质量自控 高效严密监管   4月20日至21日,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一行在宁波调研食品安全工作。4月21日,蒲长城一行在宁波检验检疫局和浙江省市质检系统主要负责人的陪同下,考察了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浙江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宁波嘉谊食品有限公司,重

蒲长城:立足区域特色 强化服务职能

蒲长城在安徽出席出口茶叶示范区建设现场会时强调 立足区域特色 强化服务职能   5月5日,由安徽省政府组织召开的休宁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现场会在黄山市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出席会议并讲话。   在听取了安徽检验检疫局配合安徽省政府开展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工作汇报后,蒲长

金蒲胶囊的鉴别及含量测定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60μm,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内种皮厚壁细胞黄棕色或棕红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厚,胞腔含硅质块。鳞甲碎片无色,有大小不等的圆孔。联结乳管直径12-15μm,含细小颗粒状物。  (2)取本品内容物4g,加甲醇20ml,浸渍10分

蒲地蓝,说明书又被改了!

儿童万能药全面要求慎用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修订蒲地蓝消炎片(胶囊)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的公告》(2018年第82号)根据监测评价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蒲地蓝消炎片(胶囊)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进行修订。公告要求蒲地蓝消炎片(胶囊)非处方药生产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做好蒲

蒲郁胶囊的规格及用法用量

  规格  每粒装0.47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3粒,一日3次。

蒲郁胶囊的用法用量及禁忌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3粒,一日3次。  禁忌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复方金蒲胶囊的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用于气喘血瘀症肝癌辅助治疗。

武夷山:改善科学测度学之科学性

  2008年11月10日,我曾在科学网博客发文介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科学与创新政策学”计划(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6116)。该计划的主任叫Julia Jane,她在2010年3月25日出版的Nature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