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雷富民/屈延华团队揭示3种高原鸟类适应性机制

居住在高海拔环境中的物种由于不利的环境条件(包括缺氧,低温和强紫外线辐射)而受到严重的选择压力。青藏高原(QTP)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这种恶劣的高海拔环境导致人类,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类似表型适应性的演变,例如,缺氧抗性,耐寒性,增强的代谢能力和增加的体重。然而,尽管在这些物种中发现了表型适应性的实质相似性,但基因组研究表明,不同的生物通过多种遗传途径适应高海拔。考虑到遗传适应高海拔的相似性主要受系统发育背景的影响,先前研究中系统发育不同物种的比较可能低估了基因组进化的实际相似程度。因此,在强大的系统发育背景下对密切相关物种的高海拔适应性的研究将在很大程度上扩展目前对适应性进化到高度选择性极端环境的理解。 2019年5月24日,中科院动物所雷富民、屈延华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PNAS上发表题为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ics of 3high-altitude passeri......阅读全文

青藏高原鸟类生态系统遭受气候变暖威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402.shtm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这里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然而,气候变暖正在加速,青藏高原过去50年的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这一趋势不仅会对高原鸟类

动物所发现鸟类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分子进化机制

  脊椎动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是进化生物学和生理生态学共同关注的焦点。为补偿高海拔环境的低氧分压影响,动物机体通过多种氧传输途径保障氧持续传送到线粒体以支持需氧ATP的合成。在严重低氧条件下为保持动脉氧饱和度,在心肺功能和微循环系统调节的同时,机体需要增加血红蛋白氧(Hb-O2)亲合力以巩固组织

PNAS:雷富民/屈延华团队揭示3种高原鸟类适应性机制

  居住在高海拔环境中的物种由于不利的环境条件(包括缺氧,低温和强紫外线辐射)而受到严重的选择压力。青藏高原(QTP)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这种恶劣的高海拔环境导致人类,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类似表型适应性的演变,例如,缺氧抗性,耐寒性,增强的代谢能力和增加的体重。然而,尽管在这些

动物所发表鸟类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环境的基因组学证据

  地山雀(Parus humilis)是青藏高原的特有鸟种,属山雀科鸟类。由于其形态特征与地鸦相近,曾长期被认为是鸦科鸟类,并被命名为“褐背拟地鸦”。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雷富民研究员领导的鸟类学研究组与诺禾致源合作,对地山雀开展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同

鸟类翅膀可能进化自非鸟类恐龙

  能够飞行的现代鸟类都有一种特殊的翅膀结构,称为前膜,没有它鸟就无法飞行。这种结构的进化起源仍然是一个谜,但新研究表明,它可能是从非鸟类恐龙身上进化出来的。这一发现来自对化石中保存的关节的统计分析,有助于填补有关鸟类飞行起源的部分知识空白。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的《动物学快报》杂志上。  “鸟类翅膀的

古鸟类化石揭示六百万年前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干旱历史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志恒、Thomas Stidham、邓涛与周忠和在《生态学与进化前沿》(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在线报道了一件出自临夏盆地中新世晚期地层的沙鸡化石,是目前已知亚洲最古老、保存最完整且具有关联骨骼的沙鸡化石

最新研究重写鸟类家谱,构建鸟类生命之树

鸟类是恐龙的后裔。所有其他类群的恐龙在白垩纪末期的大灭绝事件中走向了终结,但绝大多数现生鸟类的祖先却在不到1000万年时间里快速繁衍,分化出非常多的新类群,堪称演化奇迹。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现生鸟类家谱的内部关系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这成为构建生命之树的代表性难题。4月2日,以我国科学家为发起方和主要参

鸟类脑瓜并不笨

  说某个人的脑瓜像鸟脑袋一般大,或许并不像你此前认为的那样,是一种带有侮辱性的讽刺。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从前脑神经元的全部数量来说,一些鸟类要比人们曾经认为的聪明很多。  这项日前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发现,和拥有类似尺寸脑袋的哺乳动物相比,28个鸟类物种在大脑皮质端脑中拥有更多神经

原始鸟类研究揭示鸟类肩带骨骼的发育可塑性

  近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周忠和、托马斯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在中国发现的一早白垩世原始鸟类:迷惑巾帼鸟(Jinguofortis perplexus)。巾帼鸟的发现为讨论鸟类的早期演化、生态分异提供了大量关键信息,表明发育的可塑性在鸟

广东省记录野生鸟类584种,迁徙鸟类近400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6795.shtm3月23日,以“保护野生鸟类,共建绿美广东”为主题的广东省第四十二届“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暨“长隆超级飞鸟节”启动仪式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作为全球重要的候鸟迁徙

广东记录野生鸟类584种-243种珍稀鸟类长期繁衍生息

   3月20日—26日是广东省第四十二届“鸟节”“爱鸟周”,今年主题为“保护野生鸟类,共建绿美广东”。  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了解到,广东作为全球重要的候鸟迁徙和越冬歇息地之一,现记录野生鸟类58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36种、省重点保护鸟类107种。自“爱鸟周”宣传活动开展42年来,广东省坚持

早白垩世鸟类化石显示鸟类牙齿退化模式的多样性

  11月12日,英国《系统古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邹晶梅、周爽、周忠和有关基干今鸟型类演化的工作,揭示了牙齿退化在原始鸟类中的多样性,甚至在姐妹群支系中呈现截然不同的模式。  今鸟型类(O

DNA提供鸟类迁徙新线索

  每年秋天,数不清的鸣鸟会离开它们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繁殖区,向南飞至墨西哥和中美洲过冬。鸣鸟通常在晚上飞行以躲避老鹰。但它们到底去了哪里以及如何飞至目的地一直是一个谜。日前,一个团队通过分析其羽毛上的DNA 给出了关于鸟类迁徙的新线索。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北方鸣禽保护协会的Jeff Wells说:“尽管

鸟类起源研究获重要成果

  鸟类及其恐龙近亲的翅膀拥有一个共同特点:片状飞羽是其关键组分,但珍藏于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的一件来自我国河北青龙县侏罗系地层的化石发现挑战了这一认知。4月30日在线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和临沂大学教授郑晓廷带领的一个科研团队报道了一种生活于约1.6

鸟类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实验概要通过测定供试物对鸟的半致死剂量值,评价化学农药对鸟类的急性经口毒性和急性饲喂毒性,为化学农药登记提供环境影响资料。主要设备试验用鸟笼容量瓶移液器烧杯电子天平实验材料日本鹌鹑[详细信息:日本鹌鹑,30日龄,体重90-110g,实验室条件驯养7d以上。]鹌鹑饲料实验步骤1. 按一定间距设置5-7

Science:鸟类进化树被改写

目前的鸟类进化树正在被美国最大的鸟类遗传学研究所改写。这项研究挑战了目前的分类,改变了我们对鸟类进化的认识,并提供了进行鸟类系统发育和比较研究的珍贵资源。 鸟类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动物之一,我们关于生物学的很多知识,从自然史到生态学、物种形成、繁殖等等,都来源于鸟类。尽管如此,鸟类的进化树还是备受争

动物所研究揭秘血雉奇特的孵卵行为

  鸟类胚胎发育理想的温度范围在36-38℃间,26℃被认为是生理零温度,在26-36℃之间虽不会对胚胎造成损伤,但会减缓胚胎发育的速度。   环境温度对鸟类的孵卵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极地及高海拔山地等寒冷环境中,环境温度远远低于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孵卵亲鸟往往采取多

中科院西北高原所:扎根西北-守望高原

  西北高原所的一个定位集中体现在针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物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研究,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北高原所)有一座标本馆,这里拥有来自青藏高原的生物标本,数量多、种类全,颇具青藏高原特

破解奶牛高原反应难题,拉萨建起高原奶都

  拉萨市城关区白定村的藏民查果一家三口没有背井离乡去打工,但五年来,他们的收入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年收入从八千元涨到了十万元。图片来源网络  查果一家也从个体农户变成了当地最大产业园区的“上班族”。  五年前,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政府成立了“城关区净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城关区的农业插上了科

西北高原所等揭示高原鼠兔适应青藏高原低氧环境新机制

 哺乳动物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的结构和组成成分对维持肺气体交换和机体免疫发挥重要作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成分异常和结构变化与高原肺水肿、各类呼吸综合症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有密切关系。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小型哺乳动物,

日本通过显微授精-方式孵化出鸟类

  日本静冈大学日前宣布,该校副教授笹浪知宏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显微授精方式孵化出了鹌鹑,这将有助于培育品质更优良的家禽。    在治疗人类不孕时,显微授精已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即在显微镜下将单个精子直接注射到卵细胞胞浆内从而达到授精的目的。不过,对于卵很大且受精方式与人类不同的鸟类,则迄今还没

鸟类飞行能力会影响鸟蛋形状

  不同鸟类的鸟蛋形状差异很大,为什么会这样众说不一。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刊发的一篇论文给出了不同以往的答案:鸟类的飞行能力是造成鸟蛋形状差异的最主要因素。  为弄清楚鸟蛋形状差异的根本原因,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玛丽·卡斯维尔·斯托达德和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以色列海法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对49

大农场让鸟类多样性下降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调查了大型集约化农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场规模的扩大导致鸟类多样性下降。相关论文发表于《美国农业经济学杂志》。    “野生动物是健康农业生态系统的良好指标,我们想了解农场规模与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UBC食品和资源经济学助

跨越山海,追寻鸟类万年遗踪

英国数量最多的鸟类,也是考古记录中分布最广泛的存在。在沧海桑田的万年变迁里,它们留存有丰富的历史谱系。从地名来源到文学意象,从餐桌上的食物到被收藏的标本,在1500年的历史长河里,英国鸟类的进化迭代尽显于神秘古老的文化中。《英国鸟类史》既是一部英国鸟类史,也是一部英国文化史。不同于一般的鸟类著作,曼

广东鼎湖山发现新鸟类种

牛头伯劳   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博士研究生张强在开展“鼎湖山森林演替不同阶段鸟类群落及混合群研究”期间,共记录森林鸟类108种,隶属9目31科,其中9种属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新鸟种类。至此,该保护区已观察到的鸟类名录从205种增至214种。   据介绍,此次9种新发现包括

鸟类年度大选,这里得鸟得头筹

2022年新西兰“年度鸟类”大赛10月31日公布评选结果,该国濒临灭绝的小型高山鸟类岩异鹩拔得头筹。  “年度鸟类”大赛是新西兰环保组织“森林与鸟类”举办的年度评选,旨在提高人们对新西兰鸟类的认识。今年评选活动10月17日开始,为期两周,吸引众多新西兰鸟类爱好者参与,收到超过5万张有效选票。岩异鹩因

美国dpowerslab鸟类能量代谢研究案例

开放式呼吸计(open-flow respirometry)是测量生物能量代谢比较常用的方法,受到世界各国动物生理生态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科学家的长久青睐。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代理的美国Sable Systems International品牌是世界上专业的动物能量代谢测量技术公司,其产品以

非洲鸟类亟待采取跨国行动多方保护

  《自然保护生物学》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由于气候变化,非洲有三分之一的鸟类在本世纪将会出现严峻的种群数量波动。  研究者观测了非洲42个国家的83个重点鸟类保护区域,这些地方是濒危鸟类种群的重要栖息地。监测发现,并非所有站点都得到了来自官方的保护。研究认为,由于栖

鸟类“印记行为”与甲状腺激素有关

  新华社东京9月27日电 刚出生的雏鸟会将首次看到的移动物体视为“父母”,这就是鸟类的“印记行为”。日本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鸟类脑内的甲状腺激素对这一现象的产生起到关键作用。   “印记行为”是通过直接印象进行的学习行为,只限于鸟类出生后很短时间内,错过了这段时间,这种学习能力就会丧失。

鸟类维持更多脑细胞秘密找到了

鸟类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认知能力,有些鸟甚至表现出了高水平的智力。与同等大小的哺乳动物相比,鸟类大脑也包含更多的神经元。 那么,鸟类如何维持更多脑细胞呢?现在科学家发现,其背后的秘诀是它们的神经元需要更少的葡萄糖“燃料”。相关研究9月8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 “最让我们惊讶的不是神经元本身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