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血清总蛋白测定值及意义

(1)参考值60~80g/L(2)临床意义血清总蛋白浓度受到血容量变化的影响,脱水时蛋白浓度相对增加,水潴留时则降低。在生理情况下,体位、运动等也可使血蛋白浓度发生轻微变化。1.血清总蛋白浓度升高(1)各种原因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呕吐、腹泻、烧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传染病、急腹症等。(2)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3)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4)慢性传染病:如结核、梅毒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1)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清蛋白丢失或摄入不足:如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消耗增加;(2)蛋白质合成障碍,如肝脏疾病。......阅读全文

血清总蛋白测定值及意义

(1)参考值60~80g/L(2)临床意义血清总蛋白浓度受到血容量变化的影响,脱水时蛋白浓度相对增加,水潴留时则降低。在生理情况下,体位、运动等也可使血蛋白浓度发生轻微变化。1.血清总蛋白浓度升高(1)各种原因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呕吐、腹泻、烧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传染病、急腹症等。(2)网状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测定有很多,最主要的有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酚试剂法、比浊法、染料结合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其中双缩脲法应用最广。它的原理主要是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二价铜离子(Cu2+)作用生成蓝紫色的化合物,这种颜色反应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反应与两分子尿素缩合后的产物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测定有很多,最主要的有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酚试剂法、比浊法、染料结合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其中双缩脲法应用最广。它的原理主要是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二价铜离子(Cu2+)作用生成蓝紫色的化合物,这种颜色反应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反应与两分子尿素缩合后的产物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测定有很多,最主要的有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酚试剂法、比浊法、染料结合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其中双缩脲法应用最广。它的原理主要是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二价铜离子(Cu2+)作用生成蓝紫色的化合物,这种颜色反应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反应与两分子尿素缩合后的产物

血清总钙测定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中文名称:血清总钙测定 英文名称及缩写:Totol Calcium in Serum (Ca) 正常参考值:成人:2.25—2.75m/L 婴儿:2.5—3.0mmol/L 临床意义: A血清钙增高: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维生素D过多症、多发性骨髓瘤、结节病引起肠道过量吸收钙而使血

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有生理性波动。  新生儿为46~70g/L,3岁及以上青少年为60~80g/L,成人为64~83g/L(直立行走)和60~78g/L(卧床)。  血清总蛋增高:  (1)血液浓缩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严重腹泻、呕吐、高热时急剧失水,休克时,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患者,也可出现浓缩现

血清总蛋白的测定方法与意义

  1.测定方法  原理: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Cu2+作用生成蓝紫色的化合物,颜色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蛋白含量成正比。  经与同样处理的蛋白标准液比较,即可求得蛋白质含量。  优点是清、球蛋白的反应性相近,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干扰物质少(乳糜血可干扰其测定),缺点是灵敏度较低。  2.临床

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有生理性波动。新生儿为46~70g/L,3岁及以上青少年为60~80g/L,成人为64~83g/L(直立行走)和60~78g/L(卧床)。血清总蛋增高:(1)血液浓缩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严重腹泻、呕吐、高热时急剧失水,休克时,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患者,也可出现浓缩现象。(假性增高)

血清粘蛋白测定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中文名称:血清粘蛋白测定 英文名称:Mucoprotein (MPT) 正常参考值:以蛋白计为0.71—0.87g/L 临床意义: 血清粘蛋白增高常见于肿瘤、结核、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等。血清粘蛋白减少常见于广泛性肝脏实质病变。血清粘蛋白的连续测定对于同一病例

总蛋白S含量测定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中文名称:总蛋白S含量测定 英文名称及缩写:Total Protein S (TPS) 正常参考值:19.0—26.8ug/ml 临床意义: TPS含量降低:见于肝功能障碍、口服抗凝剂、先天性TPS缺乏以及严重深静脉血栓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