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红10”船赴太平洋考察

3月18日,“向阳红10”船从舟山出发执行中国大洋54航次考察任务,赴太平洋海域开展资源环境调查。 本航次计划分为5个航段,至11月下旬结束,总时间达255天,总航程约22000海里。航次任务主要包括履行中国大洋协会和中国五矿集团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开展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调查。 本航次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负责总体实施,是统筹落实自然资源部2019年太平洋方向深海资源环境调查任务的重要航次,具有空间跨度大、时间长、任务类型多样等特点。本航次的顺利实施,将有力支撑我国履行勘探合同义务,提升我国在深海区域的科学认知。......阅读全文

“向阳红10”船赴太平洋考察

   3月18日,“向阳红10”船从舟山出发执行中国大洋54航次考察任务,赴太平洋海域开展资源环境调查。   本航次计划分为5个航段,至11月下旬结束,总时间达255天,总航程约22000海里。航次任务主要包括履行中国大洋协会和中国五矿集团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开展全球变化与

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共享航次起航

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共享航次起航  11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0年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共享航次从青岛奥帆基地码头起航。  该航次由“科学一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承担,搭载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来自中科院海洋所、南海海洋研

“科学三号”考察船赴东海科学考察

  6月12日,“科学三号”海洋科学考察船驶离青岛奥帆基地码头,赴东海执行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海科学考察实验研究”海洋科学共享航次任务。   本次考察将以东海海域海陆相互作用为主线,围绕“长江口及邻近陆架的海洋环境演变和生态系统响应”关键科学问题,依据高效和一船多用的原则,

嘉兴市科技考察团考察调研昆明植物所

  10月31日下午,由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柴永强、嘉兴中心主任陈秋荣带队的考察团一行10人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进行考察调研。昆明分院院长王庆礼、昆明植物所副所长刘吉开研究员出席了调研座谈会议。   座谈会上,王庆礼向考察团一行介绍了昆明分院的历史沿革及下属各研究所概况;刘吉

习近平考察香港科学园

6月3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陪同下,来到香港科学园考察。这是习近平同在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科研人员、青年创科企业代表等亲切交流。3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陪同下,来到香港科学园考察,同在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

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完成考察任务返回国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107.shtm

上海植物园考察团到武汉植物园交流考察

   上海植物园考察团到武汉植物园交流考察   7月14日,上海植物园考察团在党委书记施俊、副园长陈必胜率领下一行17人赴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考察交流。武汉植物园主任助理、园艺中心主任刘宏涛等接待了来宾。   座谈会上,刘宏涛向客人详细介绍了武汉植物园的发展概况以及在引种驯化、园地管理、科

太平洋漂浮垃圾威胁鱼类生存

  科学家日前发现,太平洋上存在着一个面积庞大、洋流缓慢的海水漩涡。该区域漂浮了大量的垃圾,而区域内小型鱼类每年可以吞没2.4万吨的塑料垃圾。  这一名为“大太平洋垃圾带”的海域,能够吸收塑料等废弃物。在太阳运动和潮汐运动的影响下,该水域能够缓慢地将垃圾分解为小碎片,最后导

太平洋“冷舌”的奥秘何在

   广阔的太平洋隐藏着很多秘密,等待人们去探索。  多年来,气候模型一直预测,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海水将会变暖。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很正确,然而在太平洋的一片海域,情况却恰恰相反。  从厄瓜多尔海岸向西延伸数千公里,有一条“冷舌”,在过去30年里一直在冷却。为什么东太平洋的这片地区与人们的预测背

广西卫生厅考察团考察深圳先进院低成本健康项目

  6月27日,广西卫生厅规财处处长彭跃钢带领考察团一行9人到访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考察低成本健康项目。深圳先进院副院长许建国等接待了考察团。   考察团首先参观了深圳先进院展厅,听取了深圳先进院建设发展、“一三五”战略规划及相关成果的介绍,随后参观了部分医疗实验室。   座

李克强考察科技部

  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国家高新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双创”发展以及支持企业研发的政策落实等情况。展板上的小火炬反映出我国创新型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势头,李克强高兴地说,要让创新火炬向全社会传递,让创新发展成果普惠大众。李克强还了解开展创业孵化工作三十年来科技型

白春礼在上海分院考察调研

  3月27至29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深入中科院上海分院考察调研。白春礼在考察中强调,中国科学院作为科技国家队,经过知识创新工程13年的黄金发展时期,现在又站在新的起点上,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关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关系、突出重点和前瞻布局的关系、稳定支持

太平洋深处是气候的时间胶囊

  研究人员在日前举办的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上报告称,被称为“小冰河期”的全球变冷趋势在几个世纪前结束,但它一直存在于太平洋最深处。更重要的是,这一海洋学的时间胶囊或许能帮助减弱当前由人类驱动的变暖。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热量储存库,吸收了约90%的人类所致气候变化产生的变暖。不过,这种热量并未均匀

太平洋能源峰会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

  为期两天的太平洋能源峰会25日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开幕,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和欧盟、澳大利亚、日本、中国、世界银行等多方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如何帮助岛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减少对进口燃油的依赖。   此次太平洋能源峰会由新西兰政府和欧盟共同主办,共有400多名代表和100多家公司与会。会议期

俄火星探测器坠落太平洋

  据俄媒体报道,搭载中国萤火一号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于格林尼治时间1月15日17时45分坠入太平洋。   俄罗斯航天部队发言人阿列克谢·佐洛图欣15日说,俄罗斯去年发射失败的“福布斯-土壤”号火星探测器残片当天晚些时候坠落地球,“从航天部队的任务控制处所获信息显示,‘福布斯-土壤’

第35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凯旋抵沪

中铁建工集团南极建设者抵沪在“雪龙”号前合影。  3月11日晚,中铁建工集团南极建设者们随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凯旋抵沪。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中铁建工集团相关负责人前往码头迎接“雪龙”船靠港。自2002年以来,中铁建工集团已16次随中国科考队远征南极。在本次南极建设中完成了罗斯海

王刚率全国政协考察团考察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10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率领全国政协考察团在苏州考察。考察团一行先后实地参观考察了苏州市文化旅游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部分亮点,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苏州评弹艺术的魅力和传承事业以及苏州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等给王刚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省委

我国首次在东南太平洋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

  记者31日从中国大洋协会了解到,我国科考队员近日在东南太平洋海域首次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这一发现刷新了我国和国际上深海稀土资源调查研究的新纪录。科考队已在东南太平洋深海盆地内初步划分出了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富稀土沉积区。  科考队员是在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第五航段暨中国大洋46航次

我国南极考察新站完成优化选址

  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近日,我国多名考察队员从南极难言岛顺利返回“雪龙”号,标志着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在罗斯海区域圆满完成南极考察新站优化选址任务。   据悉,为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选址是本次考察队的重要工作之一。自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至今,考察队已对罗斯海地区进行了多次综合考察规划。本次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大回眸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国科技大学。迎接他的,有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百花齐放的创新成果,有量子通信京沪干线运管中心锐意进取的前沿团队,也有图书馆自习室里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  这一行,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中国科大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中国科技大学要勇于

我国南极考察史首次被披露

  纪录片《中国南极记忆》召开研讨会   本报讯(记者 黄岸)由国家海洋局、深圳广电集团等单位联合投资出品的30集大型纪录片《中国南极记忆》目前正在深圳卫视热播。近日,该片在深圳举行了研讨会。《中国南极记忆》首次公开披露了我国南极考察历史上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以及南极考察领

“科学”号海洋综合考察船下水

11月30日,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在武汉顺利下水,标志着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科学”号总吨位4864吨,总长99.6米,型宽17.8米,吃水5.6米;续航能力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最大航速15节,载员80人。船舶和船载探测与实

消化炉的考察指标有哪些?

在凯氏定氮仪进行样品蛋白质检测的过程中,消化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检测过程中,消化的品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要准确测定样品的蛋白质含量,那么前提条件就是要选择一款合适的消化炉。一般来说影响消化炉消化品质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变化的有效控制,样品孔温度的一致性和高炉腔内温度的恒定性,

“科学三号”赴黄、东海考察

  11月19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三号”海洋科学考察船驶离青岛前海海事局码头,赴黄、东海海域执行2010年秋季开放航次任务。   海洋所刁新源担任航次首席科学家,48名科研人员参加科考。本航次考察内容包括海洋水文观测、海流及气象观测、海洋生物与生态化学观测、海洋地质等。调查区域

太平洋环流可能加速致全球变暖加剧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人员13日说,一万多年前冰河消退时,太平洋环流加速,把更多二氧化碳释放入大气,这种情况有可能再次发生,从而加速全球变暖。  发表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太平洋中存在一种环流模式,从南极洲附近水域开始,一路北进抵达阿拉斯加后又返回南极洲。这个过程耗时约100

美国地球观测卫星发射失败坠入太平洋

  美国航天局3月4日晨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当天因发射故障而未能进入预定轨道的“辉煌”号地球观测卫星已经坠入太平洋。  美国航天局发射主管奥马尔·贝兹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发射故障可能与运送“辉煌”号升空的“金牛座”XL型运载火箭顶部的整流罩未按预期分离有关,他们

大太平洋垃圾带塑料污染远超预估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22日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新研究成果说,位于太平洋东部的巨大“垃圾岛”——大太平洋垃圾带上漂浮着近8万吨塑料,这一数字比之前的估计高出了近16倍。  大太平洋垃圾带位于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之间,是一个巨大的海洋垃圾堆积区。  非营利组织“海洋清理基金会”领衔的一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举行核潜艇演习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16日发布公告说,该舰队所属两艘核潜艇在堪察加半岛海域进行了演习。 俄太平洋舰队新闻处发布公告说,该舰队出动“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核潜艇和“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核潜艇进行了演习。演习中,两艘潜艇进行了“决战”,演练了寻找、跟踪及消灭对手的能力。 公告说,两艘核潜艇

全球变暖致太平洋东部厄尔尼诺现象加剧

  近日,一个国际联合研究组表示,全球变暖将会让太平洋东部厄尔尼诺现象的变化更加剧烈。这或将导致未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加频繁。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地球上影响力最大的气候变化;东太平洋厄尔尼诺与太平洋东部地区的洪水和太平洋西部地区的干旱有关。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

胡敦欣:继续向西太平洋进军

   科考队员在考察船上  “上世纪50年代末,全国海洋普查,当时的船只和仪器设备条件与现在远远不能相比,中科院仅拥有一艘科考船‘金星号’,也是中国唯一的一艘专业科考船。”在2011年夏季西太平洋科考共享航次顺利返航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敦欣对记者回顾了中