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揭示珠江有机碳来源及控制机制

日前,中科院地化所刘再华研究员带领的喀斯特作用碳循环研究小组以珠江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类脂生物标志物法,结合水生植物生长特征和传统水化学特征,揭示了河流中有机碳的来源及其控制机制。相关成功发布于《应用地球化学》。 河流生态系统中,地表水体水生光合固定溶解无机碳(DIC)产生的内源有机碳是岩石风化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与流域冲刷输入的外源有机碳混在一起,在传统风化碳汇计算中常被当成外源有机碳而不予考虑,导致风化碳汇被低估。因此,河流中有机碳溯源研究是风化碳汇计算和调控的关键。传统地球化学法存在指向性模糊、重叠的局限,而生物标志物法基于有机物形成过程中特定的物质结构及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具备物质指纹信息,能从分子水平上准确区分有机碳源。 刘再华团队发现,珠江流域水体中内源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达到65%,表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导致的初级生产力比较强烈。内源有机碳比例和水生生物量均与DIC浓度呈现出显著正相关,表明DIC对水生植......阅读全文

科学家揭示珠江溶解无机碳和颗粒有机碳的来源

  河流输送到海洋的溶解无机碳和有机碳受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了解溶解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年龄、来源和转化问题,有助于掌握全球碳收支和提高现在以及未来自然和人类对河流碳循环影响的估算精度。日前,中科院地化所刘再华团队在珠江流域的溶解无机碳和颗粒有机碳来源的研究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布于《应用地球化学》

科学家揭示珠江有机碳来源及控制机制

   日前,中科院地化所刘再华研究员带领的喀斯特作用碳循环研究小组以珠江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类脂生物标志物法,结合水生植物生长特征和传统水化学特征,揭示了河流中有机碳的来源及其控制机制。相关成功发布于《应用地球化学》。  河流生态系统中,地表水体水生光合固定溶解无机碳(DIC)产生的内源有机碳是岩石

地化所在珠江有机碳的来源及其控制机理研究中取得进展

  在河流生态系统中,地表水体水生光合固定溶解无机碳(DIC)产生的内源有机碳是岩石风化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与流域冲刷输入的外源有机碳混在一起,在传统风化碳汇计算中常被当成外源有机碳而不予考虑,导致风化碳汇被低估。因此,河流中有机碳溯源研究是风化碳汇计算和调控的关键。传统地球化学法常采用

珠江流域54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水利部消息,昨天(6月17日)12时至今天12时,珠江流域广西、广东、福建共54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其中贵州境内4条中小河流发生超保洪水。

地质地球所西江流域河流水化学与化学风化研究取得进展

  河流是连接地球上两个重要碳库——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通道,流域发生的许多自然过程都反映在河流输出碳及其生物地球化学的性质上。通过对河流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区域环境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相互作用机理,是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我国珠江地处热带、亚热带,流域生物活动强烈,生物产率高

珠江流域将规划八项控制性指标

  “目前,珠江流域上中游地区已经进入前工业化发展阶段,人均GDP在1500-3000美元,进入了高污染风险时期。如果忽视水环境保护工作,整个珠江流域的供水布局将受到严峻的威胁。”水利部珠江委21日正式向外界披露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的《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   规划涉及范

珠江流域启动新一轮应急补水调度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16日发布消息称,受上游偏枯影响,珠江河口遭遇多轮强咸潮,澳门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供水安全受到威胁。该委已启动实施去冬今春第6次压咸补淡应急补水调度,持续保障澳门、珠海等大湾区供水安全。 珠江委介绍,该委于2月16日下达调度指令,调度西江大藤峡、长洲、西津及

全国十大流域珠江水质为“优” 但近海珠江口水质极差

  近海珠江口水质极差 主要是生活污水处理不到位所致   国家环保部网站昨日公布的《2013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十大流域中,珠江流域水质为优,但与2012年上半年相比,水质有所变差。此外,近海的珠江口水质极差,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专家指出,这主要是

珠江流域建1.4万座水库 导致渔业资源衰退

  明年起,我国将在南方最大河流,也是全国四大河流之一的珠江实施禁渔期制度。农业部渔业局近日在广东珠海召开会议,对制度的实施予以部署。   珠江素有“我国南方天然水生生物资源基因库”之称,该流域禁渔期制度的实施,背后自然有渔业资源衰退的坏消息。据有关方面调查,近30年来,由于江河污染、过度捕捞,尤

研究发现电镀废水是珠江流域水体中亚硝胺的主要来源

  N-亚硝胺类化合物(下文简称亚硝胺)是一类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类具有高毒性和强致癌性。随着氯化、氯胺消毒饮用水中多种亚硝胺的发现,其对水质安全的影响日益显现。自然水体中亚硝胺污染物的生成十分缓慢,主要生成机制也跟污废水中存在大量亚硝胺的前体化合物有关。以往的研究多关注亚硝胺在饮用水及污水消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