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什么是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包括7种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结构通式:R1=Cl或H;R2=H、CH3或C2H5。其中赭曲霉毒素A(R1=C1,R2=H)毒性最大,在霉变谷物、饲料等最常见。 赭曲霉毒素是继黄曲霉毒素后又一个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霉菌毒素。它是由曲霉属的7种曲霉和青霉属的6种青霉菌产生的一组重要的、污染食品的真菌毒素,4种,其中毒性最大、分布最广、产毒量最高、对农产品的污染最重、与人类健康关系最密切的是赭曲霉毒素A。......阅读全文

什么是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包括7种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结构通式:R1=Cl或H;R2=H、CH3或C2H5。其中赭曲霉毒素A(R1=C1,R2=H)毒性最大,在霉变谷物、饲料等最常见。  赭曲霉毒素是继黄曲霉毒素后又一个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霉菌毒素。它是由曲霉属的7种曲霉和青霉属的6种青霉菌产生的一组重要的、污染食

赭曲霉毒素A知多少

  在炎热潮湿或者其他环境下,食物很容易发生霉变。其罪魁祸首是“霉菌”。我们看到的发霉部分,其实是霉菌菌丝完全发展成型的部分,就是已经“成熟”的结果。而在发霉食物的附近,也已经聚集很多肉眼看不见的霉菌。霉菌会继续在食物里扩散,其扩散的范围跟食物的含水量、霉变的严重程度有关。食用了发霉的食物,会对人体

赭曲霉毒素的简介

  赭曲霉毒素A是一种无色结晶化合物。可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和稀碳酸氢钠溶液。微溶于水。其苯溶剂化物熔点94~96℃,二甲苯中结晶熔点169℃。有光学活性[α]D-118°。其紫外吸收光谱随pH值和溶剂极性不同而有别,在乙醇溶液中最大吸收波长为213nm和332nm。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赭曲霉

赭曲霉毒素的毒性毒理

  赭曲霉毒素A对动物和人类的毒性主要有肾脏毒、肝毒、致畸、致癌、致突变和免疫抑制作用。赭曲霉毒素A进入体内后在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4一羟基赭曲霉毒素A和8一羟甚赭曲霍毒素A,其中以4一羟基赭曲霉毒素A为主。  赭曲霉毒素的毒性强弱顺序是:OTA>OTC>OTB。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赭曲霉毒素的作用机理

  赭曲霉毒素是由赭曲霉(Aspergillusochraceus)和纯绿青霉(Penicilliumviridicatum)产生的一种霉菌肾毒素,可分为A和B两种类型,A的毒性较大。赭曲霉毒素在4℃的低温下赭曲霉即可产生具有毒害作用浓度的赭曲霉毒素。动物摄入1ppm体重剂量的赭曲霉毒素A可在5~6

赭曲霉毒素A的HPLC检测(一)

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有毒并可能致癌的霉菌毒素,国家标准方法一般使用薄层色谱法对饲料中的OTA进行检测,但操作上人为因素影响大,重复性差,且使用的试剂毒性较大。本文使用安捷伦Bond Elut Plexa PAX混合型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结合LC荧光检测器对饲料中的OT

赭曲霉毒素A的HPLC检测(二)

饲料样品前处理 将样品粉碎,称取5g试样(精确至0.01g),分别准确加入OTA标准溶液适量,混合均匀。准确加入20ml乙腈-水(60:40)溶液,涡旋1min,超声提取20min,在5000rpm的条件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8ml,氨水调pH至8.0,待用。另做试样空白对照。SPE操

关于赭曲霉毒素的历史介绍

  70年代前期,一直认为鲜绿青霉(Penicilliumviridicatum)是赭曲霉毒素A的主要产毒青霉菌;70年代后,Natori等(1970)和Pitt(1987)等研究表明,大多数疣孢青霉菌株(P.verrucosum)都可产生OTA;少数产紫青霉菌(P.purpurescens)和圆弧

赭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

  OTA最早是由VanderMerwe等(1965)从赭曲霉菌(Aspergillusochraccus)(据Marquardt和Frohlich,1992,报道该菌现在称为A.alutaceus)培养物中提纯得到的。魏润蕴等(1981)和孙惠兰等(1989)也分别从粮食和配合饲料中提出OTA纯品

赭曲霉毒素的病变机理简介

  ①、赭曲霉毒素A阻断氨基酸tRNA合成酶的作用而影响蛋白质合成,使得IgA、IgG和IgM减少,抗体效价降低。  ②、损伤禽类法氏囊和畜禽肠道淋巴组织,降低抗体的产量,影响体液免疫,这和赭曲霉毒素的致癌作用有关。  ③、引起粒细胞吞噬能力降低,从而影响吞噬作用和细胞免疫。  ④、赭曲霉毒素A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