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迁徙路线形成原因和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揭秘

鸟类的迁徙是令人着迷的自然现象之一。据估计,全球现存1万多种鸟类中约1/5是迁徙鸟类,世界上每年有数十亿只候鸟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迁徙,鸟类的迁徙路线几乎遍布全球。然而,这些路线如何进化而成?当前如何维持?在未来气候变化下可能有何改变?不同的迁徙策略是否有其遗传基础?这些问题是鸟类学和行为学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 3月3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詹祥江实验室在Nature在线发表了关于鸟类迁徙的研究论文Climate-driven flyway changes and memory-based long-distance migration。研究团队通过整合多年卫星追踪数据和种群基因组信息,建立了一套北极游隼迁徙系统,揭秘其迁徙路线的主要形成原因和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 游隼(Falco peregrinus)是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动物之一,最高俯冲速度接近390km/h,也是地球上最成功的顶级捕食者之一,分布在除南极洲......阅读全文

鸟类迁徙路线形成原因和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揭秘

  鸟类的迁徙是令人着迷的自然现象之一。据估计,全球现存1万多种鸟类中约1/5是迁徙鸟类,世界上每年有数十亿只候鸟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迁徙,鸟类的迁徙路线几乎遍布全球。然而,这些路线如何进化而成?当前如何维持?在未来气候变化下可能有何改变?不同的迁徙策略是否有其遗传基础?这些问题是鸟类学和行为学关注

游隼和猎隼基因组研究成果发表

猎隼 游隼   3月25日,由英国卡迪夫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联合完成的游隼、猎隼基因组研究成果,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在线发表。据悉,这是猛禽基因组成果首次被发表。该研究为科研工作者从全基因组水平探究游隼和猎隼的捕食性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对深入探究游隼和猎隼的起源、进化及其他生物学特性具

华大基因、卡迪夫大学联合发表Nature子刊新文章

  来自英国卡迪夫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近日完成了对游隼和猎隼的基因组测序,提供了关于捕食生物生活方式演变的一些新认识,相关论文“Peregrine and saker falcon genome sequenc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evolution o

洞庭湖候鸟保护国际论坛聚焦候鸟动态监测与保护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21.shtm 中新网岳阳2月19日电 (张雪盈)“传统的鸟类监测工作高度依赖专业人员,监测数据存在‘不实时、不全面、不连贯’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生态监测‘长期性、大范围、高精度’的工作要求。”

世界首次发表猛禽基因组成果

  由英国卡迪夫大学、华大基因等联合完成的游隼、猎隼基因组研究成果,近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为科研工作者从全基因组水平探究游隼和猎隼的捕食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深入探究游隼、猎隼的起源、进化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这是世界上首次猛禽基因组成果被发表。   游隼和猎隼都属于猛

DNA提供鸟类迁徙新线索

  每年秋天,数不清的鸣鸟会离开它们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繁殖区,向南飞至墨西哥和中美洲过冬。鸣鸟通常在晚上飞行以躲避老鹰。但它们到底去了哪里以及如何飞至目的地一直是一个谜。日前,一个团队通过分析其羽毛上的DNA 给出了关于鸟类迁徙的新线索。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北方鸣禽保护协会的Jeff Wells说:“尽管

因出现“异常”-“游隼”可能无法到达月球

  对于美国宇航机器人技术公司的“游隼”月球着陆器来说,目前面临的情况似乎很严峻。1月8日,它搭乘“火神”新型运载火箭奔赴月球,但在发射后仅仅7个小时,它就开始出现“异常”,这可能导致它无法安全着陆月球。  问题的第一个迹象是,“游隼”无法重新定位,使其太阳能电池板指向太阳。地面的工程师团队能够指挥

广东省记录野生鸟类584种,迁徙鸟类近400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6795.shtm3月23日,以“保护野生鸟类,共建绿美广东”为主题的广东省第四十二届“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暨“长隆超级飞鸟节”启动仪式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作为全球重要的候鸟迁徙

揭开鸟类如何实现千里迁徙之谜

科学家揭开鸟类如何实现千里迁徙之谜   科学家们宣称,他们已经发现了鸟类如何通过地球磁场的引导,经历数千公里的飞行找到回家之路。   科学家们发现,似乎在鸟类的羽毛下面装配有一个类似于漫画英雄钢铁侠一样的内部导航系统,在鸟类的耳朵中有一种名为毛细胞的感觉神经元,它们负责探测声音和重力。令奥地利和

鸟类迁徙预计将导致未来几周禽流感病例激增

随着候鸟物种在全球各地迁徙,预计未来几周,鸟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将会增加。这次禽流感疫情将持续多久?它是否会蔓延到哺乳动物?是否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人类流行病?明尼苏达大学猛禽中心主任、兽医流行病学家Victoria Hall近日作出解释。自2021年以来,禽流感疫情对家禽养殖场和在海岸线上聚集的鸟类

河南驻马店湿地迁徙鸟类遭毒杀-被卖到南方餐馆

宿鸭湖湖边的麦地里,被毒死的野鸡和喜鹊随处可见。  连日来,宿鸭湖湖畔的村民多次向记者反映,每天都有人来到湖边湿地里撒毒麦,毒杀迁徙的鸟儿。被毒死的大雁、野鸭贩运到了南方的饭店。  现场  被毒死的鸟儿随处可见  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和汝南县境内的宿鸭湖,是亚洲最大的人工平原湖,其湖边

红薯基因揭密南美古人迁徙

比哥伦布第一次远航早500年时,南美洲的红薯已经成为波利尼西亚的主要作物。 图片来源:iStockphoto/Thinkstock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指出,红薯的基因组可能是揭密一个伟大探索时代的关键。该时代比欧洲地理大发现早几百年,且存在很多人类学谜团。   大约8000年前,秘鲁高原上

美国52年来首次登月尝试遇挫

  美国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的“游隼”号月球着陆器在进入太空后出现推进系统故障,并导致“关键性燃料泄漏”。多方预计,“游隼”号将难以实现其原计划的登月目标。这是美国52年来首次尝试登月,也是美国私营企业首次挑战登月。  “游隼”号任务受挫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是一个打击。NASA向航天机器

科协公布2021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你了解几个?

  1月10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共有8个知识创新类和2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成果入选。  据介绍,本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的评选,联合体成员学会推荐项目量较往年大幅增加,竞争激烈,评选日臻完善,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更为显著的是,本次入选项目

基因分析揭示古猫迁徙历史

   对古代猫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研究表明,在猫咪主宰互联网文化的几千年之前,这种动物便已经通过早期农民、古代水手乃至维京人遍布古代欧亚大陆和非洲。  这项研究对生活在距今15000年前至18世纪之间的200多只猫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研究人员在9月15日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公布了这

质疑:飞机风挡为何破裂——飞越喜马拉雅,天鹅背黑锅

   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紧急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据5月15日全国各路媒体报道,专家分析飞机风挡为何会破裂,第一个原因就是鸟撞:“在近万米高空,可以碰撞到的一般只有天鹅”。   惯性思维很可笑,似乎不要打底稿。   我们不排

南非冻结鸟类研究-旨在遏制禽流感疫情暴发

  作为限制禽流感疫情的一部分,南非鸬鹚和其他海鸟成为了科学家的禁区。图片来源:Chris & Monique Fallows/NPL   本报讯 由于南非政府正在努力应对一场威胁濒危物种的禽流感疫情,因此科学家们被禁止在该国沿海地区对海鸟进行研究。   3月23日,南非环境事务部宣布将停

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依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申请的“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经过前期单位申报、学校推荐、可行性论证、专家评审及答辩等环节,于9月18日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建设。当前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场地及设施条件  该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以东亚迁

专家称捕鸟破坏基因资源-林业局派专项组

  大量捕杀候鸟究竟有那些危害?昨日,记者采访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相关专家。学者们表示,捕杀候鸟威胁到物种存亡,破坏了基因资源。同时,事件也暴露出我国候鸟迁徙路线缺乏法律保护,地方工作站管理堪忧。   此外,经媒体曝光捕鸟一事后,国家林业局已派出专项工作组前往

青藏高原鸟类生态系统遭受气候变暖威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402.shtm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这里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然而,气候变暖正在加速,青藏高原过去50年的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这一趋势不仅会对高原鸟类

“隼鸟2号”逼近“龙宫”

这是从大约1000米的距离拍摄的小行星“龙宫”。图片来源:JAXA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日前表示,该国的隼鸟2号探测器已于8月7日到达了距离小行星“龙宫”的最接近点。 该项目的地球指挥中心首先操纵隼鸟2号探测器,从距离这块太空岩石20公里的位置下降到距离其表面6公里的

2021年中国科技评述及展望

  杜鹏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这一年,国际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新冠疫情加剧了不确定性。  在这一年,中国科学家交上了一份令世界瞩目

鸟迁徙为节能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本报讯 一项研究发现,鸟类迁徙是为了优化能量摄入与消耗之间的平衡。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不迁徙的鸟类,可为所有鸟类的全球分布提供一种一般性解释。 全球约15%的鸟类在繁殖栖息地和非繁殖栖息地之间迁徙,这让它们可以逃避冬季的粮食短缺和气候不利等问题。但人们一直难以鉴定导致所有

鸟类翅膀可能进化自非鸟类恐龙

  能够飞行的现代鸟类都有一种特殊的翅膀结构,称为前膜,没有它鸟就无法飞行。这种结构的进化起源仍然是一个谜,但新研究表明,它可能是从非鸟类恐龙身上进化出来的。这一发现来自对化石中保存的关节的统计分析,有助于填补有关鸟类飞行起源的部分知识空白。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的《动物学快报》杂志上。  “鸟类翅膀的

西工大垂直管射折叠翼无人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嘭!”“发射正常!”“机翼尾翼展开正常!”“螺旋桨最大功率推进!”“姿态改平正常!”“开始巡航!”“到达目标上空发现目标!”“目标锁定成功!”“完成打击!”。伴随着这一连串的指令,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昌敏负责的大仰角弹射长航时“游隼”管射折叠翼无人机(以下简称“游隼”长航时折叠翼

海生游仆虫的培养实验_给食海生游仆虫

实验材料藻类培养物试剂、试剂盒Nitex 过滤游仆虫种液仪器、耗材塑料纸或 Plexiglas 纸解剖显微镜实验步骤1. 将 1.5~2 L 藻类分入矮形烧瓶或烘于皿中。2. 用 45 μm Nitex 过滤游仆虫种液,除去死的藻类,倒入藻类平皿中。3. 用塑料纸或 Plexiglas 纸盖上平皿。

从全基因组水平构建鸟类物种生命树

  近日,“第一届万种鸟类基因组(B10K)项目国际研讨会——鸟类复杂性状的进化解析与调控”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协办。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由昆明动物所特聘讲座研究员张国捷和动物所研究员雷富民担任。  据悉,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揭示鸟类高海拔适应的基因组平行演化

  相同或相似的选择压力下,近缘物种可能在生理、形态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相似的适应性改变,称为“平行演化”(parallel evolution)。然而,这种相似表型的演化可能是由不同的遗传机制所调控。理论假说认为这种遗传不平行性(genetic nonparallelism)可能与物种的固有遗传变异(

Science:三项鸟类全基因组测序研究

  目前,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完成了一项迄今为止最大的动物全基因组研究。为了构建鸟类的生命树,研究小组测定、组装和比较了48种鸟类的全基因组,这些鸟包括鸵鸟、蜂鸟、乌鸦、鸭、猎鹰、鹦鹉、鹤、朱鹭、啄木鸟和鹰,囊括了现代鸟类的所有主要分支。作为鸟类系统基因组学财团(由来自20个国家80家机构的200多名

研究发现北美鸟类体型“缩水”-或与气候变暖有关

  据媒体报道,瑞士和美国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北美洲多种鸟类在近半个世纪内体重下降,翼长变短。专家认为,气候变化或为鸟类体型变小诱因。不过,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这一变化对鸟类有害。  生物学中有一条贝格曼定律,即在气候较暖的环境中,动物体型趋向于变小。这一定律通常适用于栖息范围跨越多个纬度或经度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