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环境微生物学之兴有赖基础创新

环境微生物学可用于解决水污染。 给水体投以除碳(有机碳)、除氮菌株,正成为一项消除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行技术措施;给土壤添加除油(矿物油)菌株,已成为一项成熟的修复油污土壤的技术措施……经过20余年的发展,以微生物手段治理污染环境,已从环境微生物学的专著和教材上,逐渐走到环境修复应用中来。 然而,对比这一领域的发达国家,我国生物修复技术的有效利用还有待进一步突破。中科院微生物所副所长、微生物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双江指出:“他们的技术研究手段、监测手段比我们多,评估评价机制相对成熟。环境修复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要靠环境微生物学科的发展;而环境微生物学科的发展,有赖于该学科基础的开拓和创新。” 呼吁建立环境微生物资源共享库 环境修复微生物菌剂的培养和筛选,是环境微生物学发展的第一关。刘双江把菌种选育工作比作“技术+运气”共同作用的结晶:“从一个环境中提取最有效的菌种,需要不小的工作量,需要一定的技术,还需要有一定的运气。” ......阅读全文

环境微生物学之兴有赖基础创新

环境微生物学可用于解决水污染。  给水体投以除碳(有机碳)、除氮菌株,正成为一项消除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行技术措施;给土壤添加除油(矿物油)菌株,已成为一项成熟的修复油污土壤的技术措施……经过20余年的发展,以微生物手段治理污染环境,已从环境微生物学的专著和教材上,逐渐走到环境修复应用中来。  然而,对

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

  为进一步加强微生物资源在生态修复和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促进微生物资源学科的学术交流,9月15日~18日,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和工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   大会设立了微生物资源学、西北植物源及环境微生

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技术对社会环境微生物做出的贡献

高温干热空气灭菌是到现在为止世界公认的最管用的灭菌技术,能彻底消泯全部微有生命的物质污染源(涵盖耐高温的芽孢杆菌);湿热灭菌一般用于高压蒸汽灭菌中,比较少用在CO2培养箱上,湿热灭菌在常压下又叫煮沸法,煮沸的水温普通至少需为100℃,球菌蕃息体煮沸5分钟,但芽胞常需煮沸2钟头以上才可;紫外灯映射法的

第十三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在宁召开

  11月11日至14日,第十三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市维景饭店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承办,会议设立了27个大会报告,86个分会报告。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560余位代表与会。   本次会议主题为“环境微生物与社会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微生物资源调查研讨会召开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微生物资源调查暨未/难培养微生物分离与培养技术研讨会(2019)于12月11日至14日在广州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邓子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微生物种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吴清平和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朱红惠等28位专家学者应邀作大会专题报告。首届粤港澳

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

  为了使您更好的了解临床检验技师的相关内容,医学教育网特搜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  1.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遗传、进化,以及与人类、动物、植物等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医学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

保护好中国独特的生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谈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薛达元认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人类衣食住行的关联性非常大。   比如,在食用方面,我们吃的东西涉及农作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穿的方面,棉花和许多纤维植物都是经济植物资源;住的方面,离不开森林产出的木材等;行的方面,

中国首个生物资源“样本库目录”上线

  国家基因库E-BioBank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样本库目录"模块全新上线,旨在登记和展示国内生物资源样本库的基本情况,推进共建中国首个生物资源样本库目录。   人类健康、疾病的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生物遗传资源的大量需求,带来了生物样本库数量及其保存的生物遗传资源的大幅增长。然而,现阶段,我国生物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实验室召开2010年学术会议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2月29日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国屏院士,副主任周培瑾研究员,委员邓子新院士、王志珍院士、范云六院士、陈润生院士、赵进东院士、黄大昉研究员、高福研究员、沈萍教授、黄力研究员、东秀珠研究员、金城

微生物所举办第二届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研讨会

  6月7日至8日,在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和中科院生物局的支持下,由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WDCM)、世界菌种保藏中心联合会(WFC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中科院应用微生物研究网络(RNAM)、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亚洲微生物资源保藏和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