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渗出性多形红斑的疾病诊断介绍

1.冻疮 多见于冬季及皮肤露出部位,不见于黏膜。有瘙痒,遇热尤甚,局部水肿浸润,并有静脉淤血。 2.疱疹样皮炎 虽系多形性皮疹,但多呈环状或半环状排列。慢性经过,易于复发。瘙痒剧烈。多见躯干、四肢。血液及水疱内嗜酸性细胞显著增多,碘化钾试验阳性。组织病理可见表皮下张力性大疱,内含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 3.荨麻疹 发疹无定处,发生及消退迅速。皮疹为单一风团,一般无水疱,自觉剧痒。 4.药疹(多形红斑型) 有服药史,停药后经适当处理即愈,与季节无关,无一定好发部位。......阅读全文

关于渗出性多形红斑的疾病诊断介绍

  1.冻疮 多见于冬季及皮肤露出部位,不见于黏膜。有瘙痒,遇热尤甚,局部水肿浸润,并有静脉淤血。   2.疱疹样皮炎 虽系多形性皮疹,但多呈环状或半环状排列。慢性经过,易于复发。瘙痒剧烈。多见躯干、四肢。血液及水疱内嗜酸性细胞显著增多,碘化钾试验阳性。组织病理可见表皮下张力性大疱,内含中性及嗜酸

关于多形渗出性红斑的鉴别诊断介绍

  (1)疱疹性口炎:单个或成簇分布的浆液性丘疹样疱疹,破溃后可融合成片状溃疡,婴幼儿多见,常于冬春两季发病。  (2)复发性口疮:圆形或椭圆形口腔粘膜溃疡,面积较小约3~5平方毫米,损害反复发作,7~10天愈合,没有全身症状。  (3)天疱疹:大疱破溃后形成溃疡不易愈合,一疱刚愈,另疱又起,损害具

关于多形渗出性红斑的检查方式介绍

  多形渗出性红斑在临床上可根据其病情分为轻重两型。  1.轻型  发病较急,突然出现口腔粘膜损害,无明显全身症状。或于病损出现前有头疼、咽痛、全身乏力、关节痛等前驱症状。病损可单发于口腔或单发于皮肤,也有的患者同时具有皮损和口腔粘膜损害。  口腔损害常侵及唇、颊、舌、腭及口底等处粘膜。最初表现为在

关于渗出性多形红斑的饮食保健介绍

  1.糜烂渗液较多者生橄榄500克,加水1000毫升,慢火煎至500毫升,去渣取汁。每次饮20毫升,每日3―4次。并用适量汁水外洗患处。本方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功效。  2.伴有急性眼结膜炎者羊苦胆1只,用温开水吞服。每日1次,连服3日。本方具有清热消炎解毒的功效。  3.红斑、丘疹为主者红枣10只,

关于渗出性多形红斑的发病机制介绍

  目前认为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即可能是皮肤小血管对某些致敏物质引起的变态反应。其变应原可能为细菌、病毒、真菌、原虫、支原体或某些药物如磺胺类、水杨酸类,青霉素、砷剂等。也可由于腐败食品鱼虾等,其他如X线照射、月经紊乱,妊娠等也可伴发。另外还与物理因素如寒冷和气候变化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原因血热或脾

关于渗出性多形红斑的检查方法介绍

  1、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轻度增多,多数病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血沉加快,也可出现蛋白尿。  2、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有各种各样的组织象变化,主要有三种类型改变:① 表皮型: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出现程度不同的坏死,严重者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表皮分离,其上方表面大片坏死。本型见于靶形

多形渗出性红斑的基本介绍

  本病系以皮肤及黏膜多样化损害为特征的急性炎症性疾病。皮肤病变发生于表皮和真皮交界处,先见血管扩张和局部水肿,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继而红细胞渗出至血管外。严重时整个表皮层发生坏死。黏膜病变与皮肤病变相似。皮疹的特征呈多样性,而先为红斑,故取名为多形性红斑。

概述渗出性多形红斑的

  临床特点为多见于春秋季节,对称性好发于手足背,前臂及小腿等部位的多形性皮疹。是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1.皮疹呈多形性:开始多为红斑,以后可出现风疹块丘疹、结节或水疱、紫癜等。红斑大小约如扁豆或指盖,颜色鲜红、中心暗红或紫红,可相互融合。有些红斑中心可消退形成环状,或出现重叠水疱,形如虹膜,称彩虹

关于渗出性多形红斑的基本信息介绍

  渗出性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 exudativum)又名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重症称史-约综合征,是一种原因尚不明了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特点为多形性皮疹,对称性好发于手足背、前臂及小腿等部位,多见于春秋季节。 本病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

简述多形渗出性红斑的治疗原则

  1.西药  (1)地塞米松0.75毫克或强地松5毫克,口服,一日3次。3~5天后逐渐减量。重症患者可用氢化可的松100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滴入。  (2)葡萄糖酸钙片0.5克口服,每日3次,或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维生素C1克静脉注射,每日1次,  (3)给予抗生素,预防继发

用药治疗渗出性多形红斑的相关介绍

  1.全身治疗  (1)追寻病原、停用致敏药物,并给以相应治疗。多进富含有维生素水果、新鲜蔬菜,限制动物蛋白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轻症患者可内服抗组胺剂、钙剂及维生素C或10%硫代硫酸钠10ml静脉注射,每天1次。便秘者,可给盐类泻剂如硫酸镁。发病若与HSV有关者,可用阿昔洛韦(无

关于小儿多形红斑的基本介绍

  多形红斑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病。重型多形红斑又称为斯-琼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以皮肤、黏膜多样化表现为其特征。

关于小儿多形红斑的检查介绍

  1.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加快,尿检查可见一过性蛋白尿。继发感染的脓性分泌物应做细菌培养。  2.组织病理检查  (1)重症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出现程度不同的坏死,严重者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表皮分离,其上方表面大片坏死。  (2)斑疹、丘疹性损害真皮乳头水肿

关于口腔多形红斑的基本介绍

  多形渗出性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 exudativum, EME)是一种皮肤-粘膜病的急性渗出性炎症,又称之为多形红斑 [1] (erythema multiforme, EM)。由于本病有渗出这一突出的表现特点,为此应称之为多形渗出性红斑更为确切;从病名上顾名思义概括得完

关于小儿多形红斑的预后介绍

  经过2~4周,愈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皮肤及黏膜症状较重者,需经数月才完全退尽。严重型可有其他系统并发症,不仅治疗困难,病程更长。但多数病例通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因继发感染,或心、肾严重并发症而死亡。角膜发生溃疡者,如处理不及时,有可能造成失明。如再接触致病因素,尚可复发。

关于多形红斑的症状体征介绍

  前驱症状可为鼻炎或鼻窦炎.早期为多发性小水泡.严重的全身症状(发热,不适,关节痛)常持续4~5日.消退后,遂出现典型的弥散的出血性溃疡.唇常有血迹和痂皮,但不像天疱疮和类天疱疮,很少侵及牙龈.  必须对多形红斑与过敏性口炎,原发的急性疱疹性口炎,更少见的(在成人)天疱疮予以鉴别,上述几种疾病均有

关于多形性渗出性红斑的诊断介绍

  诊断本病的主要特征为突然发病,有紫红色皮疹,对称分布,有自发性恢复和反复发作倾向靶样皮疹为特征性表现。“主要型”可表现为多形性渗出性红斑,有眼部症状、口腔黏膜损害及其他系统症状,根据上述特征容易作出诊断。“次要型”的全身症状较轻,口、眼受累亦轻。两型之间并无明显界限,临床上所遇到的病例多数介于两

关于多形红斑的诊断和治疗介绍

  诊断  本病皮疹多形,有典型的靶形损害,好发于四肢末端,对称分布,有黏膜损害,重症者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组织病理上有个别角质形成细胞坏死,合并HSV感染时皮损部位HSV抗原检测阳性。  治疗  1、病因治疗  病因明确者,针对病因治疗。  2、局部治疗  对皮损可用清洁、保护、止痒、温和消炎剂,如

关于口腔多形红斑的诊断标准介绍

  1.急性突发,病因不明,有时可能与药物过敏反应有关。  2.局部为急性渗出性炎症,口腔粘膜充血(或有水疱)、糜烂、渗液、渗血(自发或激发性),以致唇红部常有紫色血痂,当病情未得到控制时,血痂层层加厚,状如紫茧;口内粘膜的病损可注意到涎液中含血迹现象;皮肤为靶样红斑;若系重型病例,除口腔、皮肤表现

关于多形性渗出性红斑的检查治疗介绍

  1、检查  白细胞轻度增加,血沉加速,CRP强阳性。  2、治疗  “次要型”病例无需特殊治疗。“主要型”病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可以很快缓解症状。必须纠正由严重消化道症状和肾功能障碍所引起的水和电解质紊乱。另外,如出现继发性感染,应给予抗感染治疗。

关于小儿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预防介绍

  1.小儿药物过敏引起的红斑预防  对过敏体质患儿应慎用各种药物,尤其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药物过敏引致的本病。  2.小儿食物过敏引起的红斑预防  从开始添加辅食起,家长要注意第一次的食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出现过敏反应,同时密切注意孩子食用后的异常反应。了解孩子对该食物过敏的程度是轻度、中度、还是重

关于多形性渗出性红斑的预后预防介绍

  一、预后:  重症病例约10%死于肺部感染。20%的病例可以复发。  二、预防:  1.防止可能的诱因,居室不宜过冷和潮湿温度要适宜。  2.预防感染,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生活规律。  3.加强营养,不可贪冷饮和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忌食辛辣食物和忌烟酒。  4.早诊断,早治疗

关于多形性渗出性红斑的简介

  多形性渗出性红斑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病,以发热开始,肢体出现对称性紫红色无症状丘疹,皮疹由褐色逐渐变成黄色并可产生一个特征性向心性中心发亮区——靶样皮疹。分为主要型和次要型。前者皮损往往为大疱性,并伴有严重中毒症状,口、眼严重受累发作时间在2~6周以上,且有复发倾向,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皮损系体

治疗多形红斑的相关介绍

  急性期可全身以皮质类固醇治疗(强的松10mg口服,每日3次,共5日)或地塞米松配剂0.5mg/5ml(1茶匙,每日4次,共5日)漱口,然后咽下.可用温热的10%碳酸氢钠和麻醉锭剂,软膏或溶液(即2%利多卡因粘性溶液)每日5~6次.软石脂软膏可安抚唇部病损.如不给皮质类固醇治疗,病损可持续3~8周

关于小儿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检查方式介绍

  1.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加快,尿检查可见一过性蛋白尿。继发感染的脓性分泌物应做细菌培养。  2.组织病理检查  重症: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出现程度不同的坏死,严重者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表皮分离,其上方表面大片坏死。  斑疹、丘疹性损害:真皮乳头水肿,表皮下

关于小儿多形红斑的病因分析

  本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所引起的皮肤病,发生于有过敏体质的患儿。反应原可为感染(主要为单纯疱疹病毒、细菌、真菌感染),药物(磺胺药,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抗惊厥药物,镇静剂),食物(鱼、虾、蟹、牛奶、鸡蛋),物理因素(冷、日光),某些疾病(自身免疫病)等。  约半数病例在发病前1~3周有原发病的历史或服

多形红斑的诊断

  本病皮疹多形,有典型的靶形损害,好发于四肢末端,对称分布,有黏膜损害,重症者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组织病理上有个别角质形成细胞坏死,合并HSV感染时皮损部位HSV抗原检测阳性。

多形红斑的病因

  1.感染  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均有可能,单纯疱疹感染最常见。  2.药物  抗生素、抗惊厥药、阿司匹林、抗结核药、抗真菌药等,常见致敏药物为磺胺类、青霉素类、非激素抗炎药、抗癫痫药等。  3.接触物  如报春花、常青藤、辣椒素、松香、甲醛、镍等。  

关于小儿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简介

  渗出性多形红斑是一种皮肤-黏膜的急性渗出性炎症,又称多形红斑。渗出性多形性红斑严重者称为斯-琼综合征,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以皮肤、黏膜多样化表现为其特征。

关于多形性渗出性红斑的病因分析

  病因未明但已知有许多因素可诱发本病,其中最常见的为单纯疱疹。有人将灭活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注射到皮内,出现多形性渗出性红斑,因而认为本病可能与过敏机制有关。有些患者因药物过敏(如磺胺药等)而发病,这一事实也支持过敏学说但未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