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细胞化学基础脱氧核糖核酸理化性质

DNA是高分子聚合物,其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DNA对紫外线(260nm)有吸收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DNA进行含量测定。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度升高,称为增色效应;当变性核酸重新复性时,吸光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较高温度、有机溶剂、酸碱试剂、尿素、酰胺等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DNA双链碱基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也称为DNA的解螺旋。......阅读全文

细胞化学基础--脱氧核糖核酸理化性质

DNA是高分子聚合物,其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DNA对紫外线(260nm)有吸收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DNA进行含量测定。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度升高,称为增色效应;当变性核酸重新复性时,吸光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较高温度、有机溶剂、酸碱试剂、尿素、酰胺等都可以引起

细胞化学基础--腺苷理化性质

密度:2.08 g/cm3熔点:234-236ºC沸点:676.3ºC闪点:362.8℃折射率:1.907外观:白色结晶粉末溶解性: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细胞化学基础--鸟嘌呤理化性质

密度:2.19g/cm3熔点:360℃沸点:561.5℃闪点:293.4℃logP:2.03折射率:2.047外观: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溶解性:溶于氨水,氢氧化钾水溶液、稀的酸类,微溶于醇、醚,几乎不溶于水

细胞化学基础--腺苷一磷酸理化性质

性状: 白色结晶或粉末,无气味,微咸。,湿敏感。密度(g/mL,25/4℃):2.2~2.4熔点(ºC):197℃(分解)。沸点(ºC,常压):740.5~890.5比旋光度(º):[α]D20 -43±2°(C=0.5,0.5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中)。溶解性:微溶于乙醇和沸水,不溶于乙醚

细胞化学基础--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缩写为DNA)是生物细胞内含有的四种生物大分子之一核酸的一种。DNA携带有合成RNA和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信息,是生物体发育和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

细胞化学基础--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

一级结构DNA的一级结构,是指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其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DNA的一级结构决定其高级结构,如B-DNA中多G-C区易形成左手螺旋DNA(Z-DNA),而反向重复的DNA片段易出现发夹结构等。这些高级结构又决定和影响着一级结构的功能。 二级结构DNA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多

细胞化学基础--脱氧核糖核酸主要类别

单链DNA单链DNA(single-stranded DNA)大部分DNA以双螺旋结构存在,但一经热或碱处理就会变为单链状态。单链DNA就是指以这种状态存在的DNA。单链DNA在分子流体力学性质、吸收光谱、碱基反应性质等方面都和双链DNA不同。某些噬菌体粒子内含有单链环状的DNA,这样的噬菌体DNA

细胞化学基础--脱氧核糖核酸研究历史

DNA最初是由瑞士生物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米歇尔(Friedrich Miescher)1869年从手术绷带的脓液中分离出来的,由于这种微观物质位于细胞核中,当时被称为核蛋白(nuclein) 。1919年,Phoebus Levene确定了DNA由含氮碱基,糖和磷酸盐组成的核苷酸结成  。Leven

细胞化学基础--脱氧核糖核酸物质简介

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电子显微镜下的单链、环状、超螺旋DNA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 分子结构中,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

细胞化学基础--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

DNA是由重复的核苷酸单元组成的长聚合物,链宽2.2到2.6纳米,每个核苷酸单体长度为0.33纳米。尽管每个单体占据相当小的空间,但DNA聚合物的长度可以非常长,因为每个链可以有数百万个核苷酸。例如,最大的人类染色体(1号染色体)含有近2.5亿个碱基对。生物体中的DNA几乎从不作为单链存在,而是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