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所等发表太平洋环流与气候研究评述文章

6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敦欣领衔17位国内外海洋学家和气候学家合作撰写的《太平洋西边界流及其气候效应》评述文章在《自然》杂志正式发表。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发表有关太平洋环流与气候研究的评述性文章,也是中国在该杂志发表的首篇海洋领域综述文章。 应《自然》杂志邀请,胡敦欣、吴立新、蔡文炬等科学家经过18个月的努力,完成了这篇长达五千字的权威性文章。该文章系统阐述了有关太平洋环流与气候研究的已有发现和成果,提出了新的假设,指明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太平洋西边界流是大洋强流之一,它通过热量输送可直接影响到全球最大的暖水团——西太平洋暖池,而暖池的变化又决定着厄尔尼诺/拉尼娜(El Nino/La Nina)现象的循环发生,进而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同时,暖池的变化会通过大气环流影响东亚的季风气候,特别是对我国的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有重要影响。 该文章指出太平洋西边界流在全球海洋环流系统和气候系......阅读全文

太平洋深处是气候的时间胶囊

  研究人员在日前举办的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上报告称,被称为“小冰河期”的全球变冷趋势在几个世纪前结束,但它一直存在于太平洋最深处。更重要的是,这一海洋学的时间胶囊或许能帮助减弱当前由人类驱动的变暖。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热量储存库,吸收了约90%的人类所致气候变化产生的变暖。不过,这种热量并未均匀

太平洋海平面不断上升与气候变化有关

  一项最新研究认为,西南太平洋的海平面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急剧上升,并于20世纪90年代达到峰值的这一过程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有关。  据法新社报道,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的研究人员对取自澳大利亚南部塔斯马尼亚岛盐沼中的沉积物岩心样本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球化学知识建立

太平洋岛国呼吁采取切实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第44届太平洋岛国论坛开幕前夕,在马绍尔群岛首都马朱罗举行的气候变化专家小组会议9月2日呼吁,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应采取切实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南太平洋大学太平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霍兰德教授在会议演讲时说,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对岛国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她认为太平洋各国需要在

官宣|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

  4月28日上午,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以下简称“中太气变合作中心”)启动仪式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邱启文出席仪式致辞,并与基里巴斯基础设施和可持续能源部部长威利·托卡塔阿克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与基里巴斯共和国总统办公室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物资

海洋所等发表太平洋环流与气候研究评述文章

  6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敦欣领衔17位国内外海洋学家和气候学家合作撰写的《太平洋西边界流及其气候效应》评述文章在《自然》杂志正式发表。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发表有关太平洋环流与气候研究的评述性文章,也是中国在该杂志发表的首篇海洋领域综述文章。  应《自然》杂志邀请,

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国际合作计划启动

  5月30日,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NPOCE)国际合作计划启动大会在青岛召开。这是我国发起的首个海洋领域大规模国际合作调查研究计划。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气候变化及可预报性(CLIVAR)科学指导组组长Martin Visbeck,国际科学理事会执行委员会成员、太平洋科学

我国首次在北太平洋布放锚碇浮标-有助研究气候变化

  中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队20日在北纬55度59分,东经172度60分的北太平洋海域成功布放一套锚碇浮标,这是我国首次在北太平洋海域布放锚碇观测浮标。  它的成功布放对于我国科研人员获取北极中高纬度海气界面的长期连续观测数据,了解北极定点海气界面要素变化特征,分析其对全球气候系统,特别是对我国气候

东太平洋气候变化相关温度变化或提前40年出现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耿涛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海洋大气研究所教授蔡文炬合作,研究认为整个东太平洋海洋表面温度与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有关的差异预计到2030年将可检测到,这比此前认为的早了数十年。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这或能为制定合适政策和响

西太平洋暖池对东亚季节年际气候异常影响项目启动

“西太平洋暖池与近海对东亚季节-年际气候异常的影响”项目启动  10月13日至17日,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西太平洋暖池与近海对东亚季节-年际气候异常的影响”启动会在上海召开。该项目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CMSR)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国家气候中心共同承担。   

太平洋漂浮垃圾威胁鱼类生存

  科学家日前发现,太平洋上存在着一个面积庞大、洋流缓慢的海水漩涡。该区域漂浮了大量的垃圾,而区域内小型鱼类每年可以吞没2.4万吨的塑料垃圾。  这一名为“大太平洋垃圾带”的海域,能够吸收塑料等废弃物。在太阳运动和潮汐运动的影响下,该水域能够缓慢地将垃圾分解为小碎片,最后导

太平洋“冷舌”的奥秘何在

   广阔的太平洋隐藏着很多秘密,等待人们去探索。  多年来,气候模型一直预测,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海水将会变暖。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很正确,然而在太平洋的一片海域,情况却恰恰相反。  从厄瓜多尔海岸向西延伸数千公里,有一条“冷舌”,在过去30年里一直在冷却。为什么东太平洋的这片地区与人们的预测背

胡敦欣院士应《自然》邀请发表海洋领域评述文章

   在西太平洋布放6100米潜标。  胡敦欣讲解太平洋西边界流问题。  中新网青岛6月18日电 (胡耀杰)6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胡敦欣研究员领衔17位国内外海洋学家和气候学家合作撰写的“太平洋西边界流及其气候效应”评述文章在《自然》杂志正式发表。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发表有

大气所等揭示厄尔尼诺对赤道太平洋降水影响的变化机制

  由于温室气体的增加,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近几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升高;在全球变暖下,旱涝、酷暑等极端天气气候的变化情况是平均升温之外另一重要问题。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年际暖异常事件(即厄尔尼诺事件)是影响全球极端气候最重要的驱动因子之一,因此厄尔尼诺事件对气候影响在变暖环境下如何变化一直是气候学界关注的重要

两极地区在气候演变中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古代气候和海洋温度可以为了解未来气候变化如何发展提供线索。最近,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环境科学技术研究下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其中公布了可追溯至365万年前的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海表温度变化数据。这些数据表明,这两个靠近极点的地区在热带气候演变过程

国家气候中心:拉尼娜事件预计初春结束

13日,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截至1月29日的最新监测表明,2023年1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续。不过,根据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气环流现状以及国内外气候动力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结果,预计未来三个月,拉尼娜事件将于2023年初春结束。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

东京大学研究小组称火山喷发和工业粉尘影响全球变暖

  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小组最近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动》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称,过去80年间,热带西太平洋海面水温数十年规模的气候变动,是由火山喷发及人类工业活动产生的硫酸性浮游粉尘所引起的。这首次证明,硫酸性浮游粉尘的大量排放对太平洋气候变化具有重大影响,为研究过去及未来的十年规模气候变化原因提供了重要依

中外合作开展南太平洋科学研究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景观图。资料图片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资料图片  2017年5月22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正式启用,为加强对南太平洋气候变率的研究,探索气候变化及其对南太平洋岛国的影响提供科学支撑。  该中心由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

太平洋海温可预测?科学家研究沃克环流

 IPO位相转变影响太平洋沃克环流强度变化的机制示意图。(研究团队供图) 1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工作表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位相的转变是1980年以来太平洋沃克环流增强的主要原因,其贡献要大于人为辐射强迫的作用。

有关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主导近期沃克环流增强的研究

IPO位相转变影响太平洋沃克环流强度变化的机制示意图。(研究团队供图)  1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工作表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位相的转变是1980年以来太平洋沃克环流增强的主要原因,其贡献要大于人为辐射强迫的作用。  太平洋沃克环

大气所揭示不同纬度火山对太平洋海温的影响

  火山活动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自然因子,在近千年来的气候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火山爆发后产生的硫酸盐气溶胶会进入平流层低层,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产生冷却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界开始注意到火山爆发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具有紧密的统计关系。厄尔尼诺是气候内部变率最重要的模态之一,它能

南海海洋所印太洋环流与气候年际变化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LED)研究员杜岩近年来致力于印度洋、南海和西太平洋区域的大尺度海洋热力过程研究,2009年至今与合作者一起在国际SCI期刊《气候学报》(Journal of Climate)发表论文4篇,对目前印太海区研究热点提出新观点。  2

“向阳红10”船赴太平洋考察

   3月18日,“向阳红10”船从舟山出发执行中国大洋54航次考察任务,赴太平洋海域开展资源环境调查。   本航次计划分为5个航段,至11月下旬结束,总时间达255天,总航程约22000海里。航次任务主要包括履行中国大洋协会和中国五矿集团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开展全球变化与

太平洋能源峰会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

  为期两天的太平洋能源峰会25日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开幕,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和欧盟、澳大利亚、日本、中国、世界银行等多方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如何帮助岛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减少对进口燃油的依赖。   此次太平洋能源峰会由新西兰政府和欧盟共同主办,共有400多名代表和100多家公司与会。会议期

俄火星探测器坠落太平洋

  据俄媒体报道,搭载中国萤火一号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于格林尼治时间1月15日17时45分坠入太平洋。   俄罗斯航天部队发言人阿列克谢·佐洛图欣15日说,俄罗斯去年发射失败的“福布斯-土壤”号火星探测器残片当天晚些时候坠落地球,“从航天部队的任务控制处所获信息显示,‘福布斯-土壤’

揭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主导1980年以来沃克环流的增强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11月11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工作表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位相的转变是1980年以来太平洋沃克环流增强的主要原因,其贡献要大于人为辐射强迫的作用。  太平洋沃克环流是热带太平洋重要的大气环流系统,是在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东西向梯度驱动下

厄尔尼诺事件持续衰减将于今年5月结束

  记者杨舒、通讯员陈小南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厄尔尼诺事件当前仍处于衰减阶段。国家气候中心预计,厄尔尼诺事件将于5月结束。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截至3月(前28天),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持续偏暖,暖海温中心位于赤道东太平洋160°W附近海区,中心强度超过2.0℃,中心强度及范围较上月减弱。

今冬将出现一次弱至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

  11月27日,国家气候中心对外发布消息称,根据最新海温监测数据,2021年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冬季可能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专家介绍,拉尼娜是指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它会引起地球气候的异常。依据《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国

中国科学家揭示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机制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的支持下,“全球变暖‘停滞’现象的辨识与机理研究”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是由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所调控。   热带西太平洋是全球最大的暖池,是全球大气的重要热量和水汽来源,其变化对海洋物理环境有重要影响,对亚洲及我

今冬将出现一次弱至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付丽丽)11月27日,国家气候中心对外发布消息称,根据最新海温监测数据,2021年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冬季可能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专家介绍,拉尼娜是指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它会引起地球气候的异常。依据《厄尔尼诺/拉尼

大气所揭示春夏转换期间南海降水变率与海温异常的联系

  南海在热带中东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影响东亚气候过程中起重要的媒介作用。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异常可先影响南海和菲律宾海地区环流和气候再影响中国大陆气候。南海夏季风的爆发通常发生在五月中旬,它标志着东亚地区从春季向夏季的转换,预示着中国东部地区汛期降水的全面开始,是夏季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关键因子。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