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组蛋白的合成修饰的相关介绍

这是形成组蛋白各组分微不均一性的主要原因。修饰的方式有: ①乙酰化。有两种: 一种是H1、H2A、H4组蛋白的氨基末端乙酰化,形成α-乙酰丝氨酸,组蛋白在细胞质内合成后输入细胞核之前发生这一修饰。 另一种是在H2A、H2B、H3、H4的氨基末端区域的某些专一位置形成N6-乙酰赖氨酸。 ②磷酸化。所有组蛋白的组分均能磷酸化,在细胞分裂期间,H1的1~3个丝氨酸可以磷酸化。而在有丝分裂时期,H1有3~6个丝氨酸或苏氨酸发生磷酸化,其他四个核心组蛋白的磷酸化可以发生在氨基末端区域的丝氨酸残基上。组蛋白的磷酸化可能会改变组蛋白与DNA的结合。 ③甲基化。仅发现于H3的9和27位和H4的20位的赖氨酸,鸭红细胞组蛋白H1和H5的组氨酸。 ④ADP-核糖基化。组蛋白H1、H2A、H2B及H3和多聚ADP-核糖的共价结合,ADP-核糖基化被认为是在真核细胞内启动复制过程的扳机。 ⑤其他修饰:赖氨酸的丙酰化、丁酰化、琥珀酰化、......阅读全文

组蛋白的合成修饰的相关介绍

  这是形成组蛋白各组分微不均一性的主要原因。修饰的方式有:  ①乙酰化。有两种:  一种是H1、H2A、H4组蛋白的氨基末端乙酰化,形成α-乙酰丝氨酸,组蛋白在细胞质内合成后输入细胞核之前发生这一修饰。  另一种是在H2A、H2B、H3、H4的氨基末端区域的某些专一位置形成N6-乙酰赖氨酸。  ②

关于组蛋白的相关介绍

  组蛋白是染色体基本结构蛋白,因富含碱性氨基酸Arg 和lys 而呈碱性,可与酸性的DNA紧密结合。组蛋白包含五个组分,分子质量为11-23ku,按照分子量由大到小分别称为H1、H3、H2A、H2B和H4。[1]  组蛋白(histones)真核生物体细胞染色质中的碱性蛋白质,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等碱

关于修饰酶的相关介绍

  体内有些酶可在其他酶的作用下,将酶的结构进行共价修饰,使该酶活性发生改变,这种调节称为共价修饰调节(covalent modification regulation),这类酶称为修饰酶(prosessing enzyme)。  碱性磷酸酶去除5′-P,可防止二分子DNA片段5′端P基团自身空间障

DNA合成仪的合成柱的相关介绍

  起始结合在载体(一般为CPG)上的核苷酸是装在一次性的柱子中,除柱体外,还有2个固定过滤板和2个接头,所有的部件都由惰性材料制成。固定过滤板是多孑L性聚苯乙烯固定在两端盖子中。入口和出口都是母路厄氏(1uer)接头,与仪器的公路厄氏接头配对。柱子是对称的(没有顶端和底部、前后之分),可以以任何方

表观遗传之组蛋白修饰—组蛋白乙酰化

大家好,我又来啦~~今天给大家放送的是表观遗传之组蛋白修饰相关的内容噢,组蛋白修饰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今天呢,我们就给大家讲讲组蛋白乙酰化及相关的产品。 一 组蛋白修饰 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它由约 146 bp DNA 缠绕组蛋白八聚体组成,其中组蛋白八聚体包含 2 (H2

高通量平行合成仪的相关介绍

  简介   高通量平行合成仪是专为精细化工等行业研发设计的组合化学和多产品合成设备。该产品按反应板温度区域数量不同分为单区反应和多区反应;按多区反应板功能不同可分为加热型、加热/冷却型、回流型;按试管容量不同及试管的装载数量不同又可分成多个品种规格。   产品特点   1.多温度区反应模块

DNA合成仪的控制器的相关介绍

  控制器指导和初始合成仪的所有活动,它的主要部分是软件、微处理机、显示屏幕、键板及相关的电子部件。软件控制合成的所有必要操作并由微处理机来解释和执行。软件储存在一个可取出的存储卡中,这个存储卡插在仪器的背面。合成信息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通过选择键板上的键可与仪器交流。软件是“菜单驱动”,通过按适当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的过程相关介绍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常处于合成和分解的动态平衡。因而各种蛋白质都以其固有的速度进行分解或重新合成。在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蛋白体。核蛋白体在细胞内以游离的或结合在粗面内质网上的状态而存在,前者主要进行细胞质(酶)的合成,后者主要是以分泌蛋白质(酶)及膜组成成分的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即

组蛋白修饰与DNA甲基化之间的关系

在引起基因沉默的过程中,沉默信号(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新装配)是如何进行的?谁先谁后?这是一个“鸡和蛋”的问题,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定论。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是一个相互促进、加强的过程,如许多HDAC可以和DNMTl、3a、3b相互作用;而甲基化CpG结合蛋白—

组蛋白修饰对衰老的调控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衰老是一个基本的生物学现象,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对其调控机制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在发育和衰老过程中,表观遗传学调控被认为可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长久以来这方面的证据一直很少,具体作用机理还不清楚。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敬东实验室的这项研究,通过生物化学、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