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手性联芳基类天然产物的高效合成取得新进展

手性联芳基类天然产物在自然界中存在很多,而且富有生理活性。例如,科鲁普钩枝藤碱A (Korupensamine A)和它的轴手性异构体科鲁普钩枝藤碱B (Korupensamine B)均表现出很显著的抗疟性,而它们的二聚体米歇尔胺B (Michellamine B) 则对HIV-1和HIV-2呈很强的抗病毒作用, 曾经用于临床研究。利用Suzuki-Miyaura偶联在温和的条件下高立体选择性地构筑手性联芳基结构一直是有机合成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题,至今未能高效地运用于天然产物合成中。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汤文军课题组致力于发展一个高活性、高立体选择性和实用性强的不对称Suzuki -Miyaura偶联催化体系, 提出了发展大位阻手性单膦配体和利用底物间次级作用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和解决途径(Synlett, 2013, 24, 2465)。课题组一方面发展刚性、大位......阅读全文

手性世界拆分的创新之路

手性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手”(Cheiro)。自然界中存在的手性物质是指具有一定构型或构象的物质与其镜像物质不能互相重合,就象左手和右手互为不能重合的实物和镜象关系类似。手性是宇宙间的普遍特征,体现在生命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中。首先组成地球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氨基酸几乎都是左旋氨基酸,而没有右旋氨基酸。

液相色谱手性识别机理研究进展(二)

2 、手性识别模型目前,关于手性识别的一般机理众说纷纭。在手性色谱学这一领域,早在1952年,Dalgliesh[12]采用纸层析研究氨基酸对映体的分离时就提出了色谱直接拆分“三点作用”分离理论。后来,Lochmüler和Dobashi提出“两点作用”模型;Lochmüler和Wainer提出“单点

手性药物的色谱分析

手性属于立体化学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分子的三维结构。手性化合物具有光学活性,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的词干“chir”,意思是“手”,代表惯用手。手性其实是自然界和化学系统中一种基本的现象。细致观测可以发现大到星系旋臂、行星自转,小到贝壳上的纹路、植物的螺旋生长以及蛋白、多肽、氨基酸等不对称有机小分子都有“

手性物质的分离分析方法

      手性物质的分离分析方法有手性源合成法、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酶拆分法、膜拆分法、萃取拆分法和色谱拆分法等,常与离心机分离技术结合使用。1、手性源合成法:        手性源合

201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项目介绍

  2011年12月12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京揭晓。现将2011年度入选项目名单予以介绍。 一、正调控水稻种子大小、粒重和产量的GS5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主持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主持人:何予卿   经过近10年的研究,由华中农业大学

上海药物所新型手性配体设计及不对称催化研究取得突破

  在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研究中,手性配体是影响反应立体选择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设计结构简单、合成方便、催化选择性高的手性配体是不对称合成领域有机化学家们一直关注的一个课题。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发明了一些催化选择性优秀的手性配体,但大部分结构复杂、合成步骤冗长,发展

成都生物所发明N-亚磺酰基氨基酸酰胺化合物

  不对称有机小分子催化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型不对称催化方法,由于其所用的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具有结构简单、合成容易、造价低廉、所需生产工艺简单、环境友好等特点,对该领域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手性硫原子是一类非常有用的手性源,其已被广泛用于手性助剂和手性配体,显示出了非常优良的立体控制能力,

药物分析新技术和进展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是药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药学和分析科学的交叉学科,其内容包括药物(原料,制剂,制药原料及中间体等)的检验,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皮,药物临床监测以及中草药(动物,植物,矿物类)检定等诸多方面的有关定性定量分析工作.其目的是确保药物的质量,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此外,

药物分析新技术和进展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是药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药学和分析科学的交叉学科,其内容包括药物(原料,制剂,制药原料及中间体等)的检验,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皮,药物临床监测以及中草药(动物,植物,矿物类)检定等诸多方面的有关定性定量分析工作.其目的是确保药物的质量,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此外,

药物分析新技术和进展(二)

1.以TLC,HPLC等分离制各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一类方法主要包括代谢物的分离,检测,纯品制备与结构鉴定几方面的工作.药物的分离检测,主要方法有柱色谱,TLL,Gc与叩凹 叩比常用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同时分离与检测.根据药物代谢的一般规律,代谢物的极性较原药大,所以在反相叩比系统中代谢物一般

液相色谱手性识别机理研究进展(一)

近20年来人们对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对映体的兴趣与日俱增,发展高效的手性固定相(简称CSP)成为这一领域最活跃的部分,而与之相应的色谱手性识别机理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少。但研究色谱拆分机理又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获得对手性识别更深入的理解,可以指导研制高效的CSPs及预示手性拆分的可能性,而且对理解手

蒋耀忠:执着“手性化学中国梦”

  “他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小明心中,自己的导师不仅治学一流,教书育人也很有高招。他先后培养出了1名院士、6名“杰青”和4名长江学者,在手性化学领域赫赫有名、屈指可数。  这位导师就是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所原所

手性物质的分离分析方法(一)

手性物质的分离分析方法有手性源合成法、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酶拆分法、膜拆分法、萃取拆分法和色谱拆分法等,常与离心机分离技术结合使用。1、手性源合成法:手性源合成法是以单一对映体的手性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另外的手性化合物的单一对映体,这是化学家常用的方法。由于原料的立体结构决定着产物的立体构型,获得制

立体专一性的碳(sp2)-碳(sp3)偶联反应研究获进展

  发展立体选择性或专一性的偶联反应实现手性分子的高效构建是当今有机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立体选择性或专一性的偶联反应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过渡金属催化剂用量大、手性控制不佳等局限。传统的SN2反应也是实现立体专一性碳(sp2)-碳(sp3)间偶联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采用高

成都生物所用不对称催化构建手性偕二芳基甲基硼酸酯

  手性有机硼化合物是重要的蛋白酶抑制剂,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手性二苄基硼酸酯是一类新颖的合成砌块,可用于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偕二芳基或三芳基甲基化合物。传统合成该砌块的方法依赖于使用当量的手性底物或手性试剂;迄今为止,利用催化不对称策略合成手性二苄基硼酸酯仍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  中国科学院成都

河南大学发现手性含氮芳香杂环化合物合成新方法

   日前,河南大学教授江智勇在可见光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发展光敏剂与手性膦酸协同催化体系,为手性含氮芳香杂环化合物提供新的合成方法,该成果已在《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 可见光不对称催化是一种重要的手性化合物合成手段。它通过可见光驱动光敏催化剂至激发态后与底

上海有机所发展出双试剂手性离子对催化新模式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天然有机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赵刚课题组通过研究发展出了双试剂手性离子对的催化策略,该策略基于廉价、易得的天然手性源(如氨基酸、生物碱),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手性有机催化剂,并将其作为手性Brønste酸或Lewis碱应用于不对称催化Strecker等类型的反应,

第二期赛默飞世尔科技质谱用户沙龙活动报道

军事医学科学院六所 李敬来老师   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六所的李敬来老师作了题为《苯环壬酯手性对映体体内拆分与立体选择性动力学研究》的报告,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上介绍了8021消旋体在比格犬体内测定拆分方法的建立过程。   实验室基本介绍   李老师首先为我们

兰州化物所高区域高立体选择性联烯醚对吡唑酮加成反应

  在手性化合物和药物分子合成领域,发展新的策略实现高区域高立体选择性反应,能为各种手性分子的合成提供高效的途径。近几十年来,尽管手性催化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利用相同底物通过调控催化剂实现高区域和高立体选择性仍然非常困难,尤其是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实现对手性季碳中心的有效控制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吡唑

质谱沙龙第十六期活动报道

      2009年2月22日下午,质谱沙龙第十六期活动在第二炮兵总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会议室举行。此次到会者除了来自发酵研究院、清华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分析中心、二炮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307医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科院植物所、AB公司

南开大学教授周其林: 以化学“催化”育人之美

  化学之美,严谨之美、创造之美。  几百年来,通过化学,人们认识了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  今天,还有更多的化学家,为了更广袤的未知,为了让世界更好,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  周其林,正是其中的一员。  上世纪70年代,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二批大学生,周其林踏入化学世界的大门,40年来,初心

中科院院士 南开大学教授周其林 以化学“催化”育人之美

化学之美,严谨之美、创造之美。 几百年来,通过化学,人们认识了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 今天,还有更多的化学家,为了更广袤的未知,为了让世界更好,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 周其林,正是其中的一员。 上世纪70年代,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二批大学生,周其林踏入化学世界的大门,40

以化学“催化”育人之美 鼓励更多学子爱上化学

化学之美,严谨之美、创造之美。 几百年来,通过化学,人们认识了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 今天,还有更多的化学家,为了更广袤的未知,为了让世界更好,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 周其林,正是其中的一员。 上世纪70年代,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二批大学生,周其林踏入化学世界的大门,40

化学所在非金属催化不对称氢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Frustrated Lewis Pairs (FLPs) 自从2006年被报道以来,由于它可以活化氢气,为长期以来由金属主导的催化氢化领域开辟了全新的途径。近年来由FLP开辟的非金属催化氢化领域迅速发展,但FLP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氢化领域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发展高效、高选择性的不对称催化氢化新体

化学担当——记著名有机化学家戴立信院士

   戴立信(1924年—)  戴立信,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平,1947年国立浙江大学毕业。1953年进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现任有机所研究员、有机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顾问、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

色谱柱及填料介绍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现代分离、分析方法。20世纪60年代以来,HPLC作为一种分析技术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药物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日益普遍。其中色谱填料可谓是色谱技术的核心,它不仅是色谱方法建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消耗品。色谱柱作为色谱填料的载体,当之无愧被称为色谱仪器的“心脏”。高性能

上海有机所在手性螺环骨架配体合成研究中获进展

  在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中,手性配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设计合成受到广泛关注。在过去几十年里,虽然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各类手性配体,但通用性好的手性配体和金属催化剂仍为数不多。其中,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开创性地发展了一系列以螺二氢茚骨架为基础的手性螺环配体,在多种金属催化不对称反应中取得了优异的立体诱

大连化物所手性催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催化与原位表征研究组李灿、刘龑团队在手性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完成了高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底物控制的基于邻位亚甲基醌(o-QMs)中间体的动态动力学拆分和4+2环加成反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气相色谱仪的形成包合物的手性固定液

在气相色谱仪的形成包合物的手性固定液中,环糊精、冠醚和杯芳烃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选择性手性固定液。由于它们都具有独特的环腔结构,所以是色谱分析中超分子化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一、环糊精:环糊精固定液主要是a-、b-、g-环糊精的烷基化或酰基化衍生物,具有许多手性中心和特殊的笼状结构,能与被分析的化合

气相色谱仪的形成包合物的手性固定液

在气相色谱仪的形成包合物的手性固定液中,环糊精、冠醚和杯芳烃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选择性手性固定液。由于它们都具有独特的环腔结构,所以是色谱分析中超分子化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一、环糊精:环糊精固定液主要是 a-、b-、g-环糊精的烷基化或酰基化衍生物,具有许多手性中心和特殊的笼状结构,能与被分析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