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鞍区碰撞瘤病例分析2

术后病理回报: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术后第1天复查生长激素1.1ng/ml和IGF-1为177ng/ml,水平均降至正常。术后第3天复查鞍区MRI显示鞍内肿瘤切除满意,左侧鞍旁海绵窦上方肿瘤残留,结合术后生长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考虑鞍旁肿瘤不是垂体腺瘤,可能为碰撞存在的脑膜瘤。于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4个月行开颅手术治疗。术中可见鞍旁肿瘤呈暗红色、质韧,血运丰富,基底位于海绵窦旁,予以完全切除。术后复查MRI提示肿瘤病灶完全切除,此次病理回报为脑膜瘤。随访3年未见肿瘤复发,生长激素维持正常水平。 图2生长激素腺瘤和脑膜瘤相邻组成的碰撞瘤病例22A一期经蝶术前MRI,可见鞍区占位,包括鞍内及左侧鞍旁海绵窦旁的病变2B一期经蝶术后MRI,可见鞍区占位切除,但左侧鞍旁病变依然存在2C二期开颅术后MRI,可见鞍内及左侧鞍旁病变均完全切除2D一期经蝶术后病理结果为垂体腺瘤(苏木精-伊红染色×200)2E一期经蝶术后免疫组化染色Vimen......阅读全文

鞍区碰撞瘤病例分析-2

术后病理回报: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术后第1天复查生长激素1.1ng/ml和IGF-1为177ng/ml,水平均降至正常。术后第3天复查鞍区MRI显示鞍内肿瘤切除满意,左侧鞍旁海绵窦上方肿瘤残留,结合术后生长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考虑鞍旁肿瘤不是垂体腺瘤,可能为碰撞存在的脑膜瘤。于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4个月

鞍区碰撞瘤病例分析-1

碰撞瘤(collision tumor)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独立的原发肿瘤同时发生于同一解剖区域,瘤体相互碰撞甚至相互浸润形成的肿瘤。碰撞瘤需与混合瘤进行区分,混合瘤指在组织病理学上存在两种混合细胞类型的肿瘤。而发生在鞍区的碰撞瘤并不常见。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4月收治2例发生在

鞍区转移癌临床分析-2

3.讨论 鞍区转移癌作为临床罕见病,在所有接受手术切除的鞍区病变中仅占1.8%。源于多个部位的肿瘤均可转移至鞍区,如肝癌、肾细胞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其中女性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乳腺癌,男性是肺癌。本组6例患者中3例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考虑与诊断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疾病重视程度的提高有关,肺癌和乳

垂体腺瘤合并鞍结节脑膜瘤病例分析

1.病历摘要 女,54岁;因“泌乳3年,视力下降伴视野缺损10月余”于2019年5月入院。既往有鼻部及面部整形手术病史,无其他特殊病史。神经外科查体:右眼视力0.5,颞下视野缺损,颞上及鼻下散在暗点;左眼眼前指数,无法检查视野。眼底视盘清色无明显异常,双侧视乳头水肿。内分泌检查无异常。 头颅MRI平

鞍区转移癌临床分析-1

鞍区转移癌是一类临床罕见疾病,是颅外恶性肿瘤向鞍区转移所致。据文献报道,鞍区转移癌在女性中最为常见的原发肿瘤是乳腺癌,男性则为肺癌。鞍区转移癌根据肿瘤大小和累及部位而表现各异,尽管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其特异性,但在临床实践中易与垂体腺瘤相混淆,易误诊。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近6年共收治6例鞍区转移癌患者

腱纤维黄色瘤2例病例分析

患者1男,68岁。于四年前出现足底部不适,无明显疼痛,不影响活动,自觉足底不适感逐渐明显,伴足部疲劳,来我院就诊。以“足底筋膜炎”收住入院,无高脂血症家族史。临床检查:足底部触及长条状不规则肿物,质韧,活动度差,未触及波动。实验室检查:甘油三酯0.91mmol/L,胆固醇4.54mmol/L,高密度

炎症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例分析-2

8.随访:2017年4月28日CT:腹膜、大网膜增厚、模糊,见多发结节,较大结节约12mm*10mm,增强轻中度均匀强化,结节较前缩小。腹盆腔多发结节,较前缩小。2019年7月16日复查腹部彩超:腹主动脉旁多发淋巴结,大小约28mm*8mm,椭圆形,边界清,皮髓质分界不清,淋巴门未探及。肝脏、脾脏、

颅内共存肿瘤的诊治分析-2

病例3:55岁男性,因左眼视物模糊2周入院。入院体格检查:右眼视力0.6,矫正至1.0,左眼视力0.08,矫正至0.5;其余未见异常。垂体相关激素正常,颅脑MRI检查见鞍结节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增强后均匀强化,有脑膜尾征(图1E、1F);鞍区见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增强后轻度强化,蝶鞍扩张

颅内共存肿瘤的诊治分析-1

颅内共存肿瘤,是指颅内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肿瘤,根据解剖关系分为共定位肿瘤和远隔肿瘤,根据起源分为碰撞肿瘤与肿瘤-肿瘤转移。颅内共存肿瘤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报道4例颅内共存肿瘤,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颅内共存肿瘤的认识。 1.病例资料 病例1:40岁女性,因头痛、恶心20d入院。颅脑MRI检

巨大坐骨骨巨细胞瘤病例分析-2

恶性骨巨细胞瘤的分类与诊断     恶性骨巨细胞瘤(MGCT)临床极少见,相关文献报道也较少。MGCT约占所有GCT的1%~5%。MGCT分为原发性恶性骨巨细胞瘤(PMGCT)和继发性恶性骨巨细胞瘤(SMGCT),两者致病因素不同,前者是一种与骨巨细胞瘤平行的高度恶性肉瘤,较GCT分化程度更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