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神经元线粒体应激的记忆可跨代遗传的现象与机制

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决定个体的发育、生殖、衰老和行为等。在受到环境压力胁迫时,生物体会产生适应性的应激反应。生物学家关注的科学问题是生物体产生的这些应激反应是否可以直接传递给后代,在后代尚未直接经历上一辈的环境胁迫时,便获得某些性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预期的环境变化和压力胁迫。 8月2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田烨研究组以封面长文形式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在线发表研究成果The memory of neuronal mitochondrial stress is inherited transgenerationally via elevated mtDNA levels。该研究以线虫为模型,发现了全新的跨代遗传现象——神经元的线粒体应激通过神经与生殖腺的信号交流,诱导后代个体携带更高拷贝的线粒体DNA(mtDNA),导致后代继承了母本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阅读全文

专家点评NCB | 田烨课题组揭示神经元应激可以跨代传递

  现代遗传学始于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究,自此揭开了破解DNA是遗传信息载体的序幕。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进一步发现遗传信息与生物体所处的环境和经历共同作用,影响个体的性状,包括发育、生殖、衰老以及行为等等。由于环境是动态变化的过程,生物学家长久以来都很在关注,遗传信息是否可以记录个体的经历以及环境胁

1爹2个“妈”:人工改造后代基因引发人体优化担忧

  如果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预防疾病或克服不育的新方法,他们通常会受到称赞。但涉及到基因工程,就会引起许多争议。生殖医学中的基因工程尤其可怕,因为这关乎到改变后代的基因。任何新技术都会引发争议,即便是在比较开放的美国。故事是这样的,医生们利用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帮助一对夫妇避免遗传基因突变,如果不干涉

科研新发现:线粒体疾病最新研究进展!

  线粒体是细胞中的“动力工厂”,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80%都是由线粒体提供的。线粒体形态对于细胞维持正常生理代谢和机体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异常,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近年来,线粒体研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线粒体的基因突变、呼吸链缺陷、线粒体膜的改变等因素

Nature惊人发现:衰老是由两个基因组说了算

  我们的衰老方式或许在启动衰老过程及出现最早衰老迹象的很久之前就已经确定。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病研究中心(CNIC)的科学家们,与萨拉戈萨大学、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学的研究团体及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合作,揭示出了我们的两个基因组: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之间的组合与互作触动一种细胞适应,影响我们整个一

首次报道线粒体一重要遗传变异

来自捷克共和国(Czech Republic)科学院生理学院,日本札晃医科大学(Sapporo Medical University),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密歇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首次报道了线粒体中的一个与II型糖尿病代谢标记物直接相关的遗传变异,这一研究强调了常见疾病发病机理中线粒体基因组变异

《PNAS》八大热点文章

  对于大多数哺乳动物来说,线粒体和线粒体DNA都是只通过母系遗传。尽管其他生物偶尔会经历父系遗传,但之前关于人类父系遗传线粒体的报道大多是因为污染或样本混淆。  然而,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的黄涛生博士和梅奥诊所的Paldeep Atwal博士称他们在三个家庭中发现了mtDNA双亲遗传。研究人员还在

《PNAS》八大热点文章

  “RNA世界”的理论认为生命的起源是RNA,但具体的材料是什么尚未有定论。最新研究指出含有肌苷(I)而不是鸟嘌呤(G)的RNA具有高复制能力。   《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是与Nature、Science齐名,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学科文献之一,PNAS收录的文献涵盖生物、物理和社 科学

三亲婴儿,与众不同?

  2016年4月6日,一个看似普通的健康男婴在墨西哥出生,除了这个婴儿的父母和美国主治医生等少数知情人外,其他人并不知道他的特别之处。直到9月底,这个男婴的主治医生团队在美国《生育与不孕》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公开了他的出生过程,才引起媒体和同行的广泛关注,原来这个男婴是世界上第一例经过核移植操作获

发表论文的捷径?线粒体测序论文太多

  David Roy Smith是来自加拿大韦仕敦大学的一位生物学助理教授,近期他在The Scientist杂志上发文,指出目前涌现了太多线粒体基因组测序论文,2014年GenBank中新增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信息多达上千条,这几乎比上一年激增了15%。  Smith指出,很少有人会质疑这些线粒体

线粒体DNA替代疗法引争议

  科学家认为,线粒体DNA变体与许多普通人体状况有关联,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和衰老等。  上世纪90年代,法国科学家干扰了一只老鼠的线粒体,并观察其大脑将产生何种变化。线粒体能为大部分复杂细胞提供能量。结果发现,名为H和N的两种老鼠品系的线粒体DNA出现略微不同。  科学家发现,H老鼠能比N老

秋裤到底穿还是不穿?不穿易患关节炎?

  今年北方的秋天貌似比往年来的更凛冽些。国庆假期,我国北方地区接连受两股冷空气影响,不少地方降雨降温。中央气象台发布的预报显示,10月14日至17日,我国北方地区自西向东有一次中等强度冷空气过程,部分地区先后有4℃—8℃降温,局地降温可达10℃—12℃。  “有一种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忘穿

著名干细胞专家Cell发表基因组编辑重大成果

   线粒体疾病是一种母系遗传病,其可造成一系列令人衰弱的疾病,当前没有治愈方法。在发表于4月23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Salk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称首次成功尝试使用基因编辑技术阻止了与多种人类线粒体疾病相关的突变线粒体DNA从小鼠母亲处传递给后代。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Salk生

基因编辑技术帮助治疗“母系”遗传病

  你也许遗传了你妈妈美丽的眼神,但同时她也给了你线粒体的DNA突变,所谓母系遗传疾病的根源。一项基于小鼠的实验表示可以通过两种技术大幅降低卵子中有害DNA的风险,从而使子女能够逃避遗传类的疾病。此种方法也规避了存在伦理问题的"线粒体置换技术"-该技术会导致"三亲"型的胚胎。  尽管研究人员没有在人

卵细胞如何选它们最好的线粒体传递给下一代?

  发育中的卵细胞会进行测试,以选择最健康的能量制造机器,并传给下一代。一项最近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关于果蝇的新研究,展示了这种潜规则“面试”是如何进行的。  这项工作的重点是线粒体,这是一种细胞器,它将我们吃的糖、脂肪和蛋白质转化为人体数百万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在纽约大学医学院和多伦多大学的研

卵子发生和受精机制研究方面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在雌性哺乳动物和人类中,雌性生殖细胞在胎儿期就进入减数分裂,并阻滞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外包一层起源于卵巢体细胞的颗粒细胞,共同形成原始卵泡。在雌性动物繁殖过程中,一部分原始卵泡逐渐激活、长大和成熟,最终排卵和受精。在人类,卵母细胞停滞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可长达十几年到几十年,一个月经周期一般有

英国利兹大学:发现与线粒体肌病相关的基因

  英国利兹大学近日发布新闻公报称,该校研究人员与伦敦大学学院以及荷兰、意大利同行合作研究发现,MICU1基因突变与一种特定的大脑与肌肉疾病——线粒体肌病有密切关联。这是研究人员首次明确线粒体肌病与基因缺陷的直接联系,为了解这一疾病的遗传病因提供了宝贵线索,对未来新疗法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线粒体

董梦秋发现线粒体的“超氧炫”频率可以预测线虫的寿命

  2014年2月12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董梦秋实验室与北大分子医学研究所程和平实验室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题为“Mitoflash frequency in early adulthood predicts lifespan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文章,报

访公利医院陈晓平教授: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意义非凡

  浦东新区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成立大会日前在上海市公利医院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相关领域领导、专家学者、大腕们聚集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转化医学网有幸到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晓平教授所在公利医院对其进行访谈,以下是访谈具体内容:  我国耳聋的发病情况及发病原因  耳聋是一种

ngs检测是干什么

  最近常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将NGS的遗传病检测开展起来。今天我就根据我们的粗浅经验写上几篇介绍一下心得。分别从前期准备、如何入门、逐步进阶、生信深化和自主创新几个步骤,分别介绍,主要给打算开展NGS检测服务的临床机构提供参考。才疏学浅,一家之言,如有不妥,还请海涵。  今天是第一篇,准备篇。  准备

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分析(六)

   五、不同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现象  1.母系遗传 母系遗传(maternal inheritance)是指核外染色体所控制的遗传现象。例如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eber’s heredi 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也称Leber

Science:细胞的能量工厂如何免于攻击损伤

  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工厂,其对于机体健康非常重要,当线粒体受到攻击,比如毒物、环境压力或遗传突变时,细胞就会对其进行修复从而形成可用的线粒体;如今刊登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揭开了一种特殊机制,即细胞如何诱发针对危险的关键反应,从而为理解线粒体疾病、癌症、糖

Wnt信号通路介导神经到肠道之间线粒体未折叠

  线粒体不仅是细胞能量供给的中心,也是调控衰老进程以及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细胞器之一。当线粒体功能损伤,将启动细胞内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使线粒体分子伴侣、蛋白酶、代谢相关基因等表达水平上调,重建线粒体稳态平衡。在多细胞的机体内,不同组织之间(神经细胞-肠道细胞)也会感知并协调

符合中国国情的AAID分子诊断新法

 近年虽然许多新型强力的抗生素不断问世,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其价格低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快等特点,仍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特别是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如何避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便成为临床医生无法回避的难题。记者为此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中心戴朴主任。戴朴主任介绍了他们新研制的分

德国科学家证明母体基因突变加速子代衰老

  影响衰老的因素很多。衰老过程是由多种细胞受损,导致器官功能损伤决定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老年生物学研究所的专家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发现衰老不仅是随着年龄增长受损细胞累积造成的,而且受到从母体获得的遗传信息的直接影响。线粒体DNA,也称mtDNA,其变化比细胞中的DNA更强烈,而这些变化对衰老过程

2013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生物医学领域收获颇丰

美国  遗传学研究深入揭示、利用基因机制;细胞研究让多种细胞互换“身份”;再生医学造出多种器官组织。  田学科 (本报驻美国记者)在遗传学研究领域,杜克大学模仿人体细胞内复杂的基因调控过程,模拟出多种蛋白质如何通过复杂相互作用调控一个基因。  斯坦福大学设计出一种由DNA和RNA制成的生物晶体管——

DNA技术让“开膛手杰克”现形

  英国商人拉塞尔·爱德华兹宣布,他和专家借助先进的法医分析技术,成功破解困扰世人126年的谜:谁是英国连环杀手“开膛手杰克”。爱德华兹说,“开膛手杰克”正是当年重点嫌疑人之一、波兰美发师阿伦·科斯明斯基。  带血迹的披肩  1888年秋天,英国首都伦敦东区接连发生5起妓女遭杀害案件,多数受害人被开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研究发现衰老或是由代谢减慢引起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试图寻找防止衰老和延长寿命的方法,而现代科学正在慢慢揭示衰老的过程。近日,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可能引发与年龄有关的疾病的遗传过程的新信息,包括能量产生和细胞生长速率变慢。  在近日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筑波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丝氨酸羟

父母拥有健康体重或会降低后代肥胖的风险

  -相比推荐的标准体重指数(BMI)的女性所生孩子而言,肥胖女性所生的孩子在2岁时肥胖的可能性是前者的两倍,而且儿童肥胖和父亲肥胖之间也存在密切关联。但成年人肥胖如何影响后代的体重呢?答案或许归咎于卵子和精子了,研究人员发现,卵细胞和精子细胞中不仅包含了后代儿童遗传学的DNA“蓝图”,还携带了一些

Nature大型访谈:中国科学家众说CRISPR

  近日,《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联系了全球社区的50名研究人员、伦理学家和商业领袖对CRISPR改造人类生殖细胞会引发的问题发表评论。在这些联系人中26人对Nature Biotechnology给予了回复,其中不乏我们熟知的中外华人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的张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