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雪龙2”号完成宇航员海磷虾调查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7日凌晨顺利完成宇航员海海域第29次磷虾拖网作业。这也是宇航员海科考的最后一次磷虾拖网采样作业。 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的科考队员,2019年12月10日在宇航员海进行首次磷虾拖网取样,获取本次科考的第一批南极磷虾样品,同时开展了相应的磷虾基础生物学测量。此后科考队员又陆续进行了28次取样,在宇航员海海域共获得磷虾样品约25公斤。 “通过29次磷虾拖网作业,我们在调查海域发现了南极大磷虾产卵群体和未成体样品,对宇航员海磷虾的种群分布情况有了基本认知。后续将结合科研鱼探仪的声学数据,对调查海域的磷虾生物量作进一步评估,并从生物学角度对其年龄结构等展开进一步研究。”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王新良说。 磷虾是南大洋食物链上的重要一环,南极的鲸、海豹、企鹅等鸟类均以磷虾为主要食物。航行在南大洋上,不时能看到海鸟在水面捕食,鲸在水中追逐,这表明可能有磷虾群存在。 第36次南极考察......阅读全文

雪龙2”号完成宇航员海磷虾调查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7日凌晨顺利完成宇航员海海域第29次磷虾拖网作业。这也是宇航员海科考的最后一次磷虾拖网采样作业。   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的科考队员,2019年12月10日在宇航员海进行首次磷虾拖网取样,获取本次科考的第一批南极磷虾样品,同时开展了相应的磷虾基础生物

“雪龙”号完成南极科考回国

  4月10日上午,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研究所所属科考船“雪龙”号完成第三十三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抵达长江口水域。   此次为“雪龙”号第三十三次赴南极执行科考与运输补给任务,历时161天,总航程约3.5万海里。“雪龙”号顺利完成“一船四站”环南极航行计划,在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雪龙”号开展海洋微塑料调查

  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19日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海洋微塑料取样作业,这是科考队出征以来首次在航线上开展调查作业。   当日下午,为实施科考作业,科考队乘坐的“雪龙”号科考船航速降为每小时3海里。队员们冒着细雨,用船上后甲板的绞车和A型架等大型设备将微塑料采样器缓缓放入海中,约15分钟后

“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完成大修

11月6日,我国唯一的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完成了为期半年多的大修,以全新的面貌精彩亮相。承担此次大修任务的上海船厂为“雪龙”号举行了简短而热烈的出厂仪式。“雪龙”号此次大修耗资2亿多元,主要对船体、轮机、电气和科考4个部分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造。   图为“雪龙”号极地科

我国完成北冰洋科考 “雪龙”号驶离北极圈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已圆满完成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8月31日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驶出位于北纬66度33分的北极圈。   自今年7月20日进入北冰洋以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全体队员连续奋战,截至目前已完成130多个海洋站位的综合调查、9个短期冰站考察和一个为期13天的长

中国科考队勇闯阿蒙森海探秘南极“前世今生”

  虽然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号日前已踏上返航回国行程,但值得回顾的是,科考队员返航之前在阿蒙森海及附近的高浪海区颠簸20多天,成功完成了中国首次南极阿蒙森海综合调查,为中国探索南极“前世今生”的奥秘积累了宝贵样本和数据。   阿蒙森海位于南极南大洋太平洋扇区。历史上,曾有韩国、美国

雪龙2号,愿你一路破冰前行

  核心阅读   从2016年12月20日完成第一块钢材点火切割,到2018年9月10日正式下水,首艘“中国造”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的问世,不仅意味着“双龙探极”格局的进一步形成,也标志着我国极地科考取得新的突破。承续极地求索的使命担当、承载兴海强国的光荣梦想,中国“雪龙”必将劈波斩浪

“雪龙”号在南极阿蒙森海碰撞冰山 目前人船安全

  图为第35次南极考察任务期间,中国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降落南极冰盖之巅。刘诗平摄   自然资源部21日发布消息,“雪龙”号在执行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任务期间,于北京时间1月19日上午10时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区航行中,因受浓雾影响,在南纬69°59.9',西经94°04.2'

“雪龙2号”回归 为深海热液探测提供技术支撑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拥有智能机舱,便于飞机在甲板上起降;能通过传感器等设备进行船体全寿命监测,如与冰面刮擦后,能自动预警。该船可实现极区原地360度自由转动,并可

“发现”号宇航员完成首次太空行走

  美国航天局2月28日发布消息称,“发现”号航天飞机机组两名宇航员当天走出国际空间站,完成了此行的首次太空行走,其间虽出现一段“小插曲”,但总体进展比较顺利。   此次太空行走由宇航员史蒂夫·鲍恩和阿尔文·德鲁合作完成,持续时间约6个半小时。他们接通了一段电源延长线,为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