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多位顶尖科学家热议科研经费资助体系与科学创新

近10年来,中国的R&D经费投入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科研产出也令人瞩目,据英国皇家学会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2004年至2008年,中国科学论文的发文量占世界科学论文发文总量的10%,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然而,2012年,由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联合调查则认为,中国科研质量较低,缺少高影响力的科学论文,多数科技专利应用度不足,缺乏原始创新。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巨大反差?中国科研产出的“繁荣”背后,存在怎样的矛盾?围绕“中国基金资助体系与科学创新”这一主题,《国家科学评论》圆桌论坛邀请了李亚栋、饶毅、王鼎盛、汪品先等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参与讨论,本次论坛由蒲慕明常务副主编主持。论坛的主要讨论话题包括: 中国的科学研究,能否在“自上而下”的科研管理体系中最大程度地实现原始创新? 科研基金资助款项的分配如何受到“关系”的困扰?其保......阅读全文

杰青基金20周年:培育青年才俊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200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高自友教授的研究成果“基于行为的城市交通流时空分布规律与数值计算”获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教授(左3)团队庆贺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200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潘建伟教授在

高质量发展呼唤原始创新

  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国的原始性创新总体能力和水平还不够呢?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与科技基础、文化传统、工业及经济水平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是,从现实的角度看,主要还是体制和机制问题。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对人类创新的贡献也举世瞩目。但由于封建社会及外侵战乱等历史原因和创新管理的问

高质量发展呼唤原始创新

  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国的原始性创新总体能力和水平还不够呢?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与科技基础、文化传统、工业及经济水平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是,从现实的角度看,主要还是体制和机制问题。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对人类创新的贡献也举世瞩目。但由于封建社会及外侵战乱等历史原因和创新管理的问

卢宇源:在团队建设中如何发挥团队的最大效能

  青年科技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富裕幸福得以持续的重要力量。如何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工作激情和活力,已成为当前新一轮人才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  2011年6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青年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青促会”),该学会是继“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

科研特区何去何从——王晓东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曾分文不取,帮助北京生命研究所站稳脚跟。如今,作为北生所所长的王晓东是否实现了他当初的理想?他和北京生命研究所有着怎样的渊源?如何带领班子走到今天?北生所面临着哪些问题,未来的路在哪里?请看王晓东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2013年9月28日,由香港求是基金会举办的

科技人才“大龄化”忧思:或影响科研产出效率

  美国近4年投入到基础科研的资金,大部分资金没有分配到年轻科学家手中,而是流入到年龄更大的科学家口袋里。这并非特有现象,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国家都有表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一个科学家在30岁之前还没能有所成就,那么他就再也不会有成就了。这是为了说明,很多早期的伟大科学家,他们的科学创造最佳年

多部门共同制定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

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基〔2017〕1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教育厅(委、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加快推动基础研究发展,科

中国海外人才归国潮:不能融入西方主流社会

  人才“争夺战”   150多年来,一波波海外留学大潮兴起,一代代海归学成回国,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国年轻一代“出国潮”热度不减;另一方面,在西方社会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回国潮”也必然成为大趋势。中国出台的各种人才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

5部委出台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创新科学研究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通过优化原始创新环境、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创新科学研究方法手段、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

五部委权威发布!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解决我国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问题,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制定了《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方案

中国的科技创新被科研体系扼杀了吗?

  看到本文的标题,人们一定会大吃一惊。翻开今天的中外媒体,充斥的全是中国科技飞速进步,感觉是马上要领导世界的架式。2016年中国科技论文数量超越美国,更是让中国人信心爆棚。  这些成就仅从论文统计数据本身角度来看,客观上确实是不错的。坦率地说,我本人是长期对中国的发展持最乐观态度者。即使在很多年前

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

  2016年6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韩宇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研究起草和征求意见建议等方面作了介绍,从发展理念和战

中国人才环境面临的“新常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综合国力的日臻强盛,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的整体人才环境已经出现了崭新的气象。伴随着来自国内外的高水平人才的集聚,可以说,我国的人才环境已经出现了一种“新常态”。  那么,这种新常态究竟有何特征?更重要的是,面对这种“新常态”,各级政府以及相关科

欧洲研究理事会主席:基础研究对现实世界贡献巨大

  在欧洲研究理事会主席让-皮埃尔·布吉尼翁看来,基础研究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前沿领域的科学家一定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因此,他的责任就是要确保那些最能代表未来的研究得以顺利开展。  “未来其实已经在我们身边,只不过它没有平均分布在我们周围。”2013年底,当67岁的法国数学家让-皮埃尔·布吉尼翁

科研仪器过度依赖进口拖了创新后腿

  去年“两会”期间,“大型科研设备共享难”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今年记者追踪采访发现,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同样引人深思:我国每年上万亿元的科研固定资产投资中,有60%用于设备进口;部分高端仪器100%依赖进口。政协委员忧心——科研仪器过度依赖进口拖了创新后腿。   “我们的TD—SCDMA技

“珠峰计划”重提 基础研究何往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其中最重要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在高等学校建成一批引领世界学术发展的创新高地,在一批重要领域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学科,培养出一批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为建成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提供强大支撑。  其实,早在2009年,直面“钱学森之问”,教

高福:释放创造力解决“卡脖子”与“卡脑子”问题

  《院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强调“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性。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我们注意到,您最近主持翻译了《创造力危机——重塑科学以释放潜能》一书,这本书聚焦“

华裔科学家诺奖级成果被抢发,科研竞速赛不相信眼泪

  光敏感神经元技术可能会推动医学领域的革命性进展。这项技术名叫“光遗传学”,是近几十年来神经科学领域最大的技术成就。它有望用于治疗失明、帕金森症以及缓解慢性疼痛。此外,它还将广泛用于实验室中研究动物大脑的工作,让科学家们更深入地理解睡眠、成瘾和感知等行为。  因此,斯坦福大学的 Karl Deis

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创新群体

对团队成长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是在2000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资助的“创新研究群体”。  “这一资助对我们的作用是在团队成长、把握学术前沿等方方面面问题上,促进了我们目标的实现。”日前,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表示。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作出部署。  《意见》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充分发挥

万钢在中国科协九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委员:  现在,我受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情况  2017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指引下,我国科技战线砥砺前行、勇攀高峰,推动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研发经费投入世界第二,全时研发人员数量世

蒲慕明饶毅汪品先等议:中国科研缘何难有重大创新?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在科研开发上的总投入以每年大约20%的速度递增。这样大力度的经费支持的确带来了显著成果:2011年,英国皇家学会的一项研究发现,从2004~2008年,来自中国的论文发表数量占全球的10%,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  然而,2012年,由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务院合作的一项研究认为

科技奖励改革:祛除功利化导向

   “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今年及未来科技体制深改进一步敲定方向、凝聚目标。其中,明确列入报告的改革国家奖励制度,引发科技界代表委员的共鸣与热议。  围绕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热烈讨论,《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多名代表、委员及院士,就改革国家奖励制度,特别是科技

杨卫《自然》发文:推进基础研究在中国发展

  2016年6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在Nature(《自然》)发表评论文章“Boost basic research in China(推进基础研究在中国发展)”(Nature 534, 467-469(2016))。现在此发布文章中文译文,同时转载英文原文。  杨卫在

科研“革命”激荡农科院: 科学家一夜之间成"临时工"

  作为一名局级科研管理干部,戴小枫在介绍自己单位时竟有些难为情。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近日的一场座谈会上,这位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说,“你问我们是搞什么研究的,其实就是些小杂粮,小荞麦,小黑豆,小绿豆,小花豆,顶多弄个花生豆,这已经算豆里的大类了,偶尔搞点主粮,也不是大宗的,只是副产品。”   

315特辑:盘点那些著名的学术造假事件

   不知何时开始,学术界许多知名学者、专家深陷“造假门”,学术界论文造假事件层出不穷,而种种造假案例都像一面警钟一样告诫后来者——科研没有捷径。  接下来,我们看看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学术造假事件。  学术女神STAP细胞造假事件  2014年1月29日,两篇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引发了全球

第十届中科院杰出青年终评推荐人选公示

  根据《关于评选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发京党字〔2009〕128号)文件规定,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评选程序性评审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进行,评选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及评选程序邀请相关人员对上报材料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并选出了30位候选人进入最终的评选。   现

构建生命科学领域宏伟蓝图 打造科技改革试验田新坐标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成就纪实  王晓东(右三)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有望用于治疗各种程序性坏死相关疾病  邵峰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对败血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大楼外景  钱学森、钱三强、竺可桢、李四光、周培源……这些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科学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这些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8项目集中审批工作完成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活性“蛋白质” 捕光“梦工厂”

  蛋白质,英文名称“protein”,是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时值春暖花开,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寻访,本报记者在这里看到的“蛋白质”,不仅充满科学的奥妙和神奇,而且彰显出其应有的活泼、活性与活力,恍若走进一所“梦工厂”。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