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记稀土之父徐光宪:他的世界“祖国最大”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院士新华社发 5月6日,稀土之父徐光宪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他是我国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他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告别的时刻,感念先生作为一代科学巨匠走过的一生,人们发现,他留给科学世界的宝贵财富是如此厚重与绵长。 科学研究要胸怀祖国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正是这一信念,支持徐光宪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放弃留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和科研前景,放弃妻子高小霞一两年后可能得到的博士学位,毅然回国。他们回国所坐的邮轮,是美国政府“禁止中国留美学生归国”法案正式生效前,驶往中国的倒数第三艘邮轮。 回顾徐光宪先生一生,爱国,不仅是他个人崇高的情感,更成为他科学工作的最高准绳。他常说,做研究工作如果没有国家的需要,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科学研究应该时刻关注国家目标”......阅读全文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徐光宪:打造稀土出口大国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的稀土优势发挥出来”。   著名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徐光宪院士便是

徐光宪:认真做学问自然能创新

  徐光宪网名“老顽童”,他也很喜欢看金庸的小说,但他希望年轻人不要看,要等到年纪大了再看,因为“年轻人的时间最宝贵,记忆力最强,一定要在年轻时把基础打好”。 图片说明:徐光宪寄语人民网网友   徐光宪是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也是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4月12日,他给上海交通大

“好人”徐光宪:一生科研只为国

   初夏时节,北京大学红楼前的老槐树已经郁郁葱葱,未名湖湖面上已经被细细碎碎的柳絮洒满。只是,穿梭不息的人流中再也不见了那位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喜欢读金庸、喜欢下围棋的老人。  4月28日上午,被公认为中国“稀土之父”的中科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徐光宪去世。“先生是一个好人”,想

和美相比 中国科技到底是巨弱无比还是强悍到窒息

拓展阅读  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     科技水平是国家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最本质的标志。当今世界科技水平最高的国家显然是美国。中国的科技水平处于什么位置呢?  文︱袁岚峰  本文于2015年8月原载于作者博客,原文有删节,不代表新华社瞭望智库观点。  如何理解当

高松院士:在化学的天空中自由探索

高松今年44岁,很年轻,已经是中科院院士,中国最悠久的化学院的院长,不过他的身上却没有丝毫威严。 “我的经历简单而平淡。” 这是高松说话的风格,简练得近乎白描。直到采访结束的时候,我才理解他接受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的含义。一个个问题过去之后,采访之初预期的精彩故事并没有出现。最后才发现,“简单平淡

北大应用化学:掌握独门绝技 促进交叉创新

  “五.四”不仅是北京大学的校庆日,也是全国人民的青年节,走过120年的北京大学还有许多如此的“敢为天下先”。不久前,分析测试百科网采访了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主任沈兴海教授,他带我们回顾了放射化学-应用化学专业63年的光辉历史并展望在新时代的发展,特别谈到我国对放射化学人才的急需,

献礼七夕 | 夫妻院士,伉俪情深——盘点18对院士夫妻

  在我国科学界,两院院士一直是最高荣誉。两院院士评选一般每两年举行一次,每次仅仅选出一百多人,历年当选的两院院士也不过数千人。然而,在我国科学界中,依然存在为数不多的夫妻都是两院院士的事例。  这些科学家伉俪大都携手于同一研究领域,在科学长空,他们的名字互相辉映。是执着的追求使他们发现了彼此,在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已有31位获奖者 你都认识吗?

  中国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8日在北京揭晓并颁奖,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共同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规定“国家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300项。国家科学技术

姚建年院士:中国化学给世界带来诸多惊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化学会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姚建年  改革开放30年来,与国内各行各业一样,我国的化学科学研究获得了全方位发展,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无论在基础、应用基础研究还是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

大盘点!历年国家最高科技奖29位获奖者,他们都是谁?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每年评审一次,根据2017年5月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规定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300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即大家习惯说的“国家三大奖”。还包括授予外籍科学家或外国组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

黄涛: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成功的外部因素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成长环境及科研实践,对于科技领军人才成长和培养有明显的启发意义:一个科学家的成长成才不仅在于自身努力,还要有配套的合适的外部环境。  ●应大力发展社会经济为人才成长提供物质支撑,努力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为人才成长提供强大基础,强力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为人才成

著名放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化学家刘伯里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放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化学家、中国放射性药物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刘伯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7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下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文集《刘伯里文集》

著名放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化学家刘伯里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放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化学家、中国放射性药物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刘伯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7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下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文集《刘伯里文集》(2016年

化学的贡献将得到更加极致的体现

  姚建年:化学的贡献将得到更加极致的体现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制备及其应用,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作为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学科,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医药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

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 分析领域多项获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年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也揭晓,其中“食品、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新技术和融合技术的开发”等多项分析领域获得奖项:     食品、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项目获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由江苏大学完成的“食品、农产品品质

学科真的那么重要么——“漏网之鱼”或许是“卓越”之源

  在管理上,无论是科技部门还是高校,都切忌奉行“学科中心主义”,而要以“问题导向”的大领域、大方向为区块,整合学科集群,发扬个体优势,互相取长补短,在协同合作中追求学科整体卓越。  在出台一些有关学科的政策措施时,不应僵硬地“一刀切”,要适当留有空间,让弹性和柔性发生边际效应。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继往开来 科学发展—庆祝北大化学学科创立100周年

  2010年5月3日,北京大学化学学科创立100周年庆典活动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北大化学学科创立100周年发来贺电,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白春礼院士,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姚建年院士,国家科学技术部基础

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峰会将召开

——2016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峰会  主办单位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承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支持单位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计量研究院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北京领航标溢科技有限公司   主

张杰院士卸任上海交大校长 林忠钦院士接任

   2006年11月27日,张杰由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局长正式当校长,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交大最年轻的校长。  今年,上海交通大学数千名毕业生听不到他们“杰哥”的毕业致辞了。这个“校长保留节目”已持续了整整10个学年。  23日上午,随着中组部任免决定的宣布,张杰院士不再担任上海交大校长,由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