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血管紧张肽Ⅰ转化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血管紧张肽Ⅰ转化酶英文名称angiotensin Ⅰ-converting enzyme;ACE定 义编号:EC 3.4.15.1。催化C端肽基二肽水解的酶,可作用于血管紧张肽Ⅰ和血管舒缓激肽。将十肽血管紧张肽Ⅰ转化为八肽血管紧张肽Ⅱ。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酶(二级学科)......阅读全文

血管紧张肽Ⅰ转化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血管紧张肽Ⅰ转化酶英文名称angiotensin Ⅰ-converting enzyme;ACE定  义编号:EC 3.4.15.1。催化C端肽基二肽水解的酶,可作用于血管紧张肽Ⅰ和血管舒缓激肽。将十肽血管紧张肽Ⅰ转化为八肽血管紧张肽Ⅱ。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酶(二级学科

血管紧张肽原酶的基本信息

血管紧张肽原酶(renin)又称肾素,是由肾小球旁细胞合成的一种内肽酶,分子量43000。在渗透压变化、缺氧或肾创伤的刺激下分泌入血,作用于血浆中的血管紧张肽原(一种α2球蛋白),从其N端释放出血管紧张肽I(十肽),后者再经转换酶作用从C端切去组氨酸和亮氨酸,生成血管紧张肽Ⅱ(八肽),在醛固酮的生成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简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又称激肽酶Ⅱ或肽基-羧基肽酶,系统命名为肽基-二肽水解酶。属血管内皮细胞膜结合酶,由肽的C端将氨基酸切为两段变换而来,可使肽链C端二肽残基水解。 ACE可催化血管紧张素Ⅰ(十肽)水解成八肽的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进一步收缩,血压升高。也可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醛固酮的分泌

内皮肽转化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内皮肽转化酶英文名称endothelin-converting enzyme;ECE定  义编号:EC 3.4.24.71。催化大内皮肽的色氨酸-21和缬氨酸-22间肽键水解形成内皮肽1,为含Zn2+的金属蛋白酶。在血管平滑肌和呼吸道上皮细胞中表达,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与膜相偶联。应用学科生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临床意义

  血清ACE测定主要同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疗也有一定价值。  1、肺部疾病  绝大多数结节病患者血清ACE活力升高,其阳性率及幅度与病情活动与否和病变累及的范围有关。肺结核也可升高,而哮喘发作、急性心原性肺水肿、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自发性气胸、肺纤维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血清ACE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注意事项

  1、三硝基苯磺酸钠(INBS)显色法:  (1)标本在室温或冰箱存放1周,酶活力无明显变化,-15℃保存3周酶活性稳定。  (2)胆红素对ACE有明显抑制作用,故重度黄疸可使测定结果偏低。EDTA是ACE的强抑制剂,NaCl和Na2SO4对ACE有明显的活化作用,溶血、脂血对结果无影响。  (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检查过程

  1、三硝基苯磺酸钠(INBS)显色法:取试管2支,标明空白管(B)和测定管(U),各加血清0.01ml,B管加试剂(1)、(3)、(4),U管加底物0.1ml,置37℃水浴30min;U管加试剂(3)、(4)各0.1ml,然后B、U管各加蒸馏水1.0ml,混匀;1500g离心10min,各取上清

生化检测项目--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介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介绍:  ACE可催化血管紧张素Ⅰ(十肽)水解成八肽的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进一步收缩,血压升高。也可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醛固酮的分泌。因此,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重要成分。ACE还催化具有降压作用的缓激肽水解而失去活性。ACE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以附睾、睾丸及肺的含量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介绍:  ACE可催化血管紧张素Ⅰ(十肽)水解成八肽的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进一步收缩,血压升高。也可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醛固酮的分泌。因此,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重要成分。ACE还催化具有降压作用的缓激肽水解而失去活性。ACE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以附睾、睾丸及肺的含量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偏高是什么原因

  血管紧张素转移酶偏高,主要是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功能异常有一定的关联,血管紧张素转移酶偏高是引起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血管紧张素转移酶,也就是血管紧张素的转化剂,血管紧张素可以通过肺以及肾脏的转化变成血管紧张素II。一旦血管紧张素转移酶升高,说明有高代谢综合症的指征,需要尽早的进行治疗,也应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