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昆明植物所等研究揭示水平基因转移促进陆生植物进化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风险是当前的热议话题之一,然而在自然界里,物种间的基因转移可能频繁发生,并对不同物种的遗传进化有深刻的影响。近期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在陆生植物起源演化的早期阶段,物种间的水平基因转移可能促进植物由水生环境向陆生环境转变。 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又称横向基因转移(lateral gene transfer, LGT),是指不同物种间,或是单个细胞内不同细胞器之间遗传物质横向传递的过程。相对于垂直基因转移(亲代传递给子代)而言,水平基因转移突破不同物种间的生殖隔离,使得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的遗传物质交流更加复杂多样。目前已知HGT在原核生物以及单细胞真核生物中普遍发生,但在多细胞真核生物中,HGT往往被认为较少发生。 在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以及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研究员课题组以及中国科学院青......阅读全文

“人造生命” 我国科学家“创造”世界首例单染色体真核细胞

  日前,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覃重军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把酿酒酵母细胞里原本天然的16条染色体,人工融合成单条染色体,且仍具有正常的细胞功能。既改变了染色体的结构,又仍保有生命的“活性”,人工蜕变出一个全新细

科学家发现高等真核生物中DNA新修饰方式

  DNA甲基化作为重要表观遗传机制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一系列的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命运决定、发育和组织、器官的稳态维持。医学上,DNA甲基化失调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如肿瘤。DNA甲基化以多种修饰方式[5-methylcytosine (5mC), N6-methyladenine (6mA) 和

CMD1基因通过去甲基化调控莱茵衣藻对高光强的适应性

  DNA甲基化是指DNA序列上特定的碱基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方式获得一个甲基基团的化学修饰过程,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DNA修饰方式。DNA甲基化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遗传表现,是表观遗传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目前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与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转座因子抑制、衰老和癌

山东大学祁庆生教授 基于CRISPR-Cas9一步式改造细菌基因组

同源重组介导的基因工程,已广泛应用于原核生物中,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然而,用这种方法来实现更大规模的基因组编辑(具有许多基因或大的DNA片段),还是有限的,因为DNA编辑模板构建的程序相对复杂。11月24日,在《Scientific Report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祁庆

Natureasia聚焦:CRISPR/Cas研究进展Top20

  CRISPR/Cas系统是目前发现存在于大多数细菌与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种后天免疫系统,其以消灭外来的质体或者噬菌体并在自身基因组中留下外来基因片段作为“记忆”。  CRISPR/Cas系统全名为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关联蛋白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

徐宇君组报道精准调控小鼠个体与器官大小的作用机制

  众所周知,自然界中各种动物个体有着不同体型大小,例如非洲象体型庞大,成年后体重可达5吨,而同样是哺乳动物的成年小鼠,体重却难以超过50克,这主要是由动物身体中细胞数目的差异导致的,但是动物个体的大小细胞是怎样被调节?在同一个种的不同个体也有大小差别,这种细小的个体差异是否存在遗传学的控制还是主要

Cell:张锋谈CRISPR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麻省理工学院的张锋(Feng Zhang)博士是近两年大热的CRISPR/Cas9技术的先驱开创者之一。2013年,这位80后的年轻华人科学家开发出了可用来编辑DNA、敲除指定基因的CRISPR/Cas系统,自此之后一直致力于推动这一技术

Science发表单分子成像新应用 年前将入职西湖大学

  真核生物基因组极具复杂性。如何将宏观尺寸的基因组DNA包装入微米级的细胞核中是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在细胞周期中,基因组具有高度组织性。在细胞周期间期,基因组形成不同的区室(Compartment)和结构域(Domain),而在有丝分裂期,基因组被高度凝聚成X形染色体。一类高度保守的ATP酶多

Cell Res重点论文:单细胞表观多组学测序技术最新突破

  2017年6月16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of mouse early embryo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的研

Cell Res重点论文:单细胞表观多组学测序技术最新突破

  2017年6月16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of mouse early embryo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的研

李国红/朱明昭组揭示H2A.Z对DNA复制起始位点调控

  已知大部分生物的遗传信息都储存在双链DNA上,遗传信息的精确传递对生命的繁衍和进化至关重要。而这个信息传递过程依赖于DNA复制这一基本的细胞活动。DNA复制包含起始、延伸和终止三个步骤。细胞在G1期时,复制起始识别复合物(Origin Recognition Complex, ORC)识别染色质

研究揭示m6A修饰调控天然免疫识别新机制

  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是mRNA中含量最丰富的甲基化修饰形式之一,由甲基转移酶复合物METTL3/METTL14/WTAP等催化形成。病毒RNA中m6A修饰是否影响宿主对病毒的天然免疫识别及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3月1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

中山大学贺雄雷PNAS新文章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贺雄雷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日前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PNAS上发表论文证实在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X染色体基因表达减少,从而驳斥了Ohno提出的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间的剂量补偿假说。   性别的产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事件。哺乳动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因此关于性染色体的起源与演化是生物

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摘要: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对于有效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物种的遗传改良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对重要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蔬菜等作物基因组的测序或重测序,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控制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和鉴定。本文综述了2017年度主要农作物基因组

北大汤富酬课题组发表单细胞表观多组学测序技术新成果

  2017年6月16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of mouse early embryo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的研

微生物所噬菌体抑制细菌CRISPR-Cas系统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原核生物通过一系列的防御系统来抵抗噬菌体等寄生生物的攻击。与真核生物的免疫系统类似,原核生物的防御系统也可以分为天然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天然免疫系统又包括限制性修饰(Restriction-Modification, R-M)系统、DNA干扰、毒素-抗毒素系统等,是非特异性的防御措施;而获

上海生科院解析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新机制

  2月29日,Nature Plants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何跃辉课题组(植物环境表观遗传学实验室)题为Coupling of histone methylation and RNA processing by the nuclear mRNA Cap

生物谷7月份结构生物学研究进展一览

  1. Cell: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艳丽/章新政课题组从结构上揭示Cas13a切割RNA机制  doi:10.1016/j.cell.2017.06.050  CRISPR/Cas系统是目前发现存在于大多数细菌与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种免疫系统,被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在CR

中国农大PLOS解析脱发分子机制

  今年三月份,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于政权博士,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发现了结肠癌的一个新元凶——一种称为 MSI2的蛋白质。他们的研究结果,为结直肠癌的干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并增强了我们对于癌症发生、发展复杂性的认识。这项结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

南京农大用TALENs和CRISPR实现大豆高效定向诱变

  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是一种古老的多倍体植物,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豆科作物。大豆为食物生产和动物饲料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近年来,各种各样的遗传方法已被用来改善大豆的农业性状。  CRISPR是生命进化历史上细菌和病毒进行斗争产生的免疫武器,自2012年以来,研

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一)

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对于有效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物种的遗传改良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对重要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蔬菜等作物基因组的测序或重测序,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控制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和鉴定。本文综述了2018年度主要农

高冠军/戴俊彪合作果蝇组蛋白H3/H4系统解析组蛋白剂量

  组蛋白(Histone)在真核生物染色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染色体结构单元核小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核心组蛋白H3,H4,H2A,H2B形成的八聚体是DNA缠绕的主要承载体【1】。除了用以装配染色体外,组蛋白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是参与基因组信息的表达调控。组蛋白氨基酸残基上的翻译后修饰如乙酰化、甲

昆明动物所构建秀丽线虫脂代谢途径网络

  动物模型对研究脂代谢调控和代谢性疾病是必不可少的。模式生物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第一个全基因组被测序的真核生物(1998年)。在过去的10多年中,由于其生活周期短、低成本、易培养和操作等优点,秀丽线虫成为一个研究脂代谢调控、肥胖和肥胖相关代谢性疾

2017年7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7月份即将结束了,7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Cell: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艳丽/章新政课题组从结构上揭示Cas13a切割RNA机制  doi:10.1016/j.cell.2017.06.050  作为一种VI-A型CRISPR-Cas系

Cell | 染色质激活或抑制状态决定了核小体分离的差异性

  染色质结构通过促进或抑制该结构的转录可以控制基因组的功能和细胞身份认定。这些染色质结构中存在特定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它们与特定转录状态相关,并可促进抑制性染色体结构的形成,影响基因的表达【1】。  为了在细胞分裂时依然保

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闭幕 下届相约星城长沙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9年8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继续召开(相关报道:创新时代技术|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召开)。  本日大会,特邀了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毛兰群研究员、湖南大学张晓兵教授、普渡大学刘晓麒教授、西南大学袁若教授、麦克马斯特大学李应福教授、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

中国科学家3篇Cell文章表观遗传学重大发现

  一度被认为在线虫和果蝇中即便不是不存在但也不会多见的DNA甲基化表观遗传标记,实际上普遍存在于这些生物体和藻类的整个基因组,且其并非发生于在哺乳动物中已知被修饰的胞嘧啶而是在腺嘌呤上。来自中外的华人科学家将这一重大发现发布在4月30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3篇研究论文中。  西班

中国科学家3篇Cell文章表观遗传学重大发现

  一度被认为在线虫和果蝇中即便不是不存在但也不会多见的DNA甲基化表观遗传标记,实际上普遍存在于这些生物体和藻类的整个基因组,且其并非发生于在哺乳动物中已知被修饰的胞嘧啶而是在腺嘌呤上。来自中外的华人科学家将这一重大发现发布在4月30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3篇研究论文中。  西班牙塞维利亚

Cell子刊:挑战传统理论的lncRNA

  一度被认为在线虫和果蝇中即便不是不存在但也不会多见的DNA甲基化表观遗传标记,实际上普遍存在于这些生物体和藻类的整个基因组,且其并非发生于在哺乳动物中已知被修饰的胞嘧啶而是在腺嘌呤上。来自中外的华人科学家将这一重大发现发布在4月30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3篇研究论文中。  西班牙塞维利亚

我国学者在酵母DNA复制与姐妹染色单体黏连取得新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1630005,31770084,31628011,31771382)等资助下,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楼慧强教授课题组在酿酒酵母DNA复制与姐妹染色单体黏连研究中连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Dbf4 Recruitment by Forkh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