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D因子的基本信息介绍

D因子在血清中的浓度很低(1-2μg/ml),主要以活化形式而存在。但可能还有一种以酶原形式而存在的由23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D因子。具有活性的D因子(D)可能在第234-235位的精氨酸-赖氨酸键处将B因子裂解为Ba和Bb两个片段,从而启动替代途径的级联活化反应。D因子的部分cDNA已克隆成功,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发现其与其它几种丝氨酸蛋白酶(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纤溶酶及弱性蛋白酶)具有同源性。......阅读全文

关于D因子的基本信息介绍

  D因子在血清中的浓度很低(1-2μg/ml),主要以活化形式而存在。但可能还有一种以酶原形式而存在的由23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D因子。具有活性的D因子(D)可能在第234-235位的精氨酸-赖氨酸键处将B因子裂解为Ba和Bb两个片段,从而启动替代途径的级联活化反应。D因子的部分cDNA已克隆成功

关于ρ因子的基本信息介绍

  ρ因子(ρ factor)是一种与转录终止相关的蛋白质。1969年,Roberts J在T4噬菌体感染的大肠杆菌中发现了能控制转录终止的蛋白质,命名为ρ因子。ρ因子是由相同亚基组成的六聚体蛋白质,亚基分子量为46kD 。ρ因子能结合RNA,又以对poly C的结合能力最强。它能识别终止信号,使得

关于σ因子的基本信息介绍

  σ因子是一种非专一性蛋白,作为所有RNA聚合酶的辅助因子起作用。 σ因子是 D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固有组分,它识别启动子共有序列且与RNA聚合酶结合转变为聚合酶全酶。σ因子本身并不能与 DNA结合,但是与核心酶的相互作用会激活它的DNA结合区段。

关于D-乳酸的基本信息介绍

  D-乳酸是化学物质。分子式是 C3H6O3。D-乳酸90%是采用类似于糖的碳水化合物为原料,经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具有高旋光性(手性)乳酸。D-乳酸成品是无色或淡黄色澄清粘性液体、微酸味;有引湿性,水溶液显酸性反应。与水、乙醇或乙醚能任意混合,在氯仿中不溶。

关于H因子的基本信息介绍

  H因子由Nilson等(1965)发现,根据电泳位将其命名为β 1 H,而Whaley和Ruddy则将其命名为C3b灭活剂加速因子。现已确定其为由1213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糖蛋白,分子量155kDa,既有长杆状部分,也有球形区域。新近用透射电镜检查发现,H因子的影象为一长而柔顺的分子。伸长型分子

关于转录因子的基本信息介绍

  真核生物转录起始过程十分复杂,往往需要多种蛋白因子的协助,转录因子与RNA聚合酶Ⅱ形成转录起始复合体,共同参与转录起始的过程。根据转录因子的作用特点可分为二类;第一类为普遍转录因子,它们与RNA聚合酶Ⅱ共同组成转录起始复合体时,转录才能在正确的位置开始。除TFⅡD以外,还发现TFⅡA,TFⅡB,

关于d-p共轭的基本信息介绍

  又称d轨道接受共轭。是指一个原子的p轨道与另一个原子的d轨道重叠而产生的一种共轭现象,例如有机硅化合物结构中的d-p共轭;在这里,苯环上的一部分π电子云进入硅的3d轨道,形成d-p共轭,使硅原子与苯环结合得更牢。此外,共轭效应还分静态和动态两类。静态共轭效应存在于未反应的共轭分子中,它是共轭分子

关于核因子κB的基本信息介绍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蛋白最早由David Baltimore发现,该蛋白家族可以选择性的结合在B细胞κ-轻链增强子上调控许多基因的表达。在几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都能发现NF-κB,它们参与细胞对外界刺激的响应,如细胞因子、辐射、重金属、病毒等。在细

关于细胞因子的基本信息介绍

  由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一般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

关于淋巴因子的基本信息介绍

  细胞因子的一类,由活化的淋巴细胞产生的激素样的多肽物质,不具有抗体的结构也不能与抗原结合。不同的淋巴因子能表现多种生物学活性,可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使靶细胞发生特性或功能的变化。淋巴细胞借助淋巴因子对邻近或远离的靶细胞产生作用,这与抗体的作用相平行,是实现免疫效应和免疫调节功能十分重要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